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介绍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75246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作品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迅作品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鲁迅作品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鲁迅作品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作品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作品介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作品介绍(三)2012-4-8 18:20 阅读(17)2。格式的特别一 U作新形式、新结构的先锋20年代沈雁冰(茅盾)对鲁迅小说有一个重要的评价;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 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 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这种特点主要表现为:(1)新形式的实验性鲁迅确实是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 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以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具有新形式实验性的特点。他的狂 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 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

2、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间亦略具联络者的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 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 剖析他的心理;也不像传统小说那样,作者的叙述(介绍人物、铺陈情节,描写环境等)和作 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之间界限分明,而是使作品中所有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 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之中。而狂人日记尤其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 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

3、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 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官 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2)新结构的先锋性在呐喊第二篇孔乙己里,鲁迅又在小说叙述者的选择上煞 费苦心。小说的核心孔乙己与酒客的关系,已经构成了被看/看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作 为被看者的孔乙己(知识者)的自我审视与主观评价(自以为是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君子, 清白而高人一等)与他(们)在社会上实际所处的7被看(亦即充当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 )地位,两者形成的巨大反差。集中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地位与

4、命运的悲剧性与荒谬性。但作 家并没有选择孔乙己或酒客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而是别出心裁地以酒店里的小伙计充当叙述 故事的角色。这样,他就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看 客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被看/看的模式,以展开知识者与群众的双重悲喜剧。而小伙计 自己,随着小说的展开,也逐渐参与到故事中来,先是附和着要,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乙己 教自己识字的好意,从而构成了一个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他的背后正有隐含作者在看, 从而形成第三个层面上的被看/看的结构。而读者在阅读的开始是认同于叙述着的有距离的 旁观态度的,但随着叙述的展开,就逐渐远离叙述者,而向隐含作者靠拢,从小说外在的

5、喜剧 性中看到了(体味到了)其内在的悲剧性。读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与人物就置身于如此复杂 的小说叙述网络之中,呈现出既非单一的,又是动态的复杂心理、情绪、美感反应,而这一切 复杂性又显现于极其简练的叙述语言与极其舒展的叙述风格之中:这正显示了鲁迅非凡的艺术 创造力。(3)叙事的主观抒情性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善于将主体精神、生命体验介入(融入)其中, 充分体现了主观抒情性的特征。例如,在伤逝中就可以发现,小说的重心可能不在那失 败了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明确意识到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婚姻的以后,他所面临的两 难选择:不说出爱情已不存在的真相,即是安于虚伪;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 卸给对方,而且

6、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与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犯罪 感的两难,正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直到逝世前他还写了一篇我要骗人表 露他渴望披露真实的心,却还要骗人的矛盾与相伴随的精神痛苦。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 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中,他又做了这样的尝试: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与小 说人物(吕纬甫与魏连殳)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 篇小说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孤独者中我与魏连殳相识一场,以 (魏连殳为祖母)送殓始,以(我为魏殳)送殓终,正是暗示着祖母一魏连殳一我之间的深 刻的生命联系。而我与魏连殳的三次论争:关于孩子的天性、

7、关于孤独的命运、关于人活 着的意义,也是显示了鲁迅自身的矛盾与困惑的。这都是灵魂的深的开掘,构成了鲁迅小说 诗性的丰富内涵(4)艺术表达的独特性在小说创作中,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 炼的语言风格。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经验: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 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小孩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 (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 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故乡里那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就仿佛绘画中运

8、用疏体笔法涂 抹大色块,色彩单纯而浓重,同样取得强烈的效果。还有祥林嫂那最后的肖像也只有寥寥几 笔;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 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留给读者的印 象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发现鲁迅小说创作具有实验的广泛性:他实际上是借鉴了诗歌、散 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试图将它们熔为一炉,于是就出现 了诗化小说的创作特征。鲁迅的小说创作是他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同时也是借 鉴我国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鲁迅用无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了中国现代

