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79372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戚总在第二届地电论坛发言供参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配分开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5月2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对第二届地方电力论坛在首都北京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应邀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来宾、专家学者和电力行业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承办本次论坛的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很高兴与大家分享认识和体会,我发言的题目是:输配分开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的实现,发电领域的竞争态势全面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发电侧的竞

2、相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此后至今,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尚未完全实施,市场化目标尚未彻底实现。电网输配不分、高度垄断,投资主体和渠道单一,输电网与配电网、农电与城电发展不协调,电网规划建设滞后于电源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地方电力是输配分开的先行实践者,当前,坚持市场化方向,抓住国家加快农电体制改革的机遇,全面实施输配分开改革,打破电网高度垄断的体制,应当成为解放电力生产力的首要任务。一、输配分开的先行实践者地方电力是输配分开的先行实践者。我国地方电力多伴随“集资办电、多家办电”的改革诞生,经过农电“两改一同价”发展壮大,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它

3、们或是以小水电为主,或是在国家电网覆盖不到之处尤其老少边穷地区,由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经过艰苦创业和多年积累发展起来的,见证了电力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从一家办电到多家办电演变的进程。这种地电国电并举共存,输电配电分离的格局,是由我国国情和各地省情决定的,适应了我国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多样性的需要。地方电网的电压等级多为110千伏及以下,与国家电网联网并进行电力电量交换,尽管其总体售电量小于国电,但所管配电网范围占到全国3/5以上,多年来事实上一直进行着输配分开的实践。地方电力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垄断、引入了竞争,形成国电、地电互为依存、竞相发

4、展、合作双赢的良性格局,促进了电力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示出输配分开的体制优势,成为输配分开的先导。地方电力是配电端的重要市场主体。地方电力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营,积极参与配电端竞争,在电力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成为了配电市场的重要主体。陕西地电成立21年来,坚持独立配电网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了110千伏及以下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网架坚强的配电网。地方电网与国家电网竞争供电,调动了两个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改革发展活力,促使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改善服务水平,既在竞争中提高了供电效率,又使广大用户受益,满足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地方电网、国家电网并存竞争的现状,符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输配分开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地方电力具有推动输配分开改革的内在动力。由于输配不分,上一级电网输配一体的垄断不断强化,对地方电力在系统接入、电力调度、电能交易和营业区划分等诸多环节设置壁垒,严重影响到了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运营。上一级电网利用高度垄断所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以输电网为依托,在地电供电营业区违规开展配售电业务,抢夺优质大工业用户,而不承担相应的电力普遍服务责任,严重削弱了地方电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平衡能力。电网垄断企业控制上游输电网,以技术经济手段限制

6、地方电力的合法经营,电网互联互通得不到保障,电源接入难以解决,极大地制约着地方电力的发展,也损害了整个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通过输配分开加以解决。二、统筹推进农电体制改革近期,国家启动农电体制改革调研,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的曙光重现。按照功能划分,农电属于配售电环节,农电体制改革与输配分开改革密切相关,是输配分开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输配分开改革的基础和突破口。输配分开则是农电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建立农电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围绕电力服务“三农”目标,统筹推进农电体制和输配分开改革,形成保障农电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促进农电建设与管理上台

7、阶、上水平,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加快农村电气化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电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电力市场化方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促乡、发展农电的路子。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顺应改革、和谐共赢”的原则,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增强省级政府对农电发展的规划、统筹、调控和监管能力。拓宽农电发展的投融资渠道,支持各类投资者投资、建设和管理农电。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和输配分开改革,建立与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能够为“三农”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电管理和服务体系。(一)培育独立购售电主体。按照输配分开原则

8、,将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资产和县及县以下农电企业全部划归省级政府,按省、市或县级行政区域实施规范改制,设立配售电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鼓励各类投资者投资农村电网,参与农电企业改制改组,形成由地方国有资本控股、社会法人资本参股的产权多元化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明晰网改贷款资产归属。国家应明确农网改造贷款所形成电网资产的政策,这部分资产因其投入由地方用户通过电价承担,理应归地方所有。所形成资产应全部由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引进战略投资者或授权地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电力普遍服务的责任。(三)

9、加强农电市场监管。建立政府履行农电规划编制、投资核准、普遍服务、电网公平开放等规则的具体途径,加强电力交易、供电营业区划分、供电安全与服务、电价与普遍服务等监管。农电企业有义务向政府和用户定期提供并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四)加强农电法制建设。建立促进农电发展的体制、机制、投资、价格、税收、电力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并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门机构,通过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管理机构的有力推进,明确农电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农电事业的正常发展。(五)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投资、财税、金融、电价等支持农电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农网改造贷款本息列入省级电价调

