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84331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1.2 主管单位 河南省*县农业局负责人:李.(*县农业局局长)1.1.3 项目建设单位承担单位:河南省*县种子管理站负责人:.项目协作单位:*县北原种业公司技术依托单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1.1.4 项目由来:农业部2005年优粮工程国债项目投资指南1.1.5 建设地点 *县王孟乡罗庄、化庄、陈留东等8个行政村及国营*县北原种场。1.1.6 建设规模: 2万亩。1.1.7 工艺(农艺)技术方案优质专用

2、小麦品种选择、农艺技术工艺、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精选、加工、包衣技术,小麦种子检验技术,种子质量GB4404.1-1996标准。工程配套技术。1.1.8 主要建设内容与投资规模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建工程、田间工程、设备购置等,总投资1000万元。1. 1.8.1 土建工程:投资176万元,其中:种子加工车间330 M2,投资23.1万元. 种子仓库1500M2,投资105万元。种子晒场3000M2,投资24万元,种子质量检测用房改造950 M2,投资23.9万元。1.1.8.2田间工程:投资601万元,其中:开挖整修排水沟32公里,土方8万立方米,投资80万元。新打机井200眼,投资150万元。修复

3、旧井100眼,投资10万元。新建桥涵150座,投资80万元。新修生产道路20000米,投资160万元。半固定喷灌1000亩,投资万元,地埋线配套3.5万米,投资31万元,农田林网植树10万株,投资20万元。1.1.8.3 设备购置(种子检验仪器设备、农机具、种子加工设备)共计483台,投资135万元。1.1.8.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万元。1.1.8.5 基本预备费47万元。1.1.9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830万元,省级配套136万元,市配套17万元,县配套17万元。1.1.10 建设期限与进度安排本项目建设从2005年4月开始,2006年12月建设完成。建设

4、期限2年。2005年4月至7月完成项目勘察设计和可研的编报,2005年7月10月进行工程项目招标,2005年10月2006年4月工程施工结束,2006年3月4月设备采购。2006年5月12月设备安装调试,组织项目竣工验收。1.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田间工程:通过打新机井和修复旧井,每眼井出水量每小时30吨左右,达到每眼井能控制浇地面积50亩左右,抗旱保证率达到75%,通过疏浚排水沟渠,实现雨涝天气能及时排水。通过新建桥涵和新修生产道路可以保证农业机械、农用车辆到田间作业,能达到收获的作物及时运出。农机具的更新,可缩短播种期和收获期,以避免不良天气造成的损失。种子加工设备的增加可提高种子加工

5、能力和种子加工质量,使加工后种子净度不低于98%,获选率不低于95%。通过种子检验检测设备的增加,可提高鉴定种子纯度、种子成活率等,使生产的原、良种在纯度、净度、发芽率、水份等方面,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种子质量标准。其纯度原种不低于99.9%,良种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份不高于12.5%。产量指标:项目区达到优质专用小麦亩产400公斤。总产量800万公斤。1.2 结论与建议1.2.1 综合评价 该项目符合相关行业与产业发展政策,符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布局,符合国家投资方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宏观政策的需要,是实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需要,是本区域经济现状与

6、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后,可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加快新技术配套推广,提高优良品种的扩繁能力,加快小麦品种换代步伐,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1.2.2 结论意见该项目完全符合*县实际需求,请求批准在*县实施。1.2.3 问题与建议该项目亩均投入资金量少,易造成建设标准不高。建议有条件时进一步增加资金,使繁育基地更加完善,以利于更好 地发挥基地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生产能力。1.3 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1.3.1 农业部2005年农业国债项目投资指南1.3.2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1.3.3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

7、2004-2010年)1.3.4 农业部2004年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1.3.5 *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2004年)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长期以来农业问题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近期我党的工作重心,其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在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国家于2004年起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是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必将对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根据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

8、业工程建设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以及面对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我国入世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县制订了以建立优质小麦良种基地为农业结构调整突破口的农业发展战略,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条件,提升*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的档次和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项目建设单位成立专门机构,以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为技术依托单位,组织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系统调查论证,编制了河南省*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以争取国家的支持。2.2 项目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2.2.1 提高小麦生产能力的要求 良种是粮食发展的核心之一,是粮食生产的首要环节。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

