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81434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18 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 1922 年创办了 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A. 民俗B. 风俗C. 艺术D. 歌谣2、我国古代不少学者对民俗概念有过诸种解释,较有代表性的有等等。A. 孔子B. 汤姆斯C. 荀子D. 老庄3、西南少数民族的,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壮观景象。A、刀耕火种B、 “号地”C、精耕细作D、梯田稻作4、生计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也较为悠久,我们把它概括为和 两个方面。A、生产民俗B、信仰民俗C、工商民俗D、饮食民俗5、被称作“菌类之王” ,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名副

2、其实的山珍。A、仙人掌B、鱼腥草C、鸡极D、青苔6、鼓楼是族人民休息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因置放意义重大的大木鼓而得名。A、哈尼B、侗C、傣D、普米7、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A. 家族B. 社区组织C. 社团组织D. 帮会8、社团组织民俗的类型可分为。A. 行业社团组织民俗B. 商会C. 帮会D. 民间社交团体组织民俗9、标志一个人生命中儿童时代的结束并将步入社交活动的人生礼仪应是。A. 出生礼B. 成年礼C. 青年礼D. 社交礼10、春节的正月初五举行“葛根会”的民族是。A、彝族B、白族C、壮族D、布朗族得分二、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共 20 分)1、民俗:2、游艺民俗:3、

3、民俗变迁:4、传承场:得分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每题1分,共20分)1、全球化仅仅意味着一种世界经济体系的蔓延,与文化无关。 ( )2、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的变迁促成了生产关系的变迁,经济生产的变迁,带动了其他社会机构及与其相关的价值,观念、规范准则的变迁。 ( )3、 水族为什么住木屋是对水族住屋习俗的讲述,属于风俗传说。 ( )4、木面舞是在毛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哈节期间表演的民间祭祀舞蹈。( )5、生计民俗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它主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壮族地区对捕鱼有这样的说法: “七上八下九归塘。 ”( )7、 “溜索”是布朗族先民征服山川而发明的交

4、通工具。 ( )8、 作为学术或学科语词的 “民俗” 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 英国人汤姆斯在1946 年用 “ Folk”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9、中国西南自古就是我国民族的聚居地之一,西南地区生活着全国2/3 以上的少数民族,具有“族群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 )10、西南少数民族村落社会中的“习惯法”也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规范。 ( )11、帮会和行会是一样的,都是以摹拟血缘家族的形式而结成的社团组织。 ( )12、少数民族社会中,葬礼仪式中大都有集体歌舞宴饮,是强调安慰亡者亲属,使其不要过渡悲伤,鼓励生者好好继续生活, ( )13、 “升和尚”是瑶

5、族男子的成丁礼。( )14、 “库施”是布朗族的年节。( )15、毛南族的“南瓜节”,是在农历八月八这天。 ( )16、珞巴人的“卧登杜阿哥”,也叫“学果巴” ,意为庆功节。 ( )17、巫术,是指人们企图借助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通过一定的仪式对预期目标施加影响或者控制的活动。 ( )18、禁忌是以“不做”达到趋利避害目的,是一类积极的自我保护措施。( )19、 信仰民俗是在特定文化传统中, 民间长期流传并广为知晓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及其相应指导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习惯和仪式制度。 ( )20、在田野调查中,只要是忠实于事实本身的记录,可以不征得被访谈者的同意而由调查者公开发表。 ( )得分四、论

6、述题: (每题 25 分,共 50 分)1、民俗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请结合相关实例说明。2、选择你熟悉的一项生产活动,描述其具体的生产过程。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学年上学期 网络课堂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期末考试(开卷)试卷 A (参考答案)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任课教师:毛艳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二、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共 20 分)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也就是说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2、游艺民俗:游戏娱乐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和调节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民俗活动。3、民俗变迁:

7、民俗变迁是指民俗事象在其传播和延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发生的,在内容、内涵、性质等方面不同于原来的现象。变迁是民俗的存在常态,既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一种运动规律。4、传承场:乃是指民俗生活得以萌生、栖息和发展的系统空间,可具体至特定的家庭、家庭共同体、村落或村落共同体。其中,传承链是能实现传承场可持续性存在的主体性因素,是指代际间的民俗主体(如手艺人、歌手等)通过知、情、意等的纵向相传而建立的关系形态。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每题1分,共20分)1、义2、Vo 3、Vo 4、5、。6、Vo 7、义8、Vo 9、V10、V11、X。12、Vo 13、X。14、X。15

8、、X。16、Vo 17、V。18、X。19、20、X。四、论述题: (每题 25分,共 50分)1、民俗的功能,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民俗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效用。具体说来有:教育和模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比如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这就是民俗的规范功能。2、如基诺族的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基诺族生计的最大特点,他们的刀耕火种技术是一套十分复杂的轮作过程,由于刀耕火种受水、肥料、土壤、种子、阳光、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收成,基诺族需要积累十分丰富

