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以《扬州慢》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81831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以《扬州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书笔记——以《扬州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书笔记——以《扬州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以《扬州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以《扬州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挥动文化羽翼,徜徉诗海词林以扬州慢关键词:诗歌 文化 积淀摘 要:读懂诗歌,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 授学生必备的鉴赏诗歌的技巧之外,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积淀内涵,以教材 为媒介,将中华文化生发出来。叶嘉莹在陈宝琛V落花诗赏析一文中指出:“唤醒绮梦憎啼鸟,它这 里有典故,有出处,结合了很多的文化背景,所以说陈宝琛既是才人,又是学人, 又是诗人,他都把它运用进去了,所以每一句诗都有那么多的内涵。是啊,经叶嘉莹的讲解,茅塞顿开,这诗写的是好,是真好。可是转念一想, 如果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他又怎么读出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呢?所以读 者要读诗要读懂诗,强化自身的文化修养

2、,不容无视。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又如 何去引导学生去积淀内涵呢?诗歌是语言文化最精华的表达,也是最能集中表达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文 学样式。当我们讴歌汉语是一种伟大的具有高度文明价值的语言时,人们马上会 想到李白、杜甫等人的诗,甚至不用想,这些精美的诗句就会自动浮现在我们的 脑海中。它们已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海德格尔说过:“一种语言的性质要通过 诗歌来表达。诗歌是人类的母语。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诗篇,总是代表着一个民 族、一种语言文化。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头脑中要有全面的“语文素养观。“语文素养是新 课标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并以它作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V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解读明确指出它包括字词句篇

3、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 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显然它比我们原来常常使用的“语文能力这个概 念的外延要广得多。如果我们仍用原来的“能力观来指导教学,那就势必造成 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缺漏。相应的,老师们如果有了全面正确的“语文素养 观,就会充分意识到教材中的一些优秀资源的价值,对那些蕴涵宝藏的“资源点 就会重锤敲打,不会轻易放过。教材中可资利用的“点是一定的,分散在不同 的课文中,在相关地方中错过了,别的地方就不会再出现。因此,教师要清楚地 知道在整套教材的哪个地方有哪方面的难得的教育或教学资源,一定要

4、好好珍惜, 不能浪费。以扬州慢为例。扬州慢诗前有一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雾,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枪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段小 序提到了一个概念一一“黍离之悲,教材对此作了注解:“黍离,诗经王 风中的篇名,首句是彼黍离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 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了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因此,后来常用黍离 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学生既然已经接触过“黍离之悲这 一概念,那就应该知道它的含义是亡国之痛、兴亡之感,那就应该能进行由此及 彼的迁移。可是上课时,从学生的反响来看

5、,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要将 内涵讲清楚,不仅让学生听懂,还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那么在课堂教学 中,我们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点来做:一、查找资料,溯清典故的源流诗经王风黍离是这个典故的滥觞,应该介绍给学生:彼黍离离,彼授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稷:两种农作物。离离:茂密的样子。靡靡:行动缓慢的样子。中心摇 摇:心中难过,恍惚

6、不安。如醉:也是恍惚、难受之意。此诗今人来读,要准确 把握它的主旨,确实需要借助背景,因为诗歌只写了满目的黍稷,遍地的荒草, 并未告之此草长于何地,更未提到此地的今昔变化;读者能从诗人缓慢而沉重的 步履及“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的心理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痛 苦,但无法知道痛苦的原因。因此还要告诉学生课文扬州慢中的注解是据诗 经小序中下面一段文字作出的:黍离,阂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 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世文人常常用“黍、“稷、“麦等农作物来表达忧国之思,与尚书 中记载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诗有关。我们还可告诉学生,那首诗的作者叫 微子

7、(史记中作箕子),是殷封王的叔父,生长于淇县朝歌,据尚书卷二 记载: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薪薪兮,禾黍之也,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 这首诗有人把它译为:“朝歌田野麦穗已秀齐,早秋的禾苗也染绿大地,你这 个顽劣的小孩(据说这个狡童是暗指纣)呀,不和我友好自顾瞎淘气。(朝歌大地)麦 穗已秀齐,早秋的禾苗己染绿大地,你这个可恶的小孩呀,不听我的话落下啥结 局!据说殷人听了这歌,都流下了眼泪。作为中学生和一般读者,自然没有必要 把它彻底弄懂弄通,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正是这两首诗开启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 的忧国意识的先河。“黍离之悲四字连用并非始

