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76025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学校建筑设计说明(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市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设计说明目录1、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2、第二章总图设计3、第三章建筑设计4、第四章结构设计5、第五章给排水设计6、第六章暖通设计7、第七章电气设计8、第八章消防与安全设计9、第九章环保设计10、第十章 建筑节能设计1K第十一章智能化设计12、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1、设计依据1.1、招标方提供的资料(1) 某市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招标文件(2) 某市市发改委关于某市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的批复(3) 现状地形图电子版1.2、工程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

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4、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 2802012)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饮食建筑设计规范(GJG6489)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12、某市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3、国家、湖南省、某市市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法律法规1.3、气象地质条件及场地概况某市市境位于罗霄山脉西麓,南岭山脉至江汉平原的倾斜地段上,市域总

3、体地 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中部地形岭谷相间,盆地呈带状展布;东南部均为山地,山 峦迭障,地势雄伟。水域637.2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66%;平原1843.25 平方公里,占16.37%;低岗地1449.86平方公里,占12.87%;高岗地738.74平方 公里,占6.56%;丘陵1916.61平方公里,占17.02%;山地4676.47平方公里,占 41.52%O山地主要集中于市域东南部,岗地以市域中北部居多,平原沿湘江两岸分 布。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风向冬季多西北风, 夏季多正南风,无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弋至18C,是名副其实的膏 腴之

4、地,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为湖南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长江流域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吨的县(市)就产生在某市代管的醴陵市。建设地点:某市市天元区雷打石.。建设规模:用地面积145681. 23平方米, 合21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4862平方米。项目用地高差复杂,如何合理处理场地高差,是本项目的一个难点。(4) 场地周边市政条件项目用地曾为一所高中,后改建为某市市综合实践基地,但建筑与设备设施老 化,仅有一栋学生宿舍楼仍具备改造利用的条件。场地周边为雷打石镇民居。用于拓展、体验用地的区域现为农田、水塘、山地,采用“只征不转”的形式, 后续建设开发保持土地原有性质。2、项目概况2.

5、1项目背景1. 某市是我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之一,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湖南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基地和 现代物流中心。2. 作为综合实践基地,教育部明确要求:项目设施包括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 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生活区等基本功能区,有可容纳学生集中食宿,开展学 工、学农、学军、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场所。 基地的主要职能。指导未成年人开展社会生活、农林劳动、工艺技术、科技 创新、素质拓展、地方特色等实践活动;开展生命安全、道德法制、国防安全、环 境保护、防震减灾等主题教育;承担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查、学分认定及 教师培训

6、等工作。 基地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全市初高中约10万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 每期可为1200名学生同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和食宿服务。2.2建设愿景1. 人本校园。凸显生命教育理念,一切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便利及学 校品味的提升为出发点;2. 文化校园。从局部到整体、从内涵到形态均要充分体现某市深厚的农耕文化、 红色文化和工业文化气息;3. 数字校园。教学手段数字化,日常管理数字化。开放的、为师生提供各类高 水平信息服务的数字化校园;4. 两型校园。校园环境生态化,建筑设计环保化。3、设计思路“健康成长、人文关怀一一设计从青少年成长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生理需求出发,为他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优质

7、的硬件”本设计遵守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和标准,落实招标书的要求,布局合理的流线、 完善的功能区块。做到了动静分区、教学与后勤分区、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分区、 课内教学与课后活动分区,各功能区块之间既有明显的分隔,又有机联系。大面积的布置绿化景观,注重绿色空间的营造。各栋建筑之间均利用绿化景观 分隔,同时利用建筑围合出景观庭院。为师生提供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景观环境。“传承地域文化一一充分研判综合实践基地的使用需求和某市地域文化特点, 布局某市地域文化元素”某市市一个以火车制造技术闻名的城市,火车文化是其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 一;同时、红色文化,陶瓷文化也是其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文化。设计在雕塑、景观 小

8、品等“软设计”上以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为主。为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地域文化教育 传承提供积极条件。“弘扬科学精神一一设计科学合理的结合地形,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同 时,设计中考虑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弘扬科学精神,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获得 生态技术的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本项目场地为典型山地,设计中,遵循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建筑单体中考虑应用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覆土建筑、被动式太阳能等各种 技术,将本项目建设成具有可持续生态建筑技术的示范意义的典型项目;本市青少 年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亲身接触生态建筑技术,对培养他们科学精神,使之具备“两 型”意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4、设计理念全其天,因

9、其地,逸其人。一一柳宗元其原意为:保全它的天然面貌,利用那里的地形,使那里的人们自在安逸。从这一理念出发,进行引申发散,可以如下理解:全其天:保留用地原有的场所感;本项目场地原为一所高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许多人在此生活学习,对改用 地形成了固有的印象感受。本设计中,虽属重新建设,但力争保全来原有场地所留 给一代代人的感受。因其地:因地制宜,遵循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用地为典型山地,充分考虑用地现状,建筑设计中本着节地、减少土方开挖的原则,错落布置,符合“两型”理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逸其人: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根据场地现状,遵循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创造出感受丰富的空间,给在此 学习生活的师生提供

