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81672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人机界面系统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l 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 人机对话也叫人机交互,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的,通过计算机显 示屏幕,使人和计算机对话(交互)的操作。在 Windows 平台上,这种对话的界面主要有三 种形式即菜单方式、工具栏方式、对话框方式。下拉菜单一般作为应用系统的主菜单,创建菜单的过程可以分成规划与设计、创建、确 定任务、生成和运行测试五步。7.2 输入界面设计 设计输入界面就要方便用户,做到高效、直观、准确、简便、舒适。信息的输入包括: 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录入两个部分,采集就是确认和获取新产生数据的过程;录入就是把源 数据转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并保存在外存储器中的过程。7.2.1

2、 信息输入的方法和原则1. 信息输入的方法 可以分为批处理和联机处理两种类型。 批处理:先把数据采集到一个文件中,待检测合格或计算机空闲时,再把数据文件中的 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联机处理:直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输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2. 信息输入的原则(1) 源点输入。(2) 统一输入。(3) 数据简洁。(4) 用户界面友好。3. 输入数据的校验 数据校验主要使用人工静态校验和计算机动态校验两种方式。(1) 静态校验、就是利用人工目测的方式检查错误。这种方式效率不高,查出率会因人 而异,一般不超过 80。( 2)重复校验。对于同一组数据,由不同人员重复输入;然后由计算机比较检查一

3、致性, 叫做重复校验。重复校验可以将出错率降到0.1%以下。(3) 界限校验。事先制定数据的取值范围,由计算机系统校验数据是否超出了界限。(4) 逻辑校验。校验数据的逻辑合理性。( 5)平衡校验。由计算机来校验一组相关数据之间是否平衡,比如总计数应当等于各小 计数之和。(6) 匹配校验。以业务代码与存储文件代码比较,若不匹配则有数据错误。该工作一般 由计算机和人工共同完成。(7) 存在校验。有些信息在输入文件中必须存在,如果找不到,就可以判定是数据错误。 该工作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4. 计算机数据校验的实现( 1)逻辑校验。为了防止在年龄字段中错误地输入字符值。(2) 重复校验。要让系统自动进

4、行重复性校验,最简单的办法是将数据表的码设置为主 索引域候选索引。( 3)界限校验。 (4)匹配校验。匹配校验是检查两个表之间的错误。( 5)存在校验。7.2.2 输入界面的设计1. 界面设计的原则系统输入界面也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一般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可*性高、容错性好。 为可能的参数设置初始值。 设置各种校验,随时检查和提示用户系统工作状态与错误信息。 设置容错、纠错功能,允许用户出错。(2)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尽可能减少录入量。(3)创建空白界面。7.3 输出界面设计 能够针对用户的需求,以最适当的方式,准确、及时地输出最需要的信息,是输出界面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7.3.1

5、输出方式的选择1. 选择输出设备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磁盘磁带、绘图机、网络,也可以是扬声器等。2. 选择输出形式 一般用报表、标签输出,也可以用简单提示、报警等形式。另外,输出也可以是文字、图表、图形、声音,甚至影像。3. 输出内容 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目的的不同、使用期限的不同、安全级别的不同,分类设计各类输出内容。7.3.2 输出界面的设计 报表输出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输出形式。报表输出界面的设计的过程如下。1. 创建报表布局 报表对象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数据源和布局。数据源是报表数据的来源,可以是数 据表、视图、查询或临时表;布局是用来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布局一般提供了

6、列布局、 行布局、一对多布局、多栏布局等。7.4 处理过程设计7.4.1 基本概念 处理过程设计就是要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这种描述将成为以后编写处理程序的基础。详细地描述这个处理逻辑可以使用“输入一加工 一输出”(InpuProcessOutput, IPO)图。IPO图将为编制程序提供指导,所以也叫做程序设 计任务书。IPO图的主体是处理过程描述,描述处理过程的工具,可以是图形、表格和伪码。 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式中,处理程序的设计需要详细描述各种处理所用的算法和处理步 骤等。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中,处理程序主要描述系统中各对象的方法及其对外部事件的 响

7、应和行为。7.5 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说明书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也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编写系统说明书的要求是:全面、清楚、准确、详细地阐明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技术、手段及环境要求。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当包含七个方面。(1)控制结构图及每一模块的详细说明;( 2)数据库设计说明;( 3)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 4)代码设计说明;(5)用户界面设计说明;(6)计算机处理过程说明;(7)实施费用估计。 实施方案应当提供两个以上,以便比较、讨论、修改,最后选定一个方案。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现的过程。它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

8、制 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调试系统、进行系 统切换等工作,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8.l 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1. 建立系统平台 包括购置和安装必要的计算机和通信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所需硬件设备包括主机、外 部设备、辅助设备(如稳压电源、空气调节装置)、机房设施。通信设备等。2. 培训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首先,对新系统的用户,即各类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 关于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是面向业务的培训,使管理者学会新系统的应用 方法。3. 基础数据的准备 企业中有许多基础数据,要把它们转存到计算机存储器中。4. 管

