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继世传家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78503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青继世传家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丹青继世传家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丹青继世传家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丹青继世传家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丹青继世传家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青继世传家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青继世传家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青继世传家长潍坊郭氏家族作者: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尹建民老潍县城里有四大家族丁、郭、陈、张。其中郭氏家族人丁兴旺,书香传家,丹 青继世,文风绵长,是潍县乃至山东著名的文化世家。据郭氏族谱,郭氏远宗唐代威 名盖世的大将军山西汾阳王郭子仪,明朝中期成化十九年(1483)从高唐移民潍县, 宗首迁潍县的郭礼为首祖,排第三世。郭礼(1426 1515),字公制,廩生,本人为 书塾先生,曾执教于潍县名绅杜凤家塾。郭礼徙潍后,郭氏家族由此枝分派别,瓜绵 椒衍,生齿日繁,家声益振,子孙为仕为宦,逐渐成为世家大族。郭礼之子郭翠,曾 任明朝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第六世郭尚友官至户部尚书,生有二子,

2、又分 为东、西两支。其中西支八世又衍为五支,有郭一璐、郭一圮等,称“西五支”。郭 一圮生有九子,分列九支,其中第八支又衍生五支为第十世,十世第五支为郭鸿燮, 生郭守中、郭守经、郭守诚三子,郭守经递传为郭荣汾,郭荣汾收郭梦龄为继子,使 宗脉相承,血胤不断,嗣后郭梦龄有七子,二十六孙,宗支渐渐壮大,人口不断繁衍, 后世子孙德业文章隆盛,或科考为官执政为民造福百姓,或创业聚财富甲一方为当地 绅士名流,或以丹青笔墨金石考据为雅好成社会精英,或教书育人悬壶济世泽被后世, 获得了很高的威望。郭氏家族郭鸿燮一支兴旺发达,称为“西五八五支”,家谱及郭 家后人称为“八五宅”,在郭宅街、棋盘街聚族而居。郭家族人,

3、宅院相连,屋宇毗 邻,家庙兼备,门第轩昂,颇具规模。潍县竹枝词云:“连云甲第尚书府”,可见郭 宅街房屋之多,气势之盛。至建国初期,郭氏家族,子承孙继,香火递演,家学承传, 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文人仕宦,成为名门望族。据统计,明清两代先后产生过太学 生等各类生员457人,其中有郭尚友、郭梦龄、郭梦惠、郭雄飞、郭仟、郭章、郭恩庚、郭育才等进士 8人,举人27人,武举2人,贡生以上83人;一至七品官员224 人,八至九品官员117人,其中尚书2人,郭守经、郭伟绩、郭梦惠、郭肇堂、郭衍 芬、郭绥之、郭康之、郭恩庚、郭恩煌、郭树棼等10人先后供职翰林院。有清一代, 还产生过54位诗文书画家,比较著名的有

4、郭伟绩、郭同人、郭汝龙、郭钧、郭铳、郭 遇后、郭起隆、郭榆寿、郭值星、郭恩赓、郭育才等;刻石专家,如郭启翼、郭伟绩、 郭起隆;金石研究者,如郭麋、郭裕之、郭恩坚等。民国期间,著名的书画家有郭笠 农、郭谷石、郭味蕖、郭馨吾等。潍城区志所刊清代潍县的诗词文集目录168种, 其中郭氏族人有64种。为善为德尚书府,松筠桐荫郭家园明清时期,科举选仕达到了极盛,通过科考及第或举贤推荐,获取官职和功名,是儒 士晋身社会上层的主要渠道。郭氏家族为科第簪缨之家,自郭翠起,后代做官者三百 余人,多数为在承继研修学业家风的基础上,通过刻苦学习参加科考后获取授职。明 代后期郭尚友(1568 1647),字善儒,号瞻月

5、,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辛丑科进 士。历任咸宁令、漕运总督、兵部右侍郎、太子太保,官至户部尚书,为朝廷一品官 员。他性情刚直,为官克己奉公,清白廉洁,刚正无私。晚年回到梓里,恰逢山东灾 荒,饿殍遍野,潍县尤为严重。他设厂煮粥,周济灾民,使无数饥民得以存活。潍县 县城在汉代建立,原为土城,崇祯十二年(1639),他与县令邢国玺集资修城,易土为 石,石城高四丈有余,厚十丈五尺,修建了雉堞、楼橹、壁垒、濠堑,设角楼与炮台, 并铸铁炮置角楼。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崇祯十五年(1642)冬,清军万余围攻潍县, 当时潍县锁钥青齐,富甲一省,清兵志在必得,但时任潍县县令的周亮工,指挥有方, 潍县人民众志

