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80993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10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篇 是专业的范文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或者写作电话:400-012-8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篇一】 北国之春是绚烂而仓促的。迟来的一场春雪中,桃李枝头的花团锦簇就已零落成泥;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樱花、丁香花、海棠花、槐花、牡丹、芍药、紫藤花那么多值得人流连和吟咏的花儿迫不及待地扎堆儿怒放,又毫不留情地扎堆儿凋零。面对满地残红,人们也只有平添几分叹息和惆怅。 伤春的情绪尚未平复,不经意间,空气中已经充满了初夏的味道。 初夏的味

2、道是什么。在流水线一般的生活节奏中,它只在人们分神的一刹那触动一下人们的心扉,随即就淹没在浮躁的洪流中了。是的,在物欲喧嚣躁动的时候,有谁会去留意和体会时令的意味呢。或许只有当心真正沉静下来,真正开始感知身周万物的时候,时令的意味才会缓缓地浸润到人们的身心之中,甚至与人们融为一体。宋儒程颢有言: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的确是深谙其中三昧的切身之语。若真如此,就让我们追寻身心的感受,来体验一下初夏的味道吧。 初夏是绿叶的季节。残红尚未褪尽的枝头,绿叶已接替了主角的位置,在尽情展示着生命的风采。高大挺拔的白杨、婀娜多姿的垂柳、低矮茁壮的冬青一丛丛、一簇簇绿叶在竞相伸展,如盖、如云、如缕、

3、如毯,如火如荼。初夏时节的绿叶,已褪却春天初生发时的青涩与稚嫩,显得舒展和挺括。那种闪烁着油亮光泽和蓬勃生机的翠绿,是初夏绿叶特有的风采。徜徉在这种绿意中,怎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强劲脉动,怎不让人身心为之振作奋发呢。 初夏时节的北国,在正午时分的阳光下行走,已经有了几分炙热的感觉。而在清晨和薄暮,气温却非常适宜。此时漫步于林阴道上,是最惬意不过的一件事了。刚刚褪下长袖的春装,袒露在阳光和空气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都是那么敏感。一阵风儿拂过,微微有些凉意,却让人感到分外清爽,如沐浴于清凉的泉水中。古人喜欢用的“清风”一词,用来描述此时的感觉,真可谓曲尽其妙。随风而至的,还有那大自然特有的气息。仔

4、细分辨一下,其中有叶的甘冽、草的浸润、花的馥郁气息是如此丰富多样,却毫无违和之感。它们伴随着初夏高远的蓝天和微凉的空气,一阵阵清冽冽地渗透到人的心脾中去,让人心旷神怡。陶渊明曾有“山气日夕佳”的诗句。他所谓的“山气”,莫非就是这种清冽而甘醇的气息。 也许是受了绿叶和清风的感染,那林间的鸟儿,也变得格外欢快起来。一声声啼啭,或清脆,或浑厚,或婉转,或悠扬,如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流动在初夏时节清凉而通透的空气中。“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人苏舜钦的这首诗,描写的是仲夏的意味。在初夏时节,人们固然不能体味榴花照眼的明丽,但感受这沁人心脾的清凉,却也无需通过深

5、深的别院、光滑的簟席和满地的浓荫,乃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了。 这样来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初夏的味道,我会选择“清凉”。在我看来,由清凉而得自在,这就是初夏时节对我们的馈赠。不过,初夏的味道是丰厚和个性化的,不仅存在地域和时间差异,而且人言人殊、见仁见智。就像故都的秋一样,在郁达夫的笔下是清静悲凉的,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却色香味俱全。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值得反复体味和感受吧。 与春天一样,北国的初夏也是短暂的,如露亦如电。杜宇声声尚在耳边萦回,那灼目的骄阳和扑面的热浪,已在宣告着盛夏的登场了。纵浪于大化中的游子们,且莫再为“不知春去几多时”而伤感,也莫对于“赤日炎炎似火烧”而心生恐惧,就沉入这初夏

6、时节,尽享这生命的清凉自在吧。 【篇二】 川北有大湖,山为岸,丘成屿,淘洗日月星汉,镜鉴周遭物事。湖名升钟湖,年方四十,如嘉陵江右岸的一枚巨大碧玉,佩戴在群山胸前。 我在川北深山中牙牙学语时,升钟湖也在六百里西河多年孕育下动工修建,我与她同龄。后来,我的小名换成学名,每天在乡村小学来回奔跑,但在父辈交谈中,升钟湖还是唤着小名,叫碑垭水库。直到我已能独立在习字本上写下我的名字时,才知道碑垭水库的大名也镶嵌在大坝的外坡,“升钟水库”四个巨大有力的毛笔字用水泥筑形瓷片贴面,在阳光照射下光芒耀眼,远近可见。 我的名字源于父亲的期望,升钟水库的名字则源自大坝的所在地。建坝位置的碑垭庙就是水库小名的由来,

