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80923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TREATMENT OF CHOLERA MORBUS BASED ON SYNDROMEDIFFERENTIATION)概论(INTRODUCTION)霍乱是以突发呕吐下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霍,有急骤、卒然之意;乱,即撩乱、 变乱之意。因其发病突然,顷刻之间吐泻交作,挥霍撩乱,故名曰霍乱。霍乱多由饮食不洁,冷热不调,或感受暑湿、寒湿、疫疠之邪,伤及脾胃,使中焦升降 失职,清浊相干,气机逆乱所引起。此正如灵枢五乱篇所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 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本篇所讨论的霍乱病实际上包括了多种急性胃肠病变。后世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

2、将霍乱 分为湿霍乱和干霍乱两类。即上吐下泻,挥霍无度者,为湿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 中绞痛,烦闷不安,短气汗出者,为干霍乱。本篇所论当属湿霍乱。因为湿霍乱又有因寒因 暑之异,故有寒霍乱与热霍乱之分。寒霍乱者,因于寒湿;热霍乱者,因于邪热。因霍乱病的发生多与外邪有关,且常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疼等症,与伤寒有相似之 处,故仲景将本证列于伤寒六经病证之后,以兹鉴别。本篇所论的霍乱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由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概念不同,但对其也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Sphygmology and symptomatology of cholera morb)us学习要求】掌握霍乱病脉证

3、特点。【原文】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382)【原文析义】本条自设问答,以揭示霍乱的主症,故列于篇首。霍乱病的证候特点是起病急骤,吐利 交作,有挥霍撩乱之势。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洁),寒温失调,以致胃肠功能紊乱,清浊相干, 阴阳乖隔,脾胃升降失常所致。浊阴之邪上逆则呕吐,清阳之气下陷故下利。此正如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所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 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霍乱。 轻者,止曰吐利;重者,挥霍撩乱,名曰霍乱。”本证与太阴脾虚之吐利有相似之处,但太阴病证势轻缓,以腹满而吐,食不下

4、,自利益 甚,时腹自痛等为主;此则发病突然,顷刻之间,吐泻交作,挥霍撩乱。二者不难区分。【原文】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383)【原文析义】本条主要论述霍乱兼表证及其与伤寒的鉴别。霍乱虽病在脾胃,但亦有因感受外邪而发 者,故除见吐利交作外,亦可兼表证。邪客于表,经脉不利,故头痛身疼;正邪相争于表, 则恶寒发热并见。霍乱吐利兼表证与太阳表证不同:太阳伤寒只有当邪气内传,影响里气不 和,脾胃升降失常时才见呕吐下利;而霍乱初病即见吐利,且病势急暴,兼见表证,故与伤 寒有别。霍乱虽兼表证,但其症状以吐利为主,从“霍乱自吐下”句,可

5、知其病从内发,而 不是表邪内传或内扰所致。因霍乱病从内而外,表里兼病,故吐利与寒热并见,甚或有起病 即只见吐利而无发热,吐利已作而稍后方见发热者,是以文中云:“又利止,复更发热也。”复习思考】1霍乱病的证候特点是什么?2如何鉴别霍乱兼表证与伤寒吐利证?第二节 霍乱病辨治(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olera m)orbus【学习要求】掌握霍乱虚寒证;熟悉霍乱亡阳证、霍乱阳亡阴竭证、霍乱亡阳脱液证;了解霍乱里和 表未解证及愈后调理的方法。一、霍乱与伤寒的鉴别【原文】傷寒,其脉微濇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却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

6、本嘔下 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 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 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384)【词语解释】颇:古为双向词,此处不作“甚”字解,意为“稍微”、“略微”。【原文析义】本条主要论述霍乱与伤寒的脉症异同及转归。可分三段理解。自“伤寒,其脉微涩者”至“不可治也”为第一段,紧承上条,论述了霍乱兼表证与伤 寒传里证的异同以及两种不同转归。霍乱感受外邪,出现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并作, 前论已详,不再赘述。然伤寒表不解又传入阴经亦可见身热恶寒和吐利,与霍乱吐利兼

7、表证 十分相似,故应注意鉴别。二者的区别有两点:其一,伤寒表不解者,其脉必浮,而霍乱兼 表则因吐利交作,气血津液大伤,故脉来微涩而无力;其二,伤寒病多在四五日后,邪传阴 经之时才见吐利,与霍乱先病吐利迥然有别。“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是说霍乱为病, 起病即有下利,与伤寒病邪传阴经方下利者病机有异,治法亦自不同,故不可以治伤寒之法 以治之。从“欲似大便”,至“经尽故也”为第二段,论述霍乱病吐利后津伤化燥的转归及预后。 若霍乱吐利之后,患者欲似大便而不能,反出现失气现象,这是因为吐下后津伤化燥,胃肠 失润所致,故曰“属阳明也”。因其并非邪热内传,故虽属阳明而没有潮热谵语之证,其虽 有大便硬,但不

8、可冒然攻下,而须仔细观察。若病邪已去,正气渐复,经过一段时间,经气 来复,津液恢复则大便自通,故曰:“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至“不属阳明也”为第三段,是承前段论述下利后便硬的预后。下利后,津伤失润, 大便当硬。因不属阳明胃家实证,虽大便硬,但腑气尚通,胃气尚和,故能食者,此示人有自愈之机。“今 反不能食”,是胃气受损而尚未完全恢复,仍须仔细观察,若经过数日,即“到后经中”,经气来复,而 “颇能食”,即食欲稍有恢复者,反映胃气已逐渐恢复。若又经过一段时间,即“复过一经”而转为能食 即饮食正常者,则提示病情又有好转而痊愈可待,故可判断“过之一日当愈”。因按古代“传经”之说