6、成城,城内男女老幼,都搬运砖石粮草助战。周亮工令人在其胸前写上“潍县令周亮工之尸”的大字,冒死亲临城头指挥军民坚守城池。其妾王荪年仅十九,激战中冒着枪林箭雨登在城楼擂鼓助战,被邑人称为梁红玉。郭尚友当时也已年逾古 稀,但仍与明廷旧臣张尔忠、胡振奇等坚守御敌,血战七昼夜击退清兵,清兵久攻不 下,后来转攻附近寿光、昌图15-4潍县老城门旧址邑二县,并用二县俘虏作前锋围攻,郭尚友等坚持三个月之久,使县城幸避蹂躏之灾,百姓免遭涂炭之罪。清顺 治二年(1645),抚臣王鳌永两次上疏推荐耆老旧臣,把郭尚友列为首位。郭尚友见诏 后,写辞荐书告称年迈且病,坚辞不就。清顺治四年至79岁在家乡病故。四库 全书收郭

7、尚友撰缮部纪略一卷,列史部第878册。另有漕抚奏疏稿,刻印 过自撰爱劳轩答问草叙1卷。郭尚友之孙郭一璐(1643 1713),康熙十六年贡生,曾经做过户部广西主事、户部 贵州司员外郎、云南武定军民府知府、江西饶州府知府等,任内勤政爱民,断案公允, 平反冤狱。有旅贞诗草一卷。郭一璐病逝于任上,灵柩归潍时,饶州绅民,扶柩 远送三百里后,“哭奠而去”。郭尚友的第六世嫡孙郭栋,字伦升,慷慨大方,每逢 县治内大的工事及赈济灾民时,总是仗义疏财,援手相助,倾家荡产,在所不惜。郭 栋之子郭耀章,曾任辰州知事,时朝廷远征缅甸,辰州为行军要道,郭耀章勤于政事, 累死任内,以身殉职。有芜园诗草存世。明朝嘉靖、隆庆

8、、万历年间潍县出了一个文武兼备的名士刘应节,累官至刑部尚书, 辞官回乡后曾在浮烟山创办麓台书院,培育英才。刘应节的宅居,原在潍县城内西门 大街道北九曲巷以西,嘉靖年间,刘应节在县署东南天仙宫以东修建私家花园,称为 南园,是当时县衙之外最大的宅院之一。潍县自古园林多,号称十六园,城内七处、 城外九处,比较有名的有南园、半亩园、叠石山馆、绿野宅、易园、颐园、十笏园等, 还有清末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故居内的万印楼。南园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一座园林(在 今南园小区)。明代天启年间,南园易主为郭尚友,故又称为“郭家园”,后来在园 中修筑了旧华轩、知鱼亭、松篁阁、来凤轩等景观,经多年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园中

9、塘台轩楼,山石水池,曲桥回廊、亭榭书房,步移景换,无不巧妙,郑板桥赞美“是处池塘秋水阔,红荷花间白荷花”,有明媚清心之美,如同苏州园林,宁静淡泊, 清风漫过,竹影婆娑,兰香幽幽,堪与石笏园(原为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 宅)媲美。郭一璐和他的侄子郭伟业(字质亭)、郭伟勣(字芸亭),当年曾经营郭家园。乾隆 十一年(1746),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当时因白浪河水泛滥,城墙倾圮,板桥号召 修筑城墙,并以邑宰身份捐修八十尺,郭伟勣与郭耀章,作为当地士绅,代修城墙, 使垛齿城楼,表里完整,固若金汤。郭氏兄弟还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捐修了潍阳书 院,养士为学。他们因读书做官,与县令郑板桥成为知交,过从密

10、切。从县衙到郭家 园距离不远,板桥公务之余,经常在其郭家园饮酒赋诗,与郭氏兄弟谈论画竹心得, 传为佳话。据说潍县自古无竹,元代蔡郑板桥竹图跬到潍任职,无竹可赏,以种芦苇代竹。板桥知潍县时,南园才有竹千竿。在这里, 板桥品茗赏竹,留下了书画诗文若干。今存“郭家园”木刻,即为板桥所写;现存“兰 草”石刻,原作也是此时所画。板桥在南园的诗画,总是离不开一个“竹”字。南 园画竹赠郭质亭诗:“我辈为官困煞人,到君园馆长精神。请看一片萧萧竹,画里 阶前总绝尘”。咏竹之余,赞美郭氏兄弟清雅绝尘之风。另画巨幅竹图,题诗:“七载春风坐潍县,爱看修竹郭家园。今日写来还赠郭,令人常忆旧华轩”,此画为 郑板桥代表作之

11、一,在郭族后人手中收藏近二百年,后为上世纪40年代驻防潍县的国 民党军整编第八军军长李弥所据,后李弥去台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此画下落 不详。板桥弃官后,借寓郭家园,举家搬入客住,达半年之久,其间值质亭先生母刘 太宜夫人生辰,送土产绿橘香橼橄榄祝寿。南归扬州时,又作一幅瘦竹图赠郭伟业, 题诗题南园丛竹图留别郭质亭:“名园修竹古烟霞,云是饶州太守家。饮得西江一杯水,如今清趣满林遮”。晚年,仍怀念郭家园,画兰竹寄郭芸亭,题诗:“缀玉 含珠几剪兰,新篁叶叶翠琅玕。老夫本是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可见板桥知潍 县七年期间,与郭家的密切之情。郭伟勣(1710 1791), 作伟绩,字熙虞,号芸亭、