9、小说的新形 式。3.个性化的人物典型塑造(以阿Q正传为例)鲁迅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成就,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 国现代小说。这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当小说以笔名“巴人”在晨报副镌 上连载的时候,著名评论家沈雁冰就在小说月报通信栏里指出:“阿Q正传虽只登到 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此后七十多年,阿Q在中国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阿Q正传也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国内外研究、评论文章众多。自阿Q正传发表之日起, 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就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去读解它,其结论也不尽相同,这正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

10、所决定的。对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长期的论争,有人认为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 的落后农民的典型;有人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有人认为,阿Q作为一 个虚构的人物,是某些具有种种消极性格的人的“共名”;还有的人认为,阿Q是一个革命农 民的典型,是一个一步步走向革命觉醒的农民形象。而目前学术界却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 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作品对阿Q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处境作了明 确而具体的描写。所以,鲁迅说过:阿Q “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 狡猾”同时,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

11、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 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他同时又妄自尊大,进了几回城 就瞧不起未庄人,又因城里人有不符合未庄生活习惯的地方便鄙薄城里人;他身上有“看客” 式的无聊和冷酷,如向人们夸耀自己看到过杀革命党,并口口声声“杀头好看”;他更有不少 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他有着守旧的心态,如对钱大少爷的剪辫子深恶痛绝,称之为“假洋鬼 子”;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转而欺侮更弱小者。 阿Q的这些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说明他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阿Q的不觉悟,更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阿Q最

12、初“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现实 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而辛亥革命的浪潮又已波及未庄时,在他朴素的阶级直感中,终于 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但是,他对革命在态度上的这种变化,并不是政治上的真正 觉醒,因为他对革命的认识十分幼稚、糊涂、错误。作品第七章写他在听说革命党进城的当天 晚上,躺在土谷祠里朦胧中想象革命党到未庄的情形。这段想象表明,阿Q是带着传统观念来 理解眼前的革命的。阿Q神往革命,不是为了推翻豪绅阶级的统治,而只是“想跟别人一样” 拿点东西;阿Q抱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认为革命后“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阿 Q还幻想着自

13、己革命后可以奴役曾与他一样生活在底层的小D、王胡们。总之,阿Q这种革命观, 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他能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他能 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他连老婆也没有,却还如此夸口: “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 他能以自己的丑恶去骄人,他能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的地位,并且立即从这种 自轻自贱的“第一”中获取心理满足;他能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欺侮和屈辱,将屈辱抛到脑后。 总之,阿Q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所凭借的 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正传中,作者把探索中国

14、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 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 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太爷、钱太爷们和阿Q开始出现不同 的动向。小说一方面写了赵太爷、钱太爷们从害怕革命、投机革命到垄断革命和镇压阿Q,由 此揭示出辛亥革命的悲剧:革命的对象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骤然大阔”,发了“革命” 财,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小说另一方面着重揭示和批判了阿 Q式的革命,触目惊心地写出了阿Q至死不觉悟和他可悲的“大团圆”下场,由此暗示了辛亥 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

15、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革命,又糊里 糊涂地被杀;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掌握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 致“革命”成为什么性质!阿Q正传要告诉人们的是: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式的“革 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入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 首先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了的人民!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 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阿Q正传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国民性”的结果, 他在谈到创作该作品的动机时明确说过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是想暴 露国民的弱点”。阿Q的身份

16、虽是农民,但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却并不只是农民才有 的,它具有更广泛性和普遍性,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也就更 具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在作品发表的当时就不少人惴惴不安,甚至“对号入座”,以为鲁 迅在骂他。鲁迅从整个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出发,对其精神、思想的痼疾进行典型概括,是 要提醒人们,引导人们反思和自省,同时也是要吁请改革者们共同来做改造国民性的工作。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 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 容而时时警戒。阿Q正传所写的虽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但它的深刻的思想价值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