9、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提高优质良种的扩繁育种能力。 近年来,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较快。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03年全国优质小麦收获面积为1.07亿亩,较上年扩大1500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34%,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优质小麦面积占全国总量的58%,这是政策支持、资金倾斜的结果。但由于我国小麦生产中不仅规模小,品种布局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供应仍有缺口。 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是提高优质小麦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2.2.2 优质专用小麦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小麦生产是我国北方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河南省是我国第一种麦大省,常年小麦播种面积为7400万

10、亩左右,约占全国麦播面积的16%,占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小麦生产保证了农民全年大部分的口粮,为秋季经济作物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小麦也是农产品交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1999年河南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921.42元,其中,出售种植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为573.56元,占全部现金收入的29.9%;出售粮食产品的金额为239.76元。据河南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出售小麦金额占全部粮食产品出售金额的55.5%,对于小麦生产大县和低收入农作物种植户而言,这个比例更高。小麦收成的丰歉关系着我省的经济发展、农民的增收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但由于受长期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11、的影响,一直把提高产量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和生产目标,对提高品质重视不够,造成我国小麦的整体品质不高,价格偏低。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是提高小麦价值的有效手段。 2.2.3 品种是生产优质专用小麦的决定因素之一 小麦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跨区引种具有较大的生产风险,而且品质表现也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变数。从引种试验看,国外品种引入我国多表现产量低、农艺性状差及成熟晚,不适合我国大面积种植,国内跨区引种,其适应性、丰产性也存在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品质育种工作起步较晚,生产上缺乏适合不同食品制作品质要求的优质专用型品种,因此对国内培育的优质小麦品种,加快在适宜地区的推广利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及品质水平,是缓

12、解国内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地加速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推广,扩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覆盖率,进而提高优质小麦的整体品质水平。2.2.4 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使用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十几年来,良种在全球粮食单产提高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达60%,我国也在50%左右。良种的增产效果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推广和使用优良品种作为发展国家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措施。我国粮食总产由50年代初的1000亿公斤提高到目前的5000亿公斤,品种选育

13、的重大突破和品种的不断更新是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2.5 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发展必须适应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宗农产品面临的威胁更大。特别处于基础地位的小麦,我国常年种植面积4亿亩左右,总产1亿吨,年需求1.1亿吨以上。从量上看能基本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但小麦的品质结构不合理,中间类型偏多,适于加工面包的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的弱筋小麦品种较少,不能满足国内食品加工的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加工型优质专用小

14、麦的需求将逐年增长。同时东亚和东南亚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用小麦输入,因此专用小麦的市场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的专用小麦品种开发和良种繁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着适宜品种少,研发能力不足,种子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制约了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建立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提高优良品种扩繁能力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2.2.6 是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形成的需要 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的竞争。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回旋余地较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

15、农产品和优势产区,是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促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根据国家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规划(试行)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的区域规划,都把黄淮海地区规划为优质中筋、强筋小麦优势生产区域,说明该区域具有较优越的生态条件。但目前生产上适于制作面包、面条、饼干和糕点的专用小麦品种缺乏,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种源供应不足或种子达不到品质标准,严重影响了小麦产业优势的形成。 项目建设后,可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加快新技术配套推广,提高优良品种的扩繁能力,加快小麦品种换代步伐,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2.7 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小麦的加工用途十分广泛。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德国可生产上百种小麦专用粉,满足各种食品加工的需要。除用于优质食品加工需要之外,小麦还被大量用于生产工业原料,如利用小麦分离组合技术生产谷朊粉和小麦淀粉,小麦淀粉经过处理生产适合各种工业用途的改性淀粉;用小麦生产酒精,经过与普通汽油混合成清洁型燃料汽油醇等。不同的加工和转化目标对小麦的品质要求不同,只有根据加工要求生产优质专用小麦,才能有效的推动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为了保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