9、理流程重组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根 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重新规定系统业务流程、信息流向,改革组织机构,划定各管理职能部 门的职责范围。8.2 程序模块的设计 在系统实施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程序设计。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程序 设计就是处理过程的设计;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程序设计却主要指对象的设计。8.2.1 程序设计的概述1. 程序设计的任务 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中关于模块的详细描述和处理过程的描述, 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的工作。2. 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程序

10、设计的质量要求发生了变化。过去强调程 序的正确性、高效率和短小精悍,以适应设备资源有限的计算机系统;现在则更加强调程序 的正确性、可维护性、可*性和可理解性。3. 良好的编程习惯 编制程序需要熟悉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尽可能丰富的编程经验;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具 有系统的观点,采用结构化设计思想和工具,自上而下统筹考虑,避免编程时变量随意增减 变量类型随机指定,无法兼容时再任意转换等。8.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用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方式,为了克服程序编制中的随意性,避免错 误的出现,现代程序的编写都遵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自顶而下、逐 步求精。结构化程序方法提出了顺

11、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任何一个程序都可以 用这三种结构装配起来。1. 顺序结构 顺序执行,就是按照程序语句行的自然顺序,一条语句接一条语句地执行程序。顺序结 构十分简单,它只是一种编写和执行程序的协议、规则,并不需要用专门的结构语句来支持。2. 判断选择结构 在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对问题的给定条件做出判断,以便选择不同的解决 方法,这就必须使用判断选择(分支)结构来编制程序。判断选择结构有相应的结构语句。3. 循环结构在一个大程序段中,常常会重复使用某一段相同的或类似的程序段。在编制程序时,不 必重复编写这个程序段,可以用重复结构来替代它。重复结构也叫循环结构。系统提供了建

12、 立三种重复结构。8.2.3 程序的调试 程序设计完成之后,很少有一次运行成功的,尤其是复杂程序,包含的缺陷可能更多, 程序设计者必须经过多次调试,不断地发现并修正其中的错误,证实正确无误以后才能投入 使用。一个大的应用系统可以先对各模块分调,然后再连调和总调。1. 程序错误的分类 总结程序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可分为语法错误、系统错误和逻辑错误三类。 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 的结果。系统错误,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引起的错误,比如计算机硬件故障;病毒感染等。对 于系统错误,主要是*经验和对硬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判断排除。逻辑错误,指那些虽然不违反

13、系统规则,但是却不合逻辑或不合题目语义的错误。这些 错误系统一般很难自行检测出来。8.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大特征是强调构成事物的每一个对象,描述的是每个对象的属性 与方法。而对于响应每个事件的程序,一般不再独立构成一个文件,而被封装在每个具体的 对象之中。1. 概念(1)对象(Object)。一般来说,现实世界中可以独立存在的。能够被区分的一切实体 (事物)都是对象。在 VFP 中所研究的对象,只是现实世界中实体或概念在计算机中的一种抽象的模型化的表示。这种抽象事物中是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通过定义属性和操作来 描述其特征和功能,通过定义接口来描述其地位及与其他对象

14、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动 态的对象模型。(2)类(Class)。类是一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抽象描述,或者说是具有共同属性、 共同操作性质的对象的集合。基类只考虑通用特征与功能,用户可以从基类中派生出许多子 类。子类往往是在继承基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些新的特性与功能构成。子类也像基类一样 可以派生出对象。类的基本特性是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3)属性 属性就是对象的特性,是对象外观及行为的特征。对象的属性可以在建立对象时由其所 属的类(或子类)继承,也可以在对象创建或运行时进行修改与设置。( 4 )事件事件是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行为与操作。它一般由用户或系统来触发。 VFP 中事件是

15、固定的,用户不能再创建新的事件。( 5 )方法 方法是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因为一种功能必然是由一个过程来支持。所以过程也可以说 就是一段程序(有时也叫方法程序)。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支持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重用的编程方法。它把程序设计的 主要活动集中在建立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封装性和可 扩展性。(1)封装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及算法全部被封装在对象中。对象的数据 结构描述了对象的状态;对象的操作是它的行为。( 2)可扩展性。可扩展性体现为继承和行为扩展两个方面。对象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下 一层的对象是上一层对象的子对象,上一

16、层对象就是下一层对象的父对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行为扩展,是指任何一个对象,除了可以继承父对象的数据和操 作外,也可以随时为自己增加属性和方法程序。通过这种封装和继承的特性,引出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多态性。所谓 多态,就是在程序中同名但是具体功能不同的方法可以共存。实现多态有两种办法,那就是 “覆盖”和“重载”。3. 类的设计和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基类派生出对象及子类,也可以利用子类派生出对象或子类。把特殊需要 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定义在该子类中,从而创建出用户的自定义类。8.3 应用系统的设计 建立完整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最终目的。一个完整 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应当具有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