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84268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新进展【摘要】计划免疫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红肿热痛的一般反应以及感染、休克等异常反应,主要是由于疫苗原因、个人身体状况、接种时间或接种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对于计划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共同努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关键词】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预防目 录摘要I引言1一、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1 1、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率1 2、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2二、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2 1、一般反应的处理2 2、异常反应的处理2三、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干

2、预措施3 1、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32、完善制度,严格遵循3 3、定期开展培训学习3 4、健康教育3小结4参考文献4引 言自从人类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以来,疫苗的发明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计划接种已经完全消灭了天花,而全球无脊髓灰质炎行动也已经进行了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范围内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已经使得绝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控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计划免疫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不良反应的产生,轻者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轻微炎性表现,重者会有感染化脓,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对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探讨其预防新进展,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

3、发生有一定指导意义。预防接种1是将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于机体,使抗体产生针对传染病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以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计划免疫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儿科临床和公共卫生保健的基础,对预防控制和减少感染性疾病,降低儿童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200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将预防接种不良事件中的疫苗反应分为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一、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1、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率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进展,我国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减少,但

4、是由于人群差异性以及经济水平不同导致的医疗水平不同,不同地区略有差异。王继山4等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对新泰市城区计划免疫门诊的接种对象进行了9种疫苗(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乙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为0.606%。江苏省2002-20075年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结果显示,五年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091例,一般反应占64.66%,异常反应占34.06%,涉及疫苗30种,其中报告最多的是百白破疫苗,达到30.70%。濮阳市620002004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34/ 10万。20

5、002006年重庆市涪陵区7某社区合计接种9种疫苗25254剂次,发生不良反应676 例,平均发生率为2.68%。总的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江浙沪等医疗水平较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相对医疗水平较低的重庆地区发生率就较高,可以推测,在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该更加高。 2、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疫苗质量、患者体质、接种时间、药物影响、操作失误等。接种的疫苗纯度较低,有杂物存在,影响接种效果8-11。或者是接种人员不能准确的掌握疫苗的使用剂量,不能准确找到接种的位置,导致接种剂量过大,接种位置重复,导致各种不良症状的出现。再者就

6、是接种人员没有对接种疫苗的质量进行检测,患者使用冻结变质的疫苗后,出现不良的反应。患者的体质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大影响,有些敏感体质的患者对于一般人群不反应的疫苗可能就会产生反应,因此免疫功能较差或者有过敏体质者,不适合进行疫苗接种,否则会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接种时间与季节因素可能影响呼吸道疫苗接种的频率,或者是接种疫苗的效率。药物的影响主要是指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的人群,一般来说免疫功能低下,对疫苗耐受情况不是很好。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比如无菌原则不严格,消毒不规范,接种方式的选择错误,剂量的错误使用等。比如应该肌肉注射的疫苗用皮下注射,不仅会影响接种效果,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这是完

7、全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而引起的,极易引发医疗事故,造成医疗纠纷。二、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1、 一般反应的处理一般反应主要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表现,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经过适当休息,就可恢复正常。多为接种疫苗24h后出现,可对反应部位用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min,可助消肿,减轻疼痛12。还可以使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水肿,其高渗作用可以使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还能舒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平滑肌,降低毛细血管压13。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的可用扑尔敏,维C等进行治疗14。2、 异常反应的处理 如若有发热的接种者,一般体温不高于三十八度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体温大于三十八度时,伴头

8、痛者可物理降温,也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一般1-2天后恢复正常15。如若有头晕、头痛等精神方面的症状,不太严重者可以不予处理,多饮水多休息,几天即可缓解。如若严重影响日程生活,可以酌情根据医生建议服用药物。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后几分钟即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体征16。紧急情况者可使用肾上腺素,并且及时送医院处理。三、 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1、 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各大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由专人管理。对于计划免疫人群的接种资料进行归档,做到有资料可查。对于该地区的历史接种资料可以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水平与情况,掌握易发危险因素

9、,对于易发不良反应大的接种对象就能有所察觉,早预防。2、完善制度,严格遵循我国关于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因此各大医疗机构可以根据现有的制度来完善自己单位的相关制度,并且严格遵循,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及时了解接种儿童疫苗接种后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指导不良反应的处理,一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7。可以根据卫生部下发的预防接种操作技术规程18,制定各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操作技术规范,严格执行GMP和生物制品的制造和检定规程,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针对经常出现不良反应的疫苗每月培训一次免疫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时加强责任心,实行安全接种19。3、定期开展培训学习 对于接种工作人员的招聘要

10、提高学历水平,严格进行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争取做到零失误,以免因自身原因导致接种人员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引发医患纠纷。医护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技术水平,才能选择对疫苗接种途径,及时了解接种者的状况,早发现异常情况,早作准备,并且可以消除因技术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医疗机构要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给予工作人员学习机会,并且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样才会完全避免因医护人员引起的医疗纠纷。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十分重要。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并不了解20,21。陈燕22等在婴幼儿监护人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中,对北京市门城社区内0

11、4岁儿童监护人对免疫接种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相关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外来儿童监护人在免疫接种及免疫接种不良反应认知方面得分均低于本地儿童监护人,并且该社区儿童监护人对免疫接种不良反应认知方面知识的得分低于免疫接种一般知识。可见,我国儿童监护人在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这对儿童来说是不利的。因为如果儿童会产生不良反应,监护人应该是最长接触的,应该最先发现,如果监护人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异常,及时送医处理,而且还会增加儿童接种成功率。通过研究23-29发现,健康教育是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并且经过前期良好的健康教育之后,接种覆盖率有所增加,而且接种成功率也比较高,不

12、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降低。赵学军30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中,对带孩子前来免疫接种的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讲解免疫接种的目的与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99%以上的家长对免疫接种知识已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均完成所有的计划免疫程序,无发生不良反应,无发生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可见,健康教育是预防计划免疫不良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提高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可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小 结我国计划免疫接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各地区由于医疗水平的不同发生率也不同。一般表现为红肿热痛以及严重的如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反应。主要原因有疫苗质量、患者体质、接种时间、药物影响

13、、操作失误等。医疗机构应该完善相关制度,严格遵守,提高接种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而且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接种成功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对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大幅度降低。参考文献1谢广中,刁连东,王树巧,等. 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M.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3.2黎黎.计划免疫工作中健康教育实施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137.3张苏琳,王越,孙骏,等.中美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比较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14(5):309-313.4王继山,王克红,朱玉艳.新泰市城区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J.现代预

14、防医学,2003,30(4):553-554.5张晋琳,马福宝,康国栋.江苏省2002-2007年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情况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796-1800.6张玉华, 聂占普, 安华.20002004年濮阳市计划免疫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状况分析J.2007,13(1):91.7王丹, 钟玉书, 邹蜀予.20002006年重庆市涪陵区某社区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0):926-929.8孟朝晖.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4-155.9朱万英.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现代诊

15、断与治疗,2013,24(5):1170-1172.10杨艳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类及防范措施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6):47-48.11孟秀焕.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疾病防控,2012,19(35):144-145.12王红梅.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处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228.13韩水晶药液外渗硫酸镁湿敷的作用原理1415高红香,马滢滢,小儿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医护论坛,2013,20(30):189-190.16时延申,姜梅,王连.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手册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8-109.17岳建玲.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处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3(2):183-184.18庄贵华,颜虹,王学良.乙肝疫苗接种对象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9:403.19周翠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08-1910.20陈晓艳,王翠民,马淑欣,等.社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