12、柏园、松筠道人。清乾隆五十 四年(1789)钦赐举人,五十五年钦赐翰林,斋堂为松筠桐荫馆。书法擅长篆隶,精 于制印,与侄儿郭风举都以治印名噪一时。师法安丘篆刻名家张卯君,所作温润秀雅, 超凡脱俗。曾以书画为媒,广交名士,为郑板桥推重。以自刻印及家藏旧作石印汇辑 而成松筠桐荫馆印谱,三卷三册,为潍城印人对古玺印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郑板桥题写首页,有臧梦元、李观澜、尹可传、陈之枫序及郭伟绩自序。后附百岁 纪年及邃古斋印谱各一册。另有印章初学须知。郭伟绩之子郭见龙,生卒年不详,字德普、德溥、得圃,号楠溪,贡生。喜爱治印, 与其父郭伟绩、堂兄郭启翼辑松筠桐荫馆古铜印章一卷,辑录官私印章共四百余 枚

13、。有郭见龙印谱一册传世。曾重修郭氏族谱八卷,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 记事至清嘉庆十九年。郭伟绩侄子郭启翼(1736 1795),字凤举,号莲溪、恬庵、寅栖、寅栖,斋堂为松 雪堂。乾隆时举人,曾在江西新城、安福等地做官,后罢职归里。善诗文,喜吟咏, 工篆刻,师法安丘篆刻名家张卯君,颇能神似。自少年起嗜古成癖,富收藏,于金石 考据用功尤勤,嗜好治印,曾披览古书画名印及秦汉以来所传印谱,苦心追摹,只恨 不够精工,深知篆镌之微妙,务在辨迹求心,心领神会。存世有松雪堂印萃、摹 印萃等著作。与郭氏兄弟同时代的郭汝龙、郭起隆,在绘画方面颇有成就。郭汝龙(1698 1770), 字乾五,号符岚。乾隆辛

14、酉拔贡。一生潜心画法,为胶州高凤翰,安丘张在辛所称许。 乾隆潍邑志十景即汝龙所绘。乾隆潍县志、潍县志稿有载。郭起隆,生卒年 不详,字南庐,监生。工花卉,曾以指濡墨作大幅设色牡丹,追踪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偶作山水亦简逸有致,又善书法,精篆刻,工诗词,喜收藏,著有二余书屋 诗草。山东通志有传。清道光三年(1823),郭氏第十三世又出了一门进士,列2甲48名,是郭鸿燮的曾孙, 名梦龄,字文与,又字小房,号砚农。郭梦龄为官经历很丰富。道光五年(1825),郭 梦龄任直隶龙门知县,当时龙门县内有土豪五人,横行乡盟,无恶不作,人称“五虎”。 郭梦龄到任后,整肃治安,将其就地伏法,平息民愤。道光二十一年(

15、1841),湖北农 民起义军攻克崇阳、通城,围攻通山、蒲圻。时梦龄任湖北武黄同知,随从总督裕泰 去蒲圻增援,收复崇阳、通城,俘获首领钟人杰,押解回京,因“功”受道光帝两次 召见,并被赏戴花翎。道光二十二年,升任四川顺庆知府,此后调任甘肃兰州道按察 使,与陕甘总督林则徐有过交往。当地少数民族起事,拘捕多人,郭梦龄受命复审案 件,认为他们罪有可原,多数释放。林则徐疑其审判失误,查阅供词后,方知审理得 当,对他极为称许。咸丰元年(1851),郭梦龄擢升山西布政使,次年任山西巡抚,第 三年又回任布政使。此后太平军起事,攻占垣曲、绛县、曲沃,大兵压境,平阳告急。 郭梦龄驻扎平阳,紧急向驻扎泽州的巡抚哈芬

16、请求派兵援助,以阻滞太平军逼近省城, 同时报请朝廷派大军增援。哈芬听说垣曲失守,拔营北去,声称去韩侯岭防堵,并令 省城守军前往。梦龄上书朝廷,言明情况,哈芬被撤职,命梦龄暂任巡抚。但他自行 检举此前在布政使任内,黎城、潞城失守,请求给予处分,被批准降级留用,后革职 回乡。梦龄任期内宽政爱民,深得乡党爱戴。返乡时,父老乡亲,卧辙攀辕,涕泪送別。 咸丰四年(1854)病卒。咸丰六年,全省绅士百姓公举他入祀山西名宦祠。乡谥文贞。 有自然诗草十卷,曾撰刻郭衍汾行述,其长子郭襄之撰刻有郭梦龄行 述。家学渊源传后世,翰墨丹青永流芳郭家在潍500多年,累世而居,学业积长,儒雅相传,在家世中可以拉出一 长串学者名单,但他们绝不是个体的存在。考镜流源,当推郭礼一世。郭礼塾师出身, 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的崇尚读书的风气,奠定了郭家学业门风,没有这样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