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84324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由于部分医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不高,导致很多患者与主治医生缺乏沟通与理解,从而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不仅影响病情疗效,甚至引发医患矛盾。作为未降临床医生的潜在资源,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工作对象是患者,在专业技能上要求较高,学习压力大,受医患关系紧张等影响大及专业特殊性,使其具有区别于一般大学生群体的不同特征。尤其随着医学形式的转变,医务工作职能己从单纯疾病治疗转变为身心整体诊疗,因此对定向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进步1。定向医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因此积极安康的心理素质

2、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培养大学生安康的人格,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开展2。由于定向医学生来源背景、入学目的、社会因素等各方面情况不同,因此少部分定向医学生的心理安康程度偏低,心理疏导、咨询技能、处理突发事件的才能较弱,在人际交往特别医患沟通中缺乏技巧,导致他们在各种行为上怠慢消极,进而产生诸多问题,进步学校和医院的管理难度。因此,进步定向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咨询技能势在必行。目前,关于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较少,而在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更是鲜有文献报道。为此本文对心理学课程对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展讨论,为医学院校采取针对性措施和方法进步定向医学生的综合心理品质提供

3、理论根据。可为有关研究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笔者于2022年712月选取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大三定向医学生共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3名,女生57名;独生子女20名,非独生子女80名;平均年龄21.131.96岁。1.2研究工具。1以?大学生心理素质?3为根底自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问卷包括39个题目,分为突发应对、关系形成、换位考虑、情绪意志、生活适应、耐受挫折、丧亲调整、考核应对、课堂应对及遗失应对共10个因子。采用5点法计分。有6题为反向计分。经测试后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1。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普适度,适宜作为定

4、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测量工具。2心理学课程收获自评问卷。问卷包括1题目。采用5点法计分,最低1分,最高5分。1.3研究方法。在心理学课程完毕时,对选取的100名大三定向医学生发放问卷,并让他们当场作答。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1.4统计方法。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展统计分析。组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之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0.05。2.结果2.1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及课程收获情况。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得分为133.0312.01。80%的调查对象高于中间值117分。突发应对、关系形成、换位考虑、情绪意志、生活适应、耐受挫折、丧亲调整、考核应对、课堂应对

5、及遗失应对得分依次为24.022.89、15.041.85、15.111.23、19.011.04、14.131.21、19.984.18、6.871.14、10.011.23、5.121.87、5.881.11。除课堂应对和遗失应对之外,其他因子均分均高于相应的中间值。其中,课堂应对高于中间值6分的占17.72%,遗失应对高于中间值6分的占31.87%。心理学课程收获得分为4.421.14,高于中间值3分的占84.25%。2.2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及课程收获性别差异。通过t检验发现,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学课程收获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心理素质突发应对和课堂应对两个因子上,男生得分均显著高

6、于女生得分见表1。2.3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及各因子和心理学课程收获相关性。通过Pearsn分析发现,心理素质和课程收获呈显著正相关。除丧亲应对因子和遗失应对因子外,心理学课程收获和心理素质其他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见表2。2.4心理学课程收获对心理素质的回归。第一步,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心理素质为因变量,采用强迫法进展回归分析。分析时,将人口学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男生以女生为参照组,独生子女以非独生子女为参照组。结果显示,男生和独生子女均未进入回归方程。第二步,以课程收获为自变量,以人口学变量为控制变量,以心理素质为因变量,采用强迫法进展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心

7、理学课程收获进入回归方程,能显著预测定向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标准回归方程为Y=0.309X见表3。3.讨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心理素质的定义很多。如樊富珉等4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根底,在后天社会环境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并开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向群英等5认为,心理素质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开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开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导向的,包括认知才能、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笔者认为,定向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指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及校内外社会理论活动尤其医学理论活

8、动中,当自身或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时,大学生个体表现出的习惯化的、稳定的应对心理与行为的素质。心理素质是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关于心理素质的构造,有二因素说6、三因素说7、四因素说8等。本文研究的心理素质由突发应对、关系形式、换位考虑等10个因子构成。研究发现,八成以上的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得分高于中间分。说明定向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是比较高的。但是,仍有近两成的学生心理素质偏低,尤其在课堂应对、遗失应对及丧亲应对等因子上,定向医学生得分普遍较低。他们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三年,答复以下问题的主动性较差,对待一些丧失问题仍有较大的情绪波动,难以在一段时间内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性别差异来看,

9、也许是受到两年多医学专业学习的影响,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心理素质突发应对和课堂应对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和男生相比,女生较为感性,遇到一些事情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必须努力调整定向医学生的应对方式,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影响定向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发现,重视心理学课程,提升课程质量,有助于增强定向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学课程是定向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安康和心理开展、心理学基储心理评估和心理应激、病人心理和医患关系等内容。医学院校必须充分重视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考虑定向医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专业需要,整合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构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