9、的经验并掌握一套复杂的耕作技术。其具体过程是:首先是砍树开荒,时间大约在每年二、三月份之间,此时的一夜春风,白花树满树繁花,漫山遍野的青草都已抽芽发育,砍山烧地的时节已经来临,基诺族村村寨寨忙碌着,要选吉利的日子;首先由村社长老代表各氏族或家族成员先砍三天, 每天砍地之前都要各栽三塘姜和芋头。 据说在女始祖阿嫫尧白时代就开放种姜和芋头,而且这两样东西还有驱鬼避邪的作用,所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村寨长老砍地三天后,全寨各家才开始砍地,各家在砍地之前同样要栽姜和芋头。砍地结束后约半月左右树木被晒干,便进入烧地阶段。烧地前会沿着地界砍挖出一圈防火线,用以防止火势蔓延。这个过程也有一整套完备的祭祀仪

10、式。用火烧过的山地俗称火烧地或火山地。烧地后烧出的灰烬做肥料, 不挖不犁即用矛进行点种。 撒种前都要由村寨长老先举行祭记仪式,念祷词,意思是请地神保佑庄稼长得好,请已逝去的父母守卫着庄稼,不要让鸟雀来吃。播种的顺序是先种棉花,后种稻谷。播种要选吉利的日子,播种时候男的打洞,女的撒秧。过去一般种了一、两年就丢荒轮歇。几年后,这些地在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又会长成大树密林,又可以再烧再砍。1、 “田野调查”的核心涵义是进入到研究对象所生存的 中,观察其原生状态,从而达到对对象的较深层理解。2、信仰民俗是在特定文化传统中,民间长期流传并广为知晓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及其相应指导产生的一系列 。3、巫术

11、,是指人们企图借助某种神秘的,通过一定的仪式对预期目标施加影响或者控制的活动。4、民间诸神并无确定体系,也无一定的要素规范,有人形,有物状,而人们之所以对其顶礼膜拜,其心理机制大致缘起于两个观念: 、。5、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语“totem ”的音译,意为 。6、一般来说,西南少数民族的年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第二类为 。7、泼水节是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8、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成年礼俗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大致都包括:其一,;其二, ;其三, 。9、总体来看,服饰民俗一般有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 、 、 、 。10、社会生活民俗包括:、 、 。得分二、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共 20 分)1

12、、节日:2、年节:3、社会组织民俗:4、 人生礼俗:得分三、问答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1、酥油茶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其制作过程是怎样的?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得分四、分析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举例说明民俗的集体的模式性。为什么说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学年上学期 网络课堂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期末考试(开卷)试卷 B (参考答案)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任课教师:毛艳一、填空题: (每题 1 分,共 20 分)1、 自然 -社会环境。2、 行为习惯和仪式制度。3、 超自然力量。4、

13、“万物有灵”、 “灵魂不灭” 。5、 “他的亲属”。6、为与汉族同节期的春节,既有类似,也有区别;本民族时间体系中的过年。7、 傣。8、 标示性成熟;意味着行为独立;要求开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9、 质、形、饰、色、画。10、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二、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共 20 分)1、节日:带有政治的、经济的、艺术的、宗教的、心理的、自然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民俗生活事象。2、年节:作为时间体系运转的起点,在各族民俗生活中普遍存现,具有除旧布新的意义。3、社会组织民俗:一定人群在国家政权体制外的自发自主性社会调控方式,人们凭藉这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惯制来建立并维系群体内的

14、互动关系,开展群体活动。4、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出生、成年、结婚、死亡,其社会属性通过这些阶段而确立,为示区别、 凸显其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义, 在每个转折点上都要按照一定的礼节而举行一定的仪式,此即所谓“人生礼俗” 。三、问答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1、酥油茶是藏民平时不可缺少的饮料。它是用酥油 (类似黄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 )、砖茶和盐制成的。做酥油茶时,需用一个特制的茶桶。藏语称之为“冬莫” 。茶桶细长,中间有一个上下能活动的木轴,顶端有一木制的活塞,桶上缀有金、银和铜的装饰品。做茶时,先把茶水煮好,滤去茶叶,把茶水倒进茶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盐和酥油,有的还加入一些味精和牛

15、奶。 使茶桶略向胸前倾斜, 再用双手将木轴上下冲捣, 使水和酥油交融在一起即成。此后,将打好的酥油菜倒入茶壶内,置于文火之上,随喝随倒。酥油茶不仅有滋补作用,而且能产生很大的热量, 喝后既可御寒, 又可防止唇裂, 是高寒地区的最佳饮料。 据史书记载,唐朝的文成公主人藏时,带去了内地的茶叶,文成公主又“使乳变为酪,使酪变为酥油” ,从此才有了酥油茶。2、文化整体观原则; “主位”与“客位”视角互补原则;田野伦理原则。四、分析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1、集体的模式性,指的是民俗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形式,能够被这种民俗所流行社区的人们在生活中无数次地重复。比如年年相袭每年的岁时节令,周而复始,大年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这是一种循环模式,年年相袭。2、所谓服饰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