7、碑垭庙当年属升钟公社,便有了“升钟水库”的大名。升钟水库196年批准兴建,177年底正式动工。在偏僻的川北大山中,流淌千年的西河就这样用自己的方式把历史定格。 西河是升钟湖的母亲,她用自己长长的臂弯把川北层层叠叠的群山揽在怀里,呵护着孩子们成长。山再高,草木再深,但在西河面前,都是低眉颔首,沉默顺从的,这是西河的家风,也是西河两岸的民风。在西河的怀中,川北山上山下的日子一直过得宁静恬淡,柴米油盐井然有序。岁月在大山中的细节,因重复而简单,因遗忘而单纯,除了坟林里石碑上的记载外,已经没有多少更久远的记录。 在我能从四合院高高的木门槛上轻松翻进翻出的时候,十万民工已经在碑垭庙两个山头间筑起一个巨大

8、的门槛,要把西河的水关在山中。川北的大山如一道道门,把村民们一代代关在山中。在当地人记忆中,很少有人走出大山有所作为,直到红军从这里经过,带着村民们一道北上,然后才有村子周围一些人名和故事留在书籍中。川北工农红军的建立、升钟寺农民革命运动的史料,至今仍令这片土地深为荣耀。 截断西河的大坝一天天增高,我的腿也一天天变粗变长。我与同伴们一样,一心只想顺西河之水,奔向山外的天涯海角,可是大坝要把水一滴不漏地关在山中,那我们长大后如何走出大山呢。我们当年一直十分担心,但看到深山里进来红红绿绿的汽车,就把这事忘了。我们周末都争着去放牛,可以躺在温暖的石头上看河对面山下公路上的红绿“蚂蚁”爬。绿的是解放牌

9、,红的是太脱拉,它们来来回回拉河滩上的沙去筑大坝。我们时常看到解放牌冒着黑烟不停吼叫,就是冲不上一个小山坡,路过的挖掘机伸过铁掌子把解放牌一撑,解放牌就轻松地开走了。那条白晃晃的碎石公路是全公社的社员们修建的,一早出村,晚上回村,中午就在工地上煮饭吃。 川北很少有成片的水,不少人一辈子都没看到过海。我上四年级时,有一天在放学路上发现在山峰的缝隙间透出一小片亮光,那就是升钟水库的水。远远望去,如雨后的牛蹄印,又像一块碎玻璃直晃眼。所谓水库,看下去只这般大小,多少让我有点失望。后来,我进入山对面的初中,每年春旱和伏旱时几个月不见一点雨,只得每天到山下的水库中提水。我第一次站在湖边,才看到浩大的水面

10、如同一道难题,不能逾越只能叹气。淹没在水下的山坡,一米开外就看不见了,只剩蓝幽幽的一片,深不可测,仿佛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我,一动不动,让我有点发怵。 几场暴雨过后,水库水位就到了洪水线,山谷流下来的水直接进入深深的水库。暴雨过后,浑浊的洪水在水库的河湾里留下一截黄色的尾巴,村民们乘机拿长棒到尾水打鱼。看到被呛得头昏脑涨的鱼们盲目乱窜,村民们瞅准机会一棒打下去,打到的每条鱼都有两尺多长。后来,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到新疆摘棉花、山西挖煤、广东进厂。早年,我们村子五百多人,如今只留下老人和小孩不足五十人。村民们出去之后,五年十年不回村,如今只在朋友圈、群、微信群可以看到他们秃顶发福的照片。 一晃四十年过

11、去。村民们还在异乡,村庄还在老地方,升钟水库仍旧年年碧波荡漾。放水插秧或者大旱时节,水面有点下降,也只是在岸边露出一截晒干的灰白泥土,仿佛水面的项链。但水库周围的山上山下却发生了当年意想不到的变化。升钟水库已经改名叫升钟湖,岸边出现一片片粉墙红瓦的渔家乐,公路也变成宽阔的沥青路,整齐高大的行道树每季换装,升钟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来一队队钓鱼游湖的异乡人。兰渝铁路、成南铁路、成兰高速、成巴高速先后建成经过湖区所在的南部县,升钟湖如同一个美丽村姑成为网红。同样的山水,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已成为康养乐土、聚财宝地,成为我老家乡村振兴的牵引机。 我与同村的伙伴们一样,二十来岁就离开村庄外出