10、整测算,落实全网加价还贷政策。提高农网改造工程资本金比例,延长农网还贷基金征收年限,增加对县城电网的投入。开放农电资本市场,鼓励农电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或上市融资。拓宽农电建设资金融资渠道,支持各类资本投资农村电网。(六)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探讨独立配电价格的建立,根据配电成本,对各级电压、各类客户按照不同的用电类别,执行相应的趸售电价。延续农网还贷电价政策,使之长期用于农网发展与建设。合理提高农网维管费加价水平,在保证农电正常运行维护的同时,解决农电工待遇和社保费用来源,保持队伍稳定。(七)建立普遍服务保障机制。明确电力有偿服务和普遍服务界限,制定农村普遍服务政策,建立有偿服务价格体系,对农电企

11、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必要补偿,鼓励和扶持农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多种普遍服务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补偿,财政补偿,建立普遍服务基金,交叉补贴等,增强发展能力。(八)建设现代化县域电网。农网改造基本解决了农村电网长期以来严重滞后的问题,但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近几年,在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地区,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10千伏和35千伏工业用户明显增多,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负荷密集的县城用户,对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县域配电网已由传统的“农网”向工业化电网转变。我公司在安塞县电网建设中,综合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的建设要求,制定了电气化示范县建设技术导则,进行了新农村电网

12、建设的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工业化县域电网、提升电网科技水平,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对此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九)稳妥解决农电工用工和劳动待遇问题。1999年农电体制改革撤销乡镇电管站,成立由县供电企业管理的供电所,所招聘农电工主要从事10千伏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和收费管理等工作。农电工身份不明确,工资来源未纳入成本,无法达到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社保费用没有在维管费中测算,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对此应研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一是准确定位农电工的工作性质,农电工应为不离乡、村的兼职人员;二是明确农电工的业务范围,主要从事0.4千伏低压电网建设、维护和客户服务等工作;三是在此基础上,合理测算人工成本,

13、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农电工待遇,彻底解决这一影响农电发展的问题。三、积极实施输配分开改革我国电力体制要打破发输配一体的行业垄断和一省一公司的区域垄断,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组建若干个独立发电公司、若干个独立输电公司和众多的独立配电公司,建立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只有打破垄断,培育不同的市场交易主体,才能引入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的目的。输配分开与厂网分开一样,是培育电力市场上下游两端交易主体同等重要的环节。只有在厂网分开基础上,进一步打破输配电网的行业垄断和区域垄断,使各类独立配电企业在电力电

14、量分配、交易、信息透明、电价等方面处于平等地位,公平地参与配电端竞争,才能形成完整的电力市场体系。输配一体的电网垄断不打破,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包括农电在内的配电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因此,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统筹兼顾,同步实施输配分开改革,真正建立有利于输配电网和农村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一是要明确划分输配电压等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环境特点,适应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供电要求,明确以220千伏或110千伏电压为输配电网划分界限,规范输、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二是要拆分输配合一垄断企业。根据我国发电侧和世界电力体制改革的成功做法,由国家主导,对输配一体垄断

15、的电网企业进行拆分,输电资产划入区域输电公司,输电网对各级配电网公平开放;配电资产交省级政府管理,成立专业化的地方配电网企业。地方配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配电网及农电,国家输电网企业专司输电网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职能。三是逐步推行配售分开。推进配售分开,在售电侧引入竞争,为电力市场提供多个买方,在售电环节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众多的售电公司与配电公司衔接,既可接受配电公司的批发业务,又可代表或介绍大用户直接向发电商购电,让电力用户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构建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结构。通过电力市场的两头放开竞价,让消费者和用户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四是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省级配电管理体制。县级

16、农电企业肩负着更多的公益性任务,尤其是在一些扶贫线路多、补贴线路多的区域,农电企业长期处于政策性亏损状况,无法实现自我平衡,不具备独立运行的条件。建立由省级集团公司控股的配电网公司,省为实体、统一核算,能从投资渠道、运营模式等方面消除县级农电企业的发展障碍,实现资源综合平衡和优化配置,提高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配电网和农电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位领导、同志们,地方电力的存在与发展,促进了电力普遍服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电体制改革是当前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只有统筹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和输配分开改革,才能理清农电配电网与国家输电网之间的资产、价格、管理等各种关系,从根本上建立起促进配电网和农电良性发展的运营机制,实现农电可持续发展和电力市场化发展的改革总目标,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