10、舒适宜人的建筑内外空间。第二章总平面设计1、设计原则1、明确功能分区,把握流线组织,做到个功能区块之间分而不离、隔而不断。2、合理布局景观文化轴线,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文化陶冶的同时,享受 轻松宜人的环境氛围。3、通过对建筑细节的处理,体现学校建筑的人性化。2、功能布置某市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位于某市市天元区雷打石镇,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 仅有东南方向一小部临城市道路,可作为场地主入口。建设项目总体可分为办公教学区、后勤服务区、体育活动区、户外实践活动区 等四大功能区块。其中,体育活动区包含风雨操场、室外体育场等,布局于场地南部东侧区域; 后勤服务区,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周转用房,布局于场地南

11、部西侧区域;办公教 学区包含综合馆、多功能馆、特色馆、生存与科技馆等,布局于场地南部中间区域。 户外实践活动区位于场地北侧,面积较大,包含农耕实践区、花卉园艺实践区,素 质拓展区、国防教育与军事体验区、交通安全教育区、水上运动与水产养殖体验区、 药物种植实践区,结合道路建设的某市传统文化及瓜果长廊贯通联系各功能区块。3、交通流线场地仅有南侧一小部临城市道路,以此处作为整个场地的主入口。人车道路均从此进入,车行道路位于入口广场西侧,车行道路坡度不大于7%, 符合车辆日常使用和消防车的使用要求;车行道路沿场地西侧红线布置,到达体育 场所在标高;围绕体育场设置一圈道路用于交通安全教育的场地;入口东侧

12、道路由 于坡度过大,仅作步行用。步行人流自场地主入口进入后,可通过综合楼中轴、综合楼东侧步行道路,车 行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等进入场地。由于场地东侧高差较大,无法设置坡度符合要求的车行道路,本设计中未有整 体的环形道路,设置宽度为7m的车行道路,围绕体育场形成局部环形道路。人、 车行道路均能便捷到达每一栋建筑。4、经济技术指标地块总用地面积:145681.23 itf总建筑面积:25918.84 m2其中:生存与科技馆:5326.35 m2综合馆:2825.89 m2特色馆:1356.42 m2多功能馆:3241.38 m2学生公寓:6152.79 m2教室周转用房:2010.95 m2食堂:38

13、55.06 m2管理用房:750 m2厕所:400 itf计容面积:25918.84 m2建筑占地面积:7858.32 m2建筑密度:5.4%容积率:0.18绿地覆盖率:55.3%机动车停车:60辆建筑防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第三章建筑设计1. 设计原则本项目根据招标方提供的要求,遵守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进行设计,充分 考虑功能、环境与建筑等各种关系的平衡。2. 建筑单体空间与功能建筑单体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食堂、综合体育馆等,其中:教学楼:9609.6 m2 ,综合楼:3079.7 m2,学生食堂:2037 m2,综合体 育馆:1825.9 m2o本设计的一大特色是用两层风雨连廊将

14、各栋建筑联系起来,便于师生在 烈日、雨雪天气到达。建筑正负零均为高于室外地坪0.45m。教学楼教学楼共两栋,为单外廊形式,北栋外廊位于南侧,南栋外廊位于北侧, 两栋教学楼围合了一个景观庭院。教学楼共有7层,地下2层,地上5层。 地上五层层高3.6m,负一层层高4.8m,负二层层高3.6m。教学楼自东侧主要入口进入,西侧靠近楼梯间处设有次入口。每栋教学楼 设置有两个楼梯和一个电梯,电梯楼梯靠近主次入口,便于到达。各主次入 口处均考虑无障碍使用要求。主要教学用房布置于地上1至4层,共36个普通教室,每个教室能容纳45名学生,共能容纳1620名学生;5层布置学生文化活动用房、图书阅览室、广播室、心理

15、咨询室等,每层还布置有教师办公室、学生卫生间、教师卫生 间等功能。负一层设置舞蹈室、音乐演奏时、乒乓球室、体能测试室等功能, 负一层与半地下形式的游泳馆连同,共用淋浴、热身等功能。负二层为人防 地下车库,共有停车位50个。卫生间蹲位数量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设置并稍有富余, 每个卫生间均考虑无障碍使用要求。综合楼综合楼为一栋,共有五层,每层层高3.6m,单外廊形式,教室位于南侧, 走廊位于北侧。自东侧主要入口进入,西侧靠近楼梯间处设有次入口。设置 有两个楼梯和一个电梯,电梯楼梯靠近主次入口,便于到达。各主次入口处 均考虑无障碍使用要求。1至4层主要布置荣誉展示区、音乐、美术、劳技、计算机、实验室等 各类教室。5层为行政办公区,并配置两间会议室,一间容纳35人,一间容 纳100人。可容纳938人的多功能厅位于一层,为半地下形式,中和两端与 室外地坪之间的高差,便于进入;多功能厅的视线设计按照剧场建筑设计 规范的要求设计。卫生间蹲位数量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设置并稍有富余, 每个卫生间均考虑无障碍使用要求。学生食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