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75384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 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 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 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方案 和市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8-2030年)精神, 全面振兴我区中医药事业,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发展目标到2023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 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 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为人民群众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药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显著提升, 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 发挥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 增强,人民群众医疗负担明显减轻。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基 本建立,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服务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服务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政策环境明显改善。重大疾病攻关 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防治水平明显提高。每千人口公立中 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 55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中医 执业类医师(含助理)数达到0.4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 省市区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研发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 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区科技局、 区发展改革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

3、局负责)(五)着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16. 提高道地药材生产产业化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 协助做好第四次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收集保存培育挖掘道地 药材种质,因地制宜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 药材种植、养殖,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扩大生 产规模,推进精准扶贫。积极引进中药生产企业,鼓励发挥 自身优势,自建或合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立健全中 药产业链,促进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支持开展中药材生产保 险。深入推进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区卫生健康 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扶 贫开发办、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六)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17.

4、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发展 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理念,在各级各类医疗 机构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 行业风尚。发挥中医药传统功法在运动养生领域的带动效 果,推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进校园、 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行动,推广中医未病先防 的自我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素养。开 展“名中医药专家进中小学活动,使中医药文化知识走进 中小学。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和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推动更多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列入国家级、省、市、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卫生健康局、区商务投资促 进局、区文化和旅游

5、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档案馆负责)18.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 发展。深入发掘中医名家、民间中医药文化资源,组织创作 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 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 等有效融合,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 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提升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 平。(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 场监管局、区教育体育局员责)三、保障措施(一)推进中医药法治化建设。开展中医药法治宣传教 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法律素质。加大对基层诊所用药质 量监管、抽检力度,全面提升中医药监督能力。强化

6、中医药 服务机构依法执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严厉打击 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等行 为,规范中医药服务市场秩序。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加 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的应用 推广。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 以及道地中药材的质量管理。(区卫生健康局、区委宣传部、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市场监管局)(二)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中医药事业投入 和补偿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类医院的投入倾斜 政策,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 服务、中医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 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

7、考虑中医类医院和中医药服务特 点,实行差别化的中医药改革政策措施。改革中医药价格形 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加强临床 路径推广应用,增设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降低中成药 虚高药价,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继续实施中药饮片加成政策。 落实中医药医保扶持政策,按规定及时将中医医疗机构纳入 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中医医院享受较综合 医院低一级医院医保报销政策,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 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稳步扩大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定额结算试点范围。在基本药 物政策中,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区级补充目录中的中成药品 种。鼓励中药院内制剂开发和使用

8、,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 艺配制中药制剂,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医 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要 求,实行备案管理。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将中医优势病 种及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加强中药饮 片和中药院内制剂质量监管;完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政策, 扩大区内调剂使用的中药制剂范围。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 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中 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在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指标和医疗服 务支付标准上给予政策倾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 划中统筹考虑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发展需要,按有关标准、规 范保障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

9、服务等用地供 给。(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自然 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医保局员责)(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高层次及基 层中医药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各类专业技能人才 培养和技能培训,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普 及毕业后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新进中医临床医师接受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比例达到100%。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全覆 盖,中医药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90学时,重 点提升中医药技术人员临床技能和水平。鼓励省内外高水平 中医药专家来我区授课,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技术人员赴

10、 省内外研修学习。坚持政府财政扶持中医药人才优先发展战 略,重点培养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中医药临床科研 领军人才,引进一批中医药“高精尖缺”专业人才。强化基 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培训,合理设 置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岗位,加快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 技能人才。探索建立适应中医医师执业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 模式,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打造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 医药现代化研究阵地。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吸弓I、 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区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区教育体育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四)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开展全区中医药医疗、 保健

11、、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 联网+中医药,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疗咨询 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全区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和中医 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大数据应用,实现与人口健康信息 纵向贯通、横向互通,形成对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的智能化、信息化支撑。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实施中医 类医院信息化提升工程,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以中医电 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中医远程会诊、双向转 诊、预约挂号、远程培训等功能。按照省中医药综合统计网 络直报体系建设部署和要求,做好全区中医药信息统计体系 和制度建设。(区卫生健康局、区发展改革局、区统计局、 区工业和信

12、息化局页责)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中医药发展具体政策措 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政策落实的指导、督促和检 查。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 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将中医药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加强 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 结合实际,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扎实推进中医药 各项工作。(区卫生健康局、区委编办、区中医药工作联席 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二)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

13、理模式,建立健全区中医药管理 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明 确中医药管理的机构,完善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区卫生 健康局、区委编办、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综合运用广 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 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核 心价值理念,宣传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重要地位与作用。采取丰富多样的科普宣传形式,推动中医 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努力营造全社会“信 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 的良好社会环境。(区卫生健康局、区委宣传

14、部、区文化和 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民政局员责) 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 设备,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 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 务区。所有社区服务站和7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 务。中医药健康服务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 态、新模式。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标准、监督和政策体系 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对 中医药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 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

15、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 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形成一支以省、市、区级名中 医药专家为核心,以各级名中医药优秀人才、中医药骨干、 广大中医药师为基础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队伍;公民中医健 康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进一步 增强,逐步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 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为健康东昌建设 奠定坚实基础。二、重点任务(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1. 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中医 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 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 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

16、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 络。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维护公立中医医院公益性。加快区 中医医院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其中医医疗保健龙头带动作 用,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水平。在区综合医院、 区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化的中医药 科室。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强 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 员配备,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非药物 疗法的特色和优势。(区卫生健康局、区发展改革局、区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员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 或单位,其他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2. 切实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加强中医医疗质量控 制体系建设。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中医药重点 专科内涵建设。加强区中医院能力建设,提高重大疑难疾病、 急危重症的中医诊治水平。加强对口帮扶,二级以上中医医 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区 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开展区乡一体 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