9、, 六日为一经,已过两经,再加一日,共为十三日,与前文所述“十三日愈”正合。若到后经中能食而病不 愈者,则不属津伤便硬之阳明病,而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二节 霍乱病辨治(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olera m)orbus二、霍乱治法(Therape utic met hods for cholera morbus )(一) 五苓散、理中丸证( Syndrome suitable for five-Drug Power containing Poria 、Bolus for regulating Middle Jiao)

10、原文】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理中丸方人參 乾薑 甘草(炙) 白朮各三兩上四味,擣篩,蜜和爲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 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 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 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 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温,勿發揭衣被。【词语

11、解释】脐上筑:筑者捣也,形容脐上跳动不安如有物捶捣。【原文析义】本条论述霍乱病表里寒热不同证候的辨治。原文首揭霍乱,则必有卒然吐利之证,若又 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等症,是属霍乱兼表证,此时当根据临床证候采取不同的治法。若吐利兼见脉浮发热,头痛身疼,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者,是表邪内外相干,胃肠功能 逆乱,故发吐利。惟其吐利,清浊不分,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运行失常,既不能上承于口, 又不能下输膀胱,但浸渍胃肠,故常兼见口渴、小便不利,宜用五苓散疏散外邪,并化气行 水。俾津液运行复常,则清浊不至相干,胃肠无浸渍之患,而霍乱得愈。此为分利兼表散法 后世亦称为急开支河。若吐利甚而寒多不渴,说明病证属里属阴,

12、而表证必微。此乃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 气不升,浊气上逆,其证当伴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缓弱等。因其表里同病 但以里虚寒证为急,故以理中汤(丸)温中散寒,健脾胜湿。理中丸用人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脾阳得运,寒湿可去 则中州升降调和而吐利自止。本方为太阴病虚寒下利的主方,因具有温运中阳,调理中焦的 功效,故取名“理中”,此方又名人参汤。煎服法:理中丸为一方二法,既可制成丸剂,亦可煎汤服用。一般规律是病情缓而需久 服者用丸剂,病势急而丸不济事者用汤剂服丸法:将4味药捣碎,过筛,以蜜和丸如鸡蛋黄大小。服时以热水与研碎之药丸1 丸和匀,温服。白天服3次,晚间服2次

13、,每日夜共服5次。服药后腹中由冷而转热感 者,说明有效,可续服;若腹中未热,说明效不明显或无效,多为病重药轻之故,当增加丸 药的服用量,由一丸加至三四丸。服汤法:浓煎1次,分3次温服。服药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可喝些热粥,并温覆取 暖,以助药力。理中丸方后记载随证加减法有八种:脐上悸动者,是肾虚水气上冲之象,方中去白术 之壅补,加桂枝以温肾降冲,通阳化气。 (2)吐多者,是胃寒饮停而气逆,故去白术之补土壅 塞,加生姜以温胃化饮,下气止呕。下利严重者,是脾气下陷,脾阳失运,故还需用白术 健脾燥湿以止利。 (4)心下悸者,是水邪凌心,可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5)渴欲饮水 者,乃脾不散精,水津不

14、布,宜重用白术健脾益气,以运水化津。 (6)腹中痛者,是中气虚弱, 故重用人参至四两半。里寒甚,表现为腹中冷痛者,重用干姜温中祛寒。(8)腹满者,因寒 凝气滞,故去白术之壅塞,加附子以辛温通阳,散寒除满。【辨证提要】五苓散证辨证要点:吐利兼作,伴脉浮发热,头痛身疼,小便不利,渴欲饮水。病机:表邪不解,里气不和,清浊相干,升降失序。治法:外疏内利,表里两解。方用五苓散。理中丸证辨证要点:吐利频繁,发热头身疼痛不甚,不欲饮水,伴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 苔白,脉缓弱。病机: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气不升,浊气上逆。治法:温中散寒,健脾胜湿。方用理中丸。【疑难点击】对于本条五苓散证与理中丸证的区分,

15、成无己认为分别为邪居阳分与邪居阴分。他说: “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多欲饮水者,与五苓散以散之;邪稍下者,居阴分,则为 寒,寒多不用水者,与理中丸温之。”(注解伤寒论霍乱病篇)方有执则认为一属阳 邪盛,一属阴邪盛。他说:“热多欲饮水者,阳邪盛也;寒多不用水者,阴邪盛也。”(伤 寒论条辨霍乱病篇)张锡驹则认为一是得阳明燥气故热多欲饮水,一是未得阳明燥气故 寒多不欲饮水;尤在泾则认为一属从阳多热,一属从阴多寒;徐大椿则认为一属热胜寒之霍 乱,一属寒盛热之霍乱。沈明宗则认为五苓散证是外风而挟内热饮食,理中丸证是胃阳气虚【医案选释】案 1 :脾阳虚泻泄崔某,男,5 岁,呕吐,泻泄,高热来势凶猛,

16、延诊。热退吐止,仍泻,有轻中度脱水, 建议转诊,治疗7 日,脱水纠正,但泻泄仍作,到某医院治疗 14 日,泻泄未瘥。出院延余诊。 症见神疲体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不渴,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迟。辨证为 脾胃虚寒,治宜温中祛寒,补益脾胃,拟理中汤加味。处方:人参5g、炒白术10g、炮干姜 5g、炙甘草3g、炮附子5g、肉桂3g(另包)、砂仁3g、茯苓10g,日1剂水煎服,连服2 剂而愈。 崔兆兰理中丸的临床应用河北中医, 2000, 22( 9): 686案 2 :药物性多涎症陈某,女, 26岁, 1996年7 月16 日初诊。患多涎症 3 月余。患者于 95 年 12 月因精神 病复发住某精神病院,经氯丙嗪,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