8、于“千岩老人,较早的典籍北魏杨衔之的洛 阳伽蓝记中就出现过,这也是应该告诉学生的: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廓崩毁墙被篙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 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闭。麦稷之感,非 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师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作者眼中的洛阳,城墙都已倒塌,墙上长满了艾篙,巷道中遍生着荆棘,野 兽在荒凉的台阶上打洞,原本生活在山中的鸟儿也来到宫廷大院的树上筑巢,那 些玩耍放牧的小孩(竖:儿童)在当年宽宽的通衡大道 (逵:四通八达的大道)上随意 行走,农夫在宫前的楼台上种黍(艺:种植)。这与诗经王风黍离描绘的情 景是多么相似啊!难怪杨衔

9、之要说,并非只有商朝的废都才能使微子产生“麦稷 之感,也并非只有周室的茂草才能使周朝的大夫产生“黍离之悲。他的意思 是说,他当时的内心就有那种强烈的感受,他正与几百年前的两位诗人产生强烈 的共鸣。从麦秀之歌到黍离到洛阳伽蓝记,其情感可谓一脉相承。二、联系旧知,弄清概念内涵 其实,学生早在初中时就读过一首“黍离之作,只是人们一般较少朝这方 面去讲授和理解,我们很有必要把它拿来和扬州慢放在一起解读。这首诗作 就是杜甫的春望。公元 755 年 11 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 6 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城长安。7 月杜甫听到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只身前往投奔,途中被叛军俘获押回长 安。春望就是写此时的

10、所见所感。诗中的“国就是指国都长安。长安虽只 沦陷了 9 个多月,但诗人发现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难看到“三月三 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的繁荣景象。何况正值草木茂盛 的季节。试想,饱读前人诗作又忧虑深广的杜甫怎能不想起前辈仁人志士的兴亡 之作,眼前的实景与头脑中的“黍离意象融为一体,就自然地流泻出了“国破 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佳句。在这里,草木花 鸟生地错位,已不再是美好春天的象征,而是都城圮败荒寂的代名词了,是典型 的古人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在前面讲清典故出处的根底上,再让学生把杜甫的这首春望和姜夔的扬 州慢及序放在一起归纳,学生就可以看出

11、,所谓“黍离之悲就是亡国之痛、 兴亡之感,它常常是借都城中茂盛的荒草来表达。这个城是昔日繁华今日衰败的 都城,城中之景是萎萎野草、寒烟碧水等荒废之景。情由景生,景中含情,情景 交融。学生会明白一个都城的变化最直接地显现着一个王朝的盛衰,是国家兴亡 的晴雨表,而城中的茂草无疑是这张表上的最显眼的标志。三、介绍新作,加深学生印象 在中国历史上,战乱十分频繁,名都遭毁的情况十分普遍,长安、扬州、金 陵等莫不遭受兵火战乱的重创。抒发这种“黍离之悲的人可谓绵绵不绝。这之 中影响较大的除前面提到的姜夔的扬州慢和杜甫的春望外,还有南宋著 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金陵骚。我们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将文本延伸出去,丰富 学

12、生的文化知识。学生文化积淀的渠道很多,但课堂始终是主渠道,而以某一篇课文为切人点 适当拓展、前后勾连、课内外结合,整合成“集束炸弹式的教学资源,又是其 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像扬州慢的教学,通过以上工作,就可以产生如下教 学效果:1.学生会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黍离之悲。2.学生鉴赏古诗时见到荒城茂 草这一意象能较容易地与黍离之悲联系起来。3.学生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民族 源远流长的忧国意识,从而强化自己的国家意识、民族责任。这种深厚的文化积 淀和具体的情感熏陶就会不断强化我们的国民素质。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他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积累文化,诵读诗歌,读的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