12、打拼。如今都成家立业,父母都进城带孩子,老家的院落长期上锁。可是近几年间,水泥公路村村通、户户接,危房旧宅全面整治,撂荒的肥田沃土流转重生,昔日破旧的乡村容光焕发,我老家的村庄与城郊的示范村没有多少差别。前几天,微信群又传来新的视频,村里的小堰塘外有台红红的挖掘机在清淤淘泥,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如阵阵春雷,让这个麦苗儿又青菜花儿又黄的春天耳目一新。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升钟湖如同一位智者,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涵养,如今更加睿智沉稳。水就是她的力量,所为必胜,所行必达。站在充满磅礴活力的湖边,想到自己也与改革开放大潮同起共振,深深感受到个体的小生活,映射着国家的大变革。 我的儿子今年三岁,正赶上新时代的

13、发展大潮,在他们这一辈身上,我们肯定会看到更多新惊喜。 【篇三】 1983年全国恢复征收牲畜交易税那会儿,吉林省洮南市小镇集贸市场一到下午就人际寥落。有一天,快要下班了,我背着那特有的皮兜回到税务所。天似乎黑下来,打开办公室的灯,六十瓦灯泡闪个不停。我摘下身上的皮兜,口朝下,底朝上,往桌面痛快倒出里面所有税款,连带着那本没使用的完税证也落在桌面上。将皮兜翻转过来,撑大兜口,目光探进去,没发现任何遗漏,我开始专心致志拨拉起小山似的零钱,一角、两角、五角,也有一块、两块、五块,皱皱巴巴,油油腻腻,有的搓成一团,有的折成一个长条,那零钱每一个形状,似乎都让我想起收税时小商贩们一个个复杂的表情。 最为

14、明显的是一张五块钱,带着鱼腥味,上面粘着风干的细碎鱼鳞,这标记,让我眼前晃动起老岳父的模样。 在这之前,利手利脚的老岳父在家闲不住,想出去做点生意,我当然高兴,特意帮助他老人家申请了工商营业执照,在集市租下一个两米长的摊位,卖鱼。开张第一天,我比平时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集市,帮着老岳父忙活起来。女婿就是半个儿,替老岳父做点事儿无可厚非。回到税务所,我喝一口水,背上皮兜,再次出现在集市,大家知道我开始收税了。看着小商贩们一个个奇怪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是在揣测我收不收老岳父的税。当然收。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来到老岳父摊位,搞得老岳父目瞪口呆,涨红着脸差点骂人。大家屏住呼吸,一个个都看傻眼了,当我收完岳

15、父的税款,再一一走到其他摊位跟前,小商贩们没人说三道四,都交了税。 镇子就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大事小情,用不了半顿饭的工夫,就像风一样刮遍小镇。那天下班回到家,老岳父背着手找来,指着我鼻子喊:“你这小子,真敢让我丢脸,拿我开刀是吧。”我说:“我不收你的税,才是丢脸,丢你我两个人的脸。”从此,老岳父不再登我家房门,妻子在家里也跟我别别扭扭。我权当什么都不懂,每次收税依然从老岳父开始。谁都知道那年月农贸市场上的税零散,不好收,可我每次前去收税,小商贩们都秩序井然。 收回思绪。在那六十瓦电灯泡下,我展开一张张皱皱巴巴的零钱,摞在一起,从脚下摸出一块砖,重重压在这沓钱币上,等钱平展再清点数额。

16、这时头顶呼啦一闪,以为这回灯泡彻底坏了,抬起头,竟发现税务所的门微微晃动,门缝现出一张纸条,露出明显的一大截儿。我的心提到嗓子眼,知道门外有人,那人很隐蔽,也很小心。我大着胆向门口走去。门不动了,纸条也不动,我摘下纸条,上面有一行歪歪扭扭的铅笔字:“牛贩从此地路过,向西。”这是一张举报信,我打开房门,外面已空无一人。 下班时间,正是牛贩子做生意的时机,我必须追出去,追上牛贩子,收取这笔税款。皮兜又重新塞进完税证,背在身上,锁上税务所的房门,向西出发。 一溜烟儿小跑,我跑出两条街,跑出镇里的繁华地段,跑进镇子远处的草甸子。天空一弯月亮泛着微光,我停下脚步,犹豫的当口,就看见脚下一坨坨牛粪。低下身,伸手罩住,感觉还有热气,这说明牛贩在前方草甸子里,离我不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