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教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479603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学习型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做学习型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做学习型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做学习型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做学习型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学习型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学习型教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学习型教师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以往,一个人只要在学校学好一门专业,就可以一辈子当专家;学会一种技术和手艺,就可以受用。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行业已不再是代代相承、永远不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

2、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从中总结更多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成绩。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多么令人厌恶。因此,学习本身还在拯救教师自己。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她使学生亲和你,使教师永葆活力,更有魅力。因此教师不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

3、持续的学习来扩展知识领域,从而来提高教学水平。一是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个人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证。二是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三是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未来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它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四是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现代教学手段。它包括两类:一是视听技术,如广播、电影、影视、录像等;另一类指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微型电脑的操作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喜欢读书

4、、擅长思考、富有爱心、诲人不倦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因为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生式的教师素质这样的人具有一种强烈的、稳定的热爱读书的激情和习惯,擅长传播或交流人类创造的智慧,具有巨大的热情和兴趣,即具有读书人格。他会不自觉地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更是一个关注并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人。他能与家长和学生保持很好的关系。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能够正确地判断学生不同的个性并能因此而采取相应的教法。他对所有的学生及他们家长的来访,总是乐于接待,学生可以随时与他电话联系。他与学校同事相处得很好。他永

5、远充满爱心、善解人意。在他们的思想里更多地是以人为本,从“人的转型”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从兴趣或责任出发来挖掘、提升自己的教与学的经验,即用深入阅读获得理性眼光、教育理论来梳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教育感悟,也就是带着爱的热诚、理想和诗意工作着、快乐着。这就进入了高尚人格的境界了!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都是把教育工作本身,把教育对象,把班级和校园及其相关社会环境的改造当作探究的对象的,他们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更不是为了发表论文,得到职称、职务等功利而研究,他们是本着“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为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人文精神、人本发展的目标而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

6、因为这是充满理想、激情而又需要辛勤奉献的事业。因此,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毕竟,有心才能用心,用心才能动情,情动方能行动。 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教师承担着培养学习型人才的重任,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不能拿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为明天服务,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学习型的学生,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必须成就自己,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

7、须先有一轮太阳。”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社会、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自身来讲,就必须不断充电和补充营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当前,我认为教师应侧重于三方面的学习:一是广泛涉猎,做个“杂家”。正确处理好“主业”与“辅业”之间的关系

8、,既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科目,选择主攻方向,又不能局限于此,应该兼容并蓄,广泛涉猎,不断开阔视野。在业务素养上不断查找、瞄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特别在包括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之处下功夫,否则就是只有健全身体而非健全头脑之人。二是必须掌握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了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学会什么。三是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教师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变化。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有的教师工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认可,上课学生不爱听,

9、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前,日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手段,教师假如还不能把握住教学角色,无法适应教育技术革命的形势,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终为学校教育所淘汰。现今,在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接受信息方面,许多中小学生已经露出“后生可畏”的势头。如,学校要求教师学做教学课件、网页,不少学生却已经学在老师的前头了。坐在电脑前,做老师的有时也不得不向学生请教弄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要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才能轻松自如地挥洒教坛,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

10、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谁都无法躲避时代的挑战和压力,只有成为学习者,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常阅读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 好教师一定是一个热心的人,是一个出自热爱教学而不是因为稳定的薪水、较长而又固定的假期、较短的工作时间的缘故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一个能从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他一定了解所教的学科,不仅仅是他将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而是如何最大量地教给学生。他一定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研究和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使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

11、他今天在课堂里所学到的多得多的东西。 好教师总是不断地钻研他所教的那门学科以及与这门学科相关联的知识,他永远也不会停止学习。他总能够把不相关的东西变成他所教学科的一部分。好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棵棵树木知识点,更要让学生把握住一大片“森林”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语文与人际交往的关系,音乐与美术的关联等等。 好教师决不能只有一个刻板的、有限的内心世界。他必须总是探索再探索,学习再学习的。好教师必须富于创造性、有良好的教养及丰富的知识。他必须对许多事物及其内在关系保持好奇心。他必须对所教的内容、生活中问题的关系以及其它领域的知识非常熟悉。他必须知道他的学生对不同的刺激将

12、会产生的反应。他一定痛恨由于无知而带来的无知,但他热爱那些不断进步的学生,热爱所有的学生。 好教师总能通过自身对学科的投入精神来激励学生的学习。他将使他的学生尊敬他,并使学生产生超过老师的愿望。他还将使学生明白:他们还很小,他们所处的世界在飞速地发展,因此他们现在所了解的东西在几年后只占他们所能以及所应知道的东西中的很少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激发学生“想知道得更多”的欲望。 一天爱学习容易,一辈子爱学习不易。因此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一曝十寒,或梦想一劳永逸。当然,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做学习型教师不易,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更不易,在追寻新教育理想的征程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断地自找压力,新教育的教育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新教育的教育幸福要靠我们每一位教师辛勤地付出。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是一个终结的概念,而是一个进行时的命题。换句话说,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让我们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学习型教师,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