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78865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浅谈结合文本进行双向并行的作文训练 象山文峰学校 张英 长期以来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是大多数语文老师的教学难点。很多语文老师偏重于阅读教学而忽视了写作教学,并认为教材缺失一种可行的写作教学体系。但殊不知在我们六册的语文书本中又很多文章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就连较难把握的双线并行结构也能从语文教材中找出几篇课文来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我们都知道记叙文写作如果没有线索就会难以下笔,如同面对一堆散乱的珠玉难以提挈。如果想拓展事件的时空跨度,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多彩,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涵更加丰厚,主题鲜明,我们就可以采用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写作训练。双线并行

2、,即文章有两条线索,同时为主题服务。它有两种基本模式:或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或两条线索交织进行。其中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一般是故事发展的情节,在表面用来穿针引线的线索。暗线就是相对来说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暗线很多种类.可能是人物的心理变化,可能是在某个时代下社会思想意识的变更,还可能是贯穿始终的关系,或者暗中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等作者的想法也是可以的。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选文都可直接用来指导我们进行双线并行的写作训练。代表篇目有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以五次谈话展开,具体地体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

3、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与歧视的可贵品格,并且最后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暗线是我为了救国救民而远赴日本学医,先后却又遭受到歧视和刺激,伤害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于是便毅然弃医从文。这些激荡的赤诚的爱国情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叙述含蓄的表露出来的。而且这一明一暗的双线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即藤野先生被作者拳拳的爱国之情所吸引,作者为藤野先生难能可贵的品格而久久感怀。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小说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主题是通过写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来完成的,这是明线。但决定这种态度变化的是于勒的贫富变化,这是暗线。明暗两线,一表一里,交错行进,凸显了

4、主题。那么如何利用文本资源进行双线并行的写作训练呢?文峰学校胡冬颖老师的一堂双线并行 交相生辉作文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胡老师找到了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及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子,引导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找寻线索,明确作用,指导构思,小试牛刀。利用文本来指导学生写作训练,让学生有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课前胡老师以聊天的方式问题导入:同学们,老师想先请大家帮我个忙。如果我现在手头上有一些散乱的珍珠,我该怎么办?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用线串起来。”胡老师小结:“是啊,我们说一堆散乱的珍珠,用彩线串起来,可以成为好看的艺术品。同样,生活的珍珠也需要思想的红线来连接,才能形成条理清楚的文章。这根思

5、想的红线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到的线索。记得,清代文艺评论家刘熙载曾说过:“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抓住文章的线索,不管文章内容如何繁杂,形式怎样多变,我们仍能驾驭自如,将文章主旨了然于心。”胡老师课前的导入看似无意,实则充满着用意。让学生明白了线索对于一篇记叙文的好处。接着胡老师没有急着向学生讲明写作中该怎样运用线索,而是动用了背影来进一步明确课文的线索及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这篇课文的双线结构,并明确这种双线写作的好处。胡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师:下面,我们来看下背影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1:以“背影”为线索属于人物的某个特征(板书)(还有吗?贯穿全

6、文的?)线索2:以“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师:那也就是说文章的线索可以不止一条,那么这些线索有什么特点呢?像“背影”,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里?(幻灯出示四次背影)这四次背影由虚入实,由实至虚,贯穿全文。如果我们把它去掉,你觉得和原文有什么区别?又比如这里的“我”对父亲前后情感的变化,由一开始的不理解、甚至有点看不起,慢慢到后来的理解,包容与爱,这一条线索需要我们品读体会得到。如果把它去掉,文章又会显得缺少波澜,情感显得苍白。这样的教学比起死板地向学生灌输线索的作用要好懂的多了,也让学生容易接受。然后胡老师让学生在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找出方法,指导构思。师:文章的线索可以是多种的,

7、比如我们再来看另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它的线索又是什么?线索1:“我”参加毕业典礼 线索2:花由花来引起的回忆爸爸对我成长的影响为线索 (借助与之相关的某物)(出示幻灯:文中有花出现的内容)比如“花”这条线索,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每次出现有什么作用?(出现在开头:引出爸爸及对爸爸的回忆/出现在中间:推动情节发展/出现在结尾:以花谢来暗示爱花的爸爸的去世,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深化主题;同时,也用含蓄的笔法来表达对爸爸去世的不忍不舍。)最后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小试牛刀胡老师把一篇改动过的文章我的成长发给学生,给这篇文章就自己的理解加上一条线索。看下我们手上的这篇文章我的成长,它的线索是什

8、么?“我”的前后心理变化为线索。结合刚才所讲,如果让你再添加一条线索,你会加什么?有哪些地方可以加?下面,就请大家为它加上另一条线索。(展示、生评、师评。)其实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呈现双线结构,是件难事。在这节课上,胡老师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理解明确线索的作用,体会双线并行的好处。并在课堂上趁热打铁,让学生小试牛刀,这无疑是最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的。而其间如何指导是关键。让学生明确线索的作用,双线的好处,胡老师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可惜的是学生在小试牛刀时老师的指导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了学生无从下手。那么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双线并行的写作训练呢?我觉得至少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几个问题:线索的确定依据是

9、什么?两条线索应该有怎样的联系?如何组合两条线索?只有明白了这三个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构思双线并行作文时不至于绞尽脑汁之后还是不知所措,一副茫然的样子。胡老师的设计虽能紧扣两篇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带领下逐一明确线索的作用及双线并行的好处,但两次利用文本进行写作指导却缺少一定的教学梯度都在借用文本明确双线并行的好处,而没有如何运用双线的方法指导。如果在第一环节借背影让学生明白双线并行对记叙文写作的作用及确定线索的依据,那么第二环节就可以借助于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双线进一步去探讨线索之间的联系及如何组合线索。有了这两个环节的铺垫,第三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操练,添加我的成长的第二条线索这项作业就可

10、以水到渠成了。双线并行的作文应该有一个基本框架,它体现为:开端,第一条线索出现发展,第二条线索出现发展、高潮,两条线索交错递进结局。运用双线发展方法叙事,或明暗两线推进,或同质两件事并行推进,或两件事交叉推进。在实际指导写作时指导好学生弄清两条线索之间的联结点,明白文中应该插入第二条线索的位置所在。然后在进行操练,就可以让同学们比较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写作任务了。双线并行的写作对于初中生来讲是一件较难的事情,所幸的事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的经典范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利用文本,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如何利用现有的教材进行作文训练,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