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说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76544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九一八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难忘九一八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难忘九一八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难忘九一八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难忘九一八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忘九一八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九一八说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难忘九一八互动模式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难忘九一八,教材的对象是初二年学生,课时为一课时,采用的说课法为“四说法”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 难忘九一八是初中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重要。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在这期间,国共两党正在打内战,仍属土地革命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此外,学习本

2、课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2、教学目标要求基础知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思想教育: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能力培养: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杨靖宇和赵一曼事迹的描述,培

3、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表演课本剧“西安事变是如何解决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演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能力。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如何解决。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与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它们相互依存,不可侵害。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由此,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可见一斑。而互动教学设计强调二者的互动,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核心地位。这与近

4、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通: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以便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教与学的“共振”。这恰恰又与“历史活动课教学”提出的“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我秉持教师学生一体在上,教材在下的倒三角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把握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设疑、分析的过程中,快节奏、高思维度而又不乏未知欲的过程中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教法的选择和应用应该遵循多

5、样性、针对性、适当性和民主性四大原则。本课的教法,概括地说,具体有:1、问题探究法:此策略以建构主义“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理论为依据。教师把教学内容根据要求转化成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设置“问题情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以问题来引发学生动机和行为,通过师生互动促使问题解决并引导反思。这是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手段。此举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又可培养能力。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主动地求知,能够培养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它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A、 皮亚杰:当感性输入与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某种程度

6、的不适应时,人的兴趣最大。B、 奥苏贝尔: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对认知本身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具有某种适当的距离。此外,在问题的设立上注重小而巧,尤其注重设问的层次性,面向全体同学,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同学的思维积极性。2、资料研习法: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团结研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根据设问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这也是本课体现互动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史料分析对历史课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现今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策略也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直接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而老

7、师则起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如指导学生阅读西安事变的资料等。3、启发式教学法:贯穿互动教学模式的始终。此法从启发、点拨、诱导的启发方式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面对思维的火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启迪,让学生在寻找答案、探索未知、获得成功的情感满足中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开发智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辅助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此法有助于突破课堂教学中“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命的互动。4、图示法: 利用图表动画的闪动效果,闪动东北三省的地图,讲哪闪哪,准确形象,可以加深学生对东北人民亡国之

8、痛的感慨。5、概括总结法: 利用框架结构展示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性、关联性,利于学生掌握记忆,同时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如利用框架结构图示进行小结等。6、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互动教学与认知理论所倡导的一样,把学习者看到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仅仅一本教材很难达到学生主动完成信息加工和意义构建的目的。多媒体课件技术不同程度地支持影响历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诸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对学生大脑的多重刺激,优化学习效果,充分显现集声、文、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的功能,有利于立体教学的实现,尤其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一种探索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记忆。如利用多媒体播放松花江上和两首新编九一八小调等,由歌词引发出许多问

9、题让学生思考回答。7、情景演示法: 结合初二学生的好动、活泼、爱表现等特征,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周恩来与西安事变”,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三、说学法斐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杜威结合心理学因素也指出:“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无法谈教育的质量。”这一点反映在历史课上尤其突出。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将有关知识重新提炼、总结,久而久之,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即培养学生认知规律,获得元认知能力。 在本课的学法上,我注重:1、阅读法: 包括课内、课外阅读。使用这种

10、方法目的在于:把学生从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转变为自己动手掌握知识的主动者,从而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根据教材的发展,设计比较能让学生思考甚至讨论的题目,充分体现师生互动,促进这堂课发出闪光点。如指导学生阅读和悼念有关杨靖宇和赵一曼的事迹和西安事变等资料。2、分析归纳法: 此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过程注重与阅读法和图示法结合。如分析归纳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策划者、事变的两个步骤等。3、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班级分为不同的异质小组,互相帮助,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如学到“为什么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或“西安事变如何解决?如何处置蒋介石?”将知识交与学生

11、解决,老师指点,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后自行讲解。此法不仅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4、讨论法: 这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活跃课堂和思维的极佳方式。此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和系统化思维的培养。如本课关于“西安事变的背景和意义”的讨论,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好的同学来说,可以开发其智力,培养其纵向、横向综合考察历史现象的能力;对学困生而言,可以再次理解消化,强化记忆。5、表演法: 这种方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这也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活跃课堂的极佳方式。此法注重学生自编自演,是锻

12、炼学生胆量及听、说、读、写、演能力的最好方法,学生参与意识强烈,符合其身心特征。就本课而言,主要是让学生自编自演“周恩来与西安事变”。6、联系实际法: 读史明智,历史的教学应为今天的现实服务。通过学习日本侵华的历史,让学生尽可能深刻地认识到战争非正义性和残酷性,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主旋律的认识。如在课后布置“九一八事变给我们什么启示?”,以让学生更加珍惜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四、说教学程序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初二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取师生一体在上,教材在下的倒三角的互动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进行如下教学程序: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分

13、析小组合作资料研习讨论表演归纳、目标检测教学小结。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3分钟)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播放松花江上,创设课堂教学情景,由歌词导入新课。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5分钟)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策划者、两个阶段分析归纳法;蒋介石不抵抗、东北迅速沦陷小组合作学习法;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抵抗资料研习法、图示法;西安事变的背景讨论法;西安事变的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法、阅读法、表演法;西安事变的意义分析归纳法。3、目标检测,教学小结(4分钟)再度明确教学目标尤其重难点。通过子目的知识联系,围绕“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这一主线,将三部分内容: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

14、安事变的历史串成线,层层递进,概括总结,辩证认识:“侵略引起反抗,反抗制止侵略”,构建整体知识框架。4、历史与现实结合,读史明智(3分钟)教育是为现实服务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以学生的元认知发展为中介,即学生能力的提高的前提是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因而在本课的课外思考题的布置上,充分地注重教育的现实性。如思考“九一八事变给我们什么启示?”体现读史明智的思想,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总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围绕主体性教育思想,通过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的互动设计,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历史、感知历史、体验历史、认知历史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这也正体现了新时期历史

15、教学的“个性、创造性”的核心思想。历史课堂教学应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不但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上得到积极的发挥,而且要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也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教学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节拍,充满无限的生机和魅力。从课堂教学的互动入手去探讨课堂潜力的开发,是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一条捷径。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说课:“让历史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附:板书设计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1931年9月18日)2、地点(东北沈阳)3、策划者(日本关东军)4、两个步骤: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进攻北大营。5、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沦陷。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杨靖宇、赵一曼)三、西安事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