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73604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目 录一、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一)现实基础(二)发展环境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增强标准化创新能力(二)夯实企业标准化基础(三)深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四)提升工业标准化水平(五)拓展服务业标准化领域(六)推进公共管理和社会事业标准化工作(七)强化标准宣贯、实施与监督(八)加强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完善政策保障(三)加强人才培养前 言标准化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工作对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2、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实施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1080号),提升我市标准化工作水平,根据宁波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制订本规划。本规划主要依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以及各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编制,规划期限是20112015年,展望2020年,空间范围覆盖全大市,主要明确我市未来五年标准化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是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行动纲要。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全

3、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广大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合力加强标准化建设,我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都建立了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各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将推进标准化工作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等目标考核内容;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推进模式和相关部门联合、行业组织联动、科研机构联手的工作机制;每年安排标准化专项经费,对标准创新、试点示范等工作给予补助,发挥了重要

4、的政策导向作用。技术标准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广大企业建立适应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技术标准创新力度持续增强,全市共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5个、“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18家、“宁波市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示范企业”51家,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产业化基础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的数量逐年增多;积极抢占标准制高点,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标准化工作组16家,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633项,批准成立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家。重点产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行)业开展标准与质量提升活动,全市共实施块状经济标准化重点项目1

5、4个,制定推广联盟标准14项;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重点产业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80%;制定推广宁波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全市有1000多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9家企业获“宁波市市长质量奖”,63家企业获县(市)、区政府质量奖。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不断完善农、林、畜、渔技术标准体系,制定推广农业地方标准189项;全市共建设16个国家级、34个省级、18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示范辐射面积近53万亩;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农技部门与行业协会指导、龙头企业与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的推广机制和“公司(合作组织

6、)基地农户标准化”的实施模式。服务标准化领域逐步拓展。成立市服务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建立完善一批服务行业标准体系,颁布实施服务业地方标准54项;全市共组织开展1个国家级、4个省级、9个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出台服务业标准化政策措施,推动国家、行业、地方服务标准的贯彻执行,服务标准实施力度不断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呈现良好发展趋势。标准化支撑能力与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初步形成以市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主,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检测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参与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不断深入,应对工作体系和平台不断完善;全市企业标准备案数达到27615个,通过监督抽查、质

7、量监测、专项检查、行政执法和质量整治,确保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专栏1“十一五”标准化工作主要成效分类项目完成情况技术标准创新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5个荣获“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18家荣获“宁波市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示范企业”51家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产业化基础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的数量逐年增多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标准化工作组TC(技术委员会)秘书处SC(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WG(工作组)16家2家6家8家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个主持、参与制修订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主持国家标准633项2项32项重点产业标准化块状经济标准化重点项目

8、14个制定推广联盟标准14项重点产业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80%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1000多家获“宁波市市长质量奖”企业9家获县(市)、区政府质量奖企业63家农业标准化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89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国家级省级市级235个16个34个18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辐射面积53万亩服务业标准化制修订服务业地方标准(规范)54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级省级市级14个1个4个9个市服务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标准化支撑与监管企业标准备案27615个我市标准化工作虽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全社会标准化意识较薄弱,地区、部门、行业间标准化工作发展不平衡,标准推广与应用、实施与

9、监督力度不够大,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标准科研和创新动力、能力不足,技术、专利、标准、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脱节现象,标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标准化政策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待进一步融合;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化活动的程度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工作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标准化管理与技术人才缺乏,企业标准化建设投入不足,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推进体系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二)发展环境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10、全球市场竞争的方式正在转变为以科技、专利、标准为表现形式的竞争,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涌现。国际组织、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出台和调整标准化发展战略,特别强调科技政策和标准化政策的协调,把标准的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重点,凭借其科技优势和标准化积累,抢占或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制高点,最大限度地保持经济优势地位并主导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标准化环境。 标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技术标准作用研究报告显示,标准对我国科技贡献率为2.98%、经

11、济贡献率为1.16%、综合国力贡献率为1.5%。标准作为科学技术传播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已经成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城市间、企业间对标准和标准化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宁波作为实施标准化战略起步较早的城市能否保持先发优势、继续走在前列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未来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重要转型和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标准化工作从技术标准自主创新战略向标准化全面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与智慧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等一系列争创新一轮发展优势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提供了良

12、好条件,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充分表明我市标准化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既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加强新时期标准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研究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努力实现我市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紧紧

13、围绕质量强市总体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协调融合、服务发展的方针,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事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发展机制,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注重发展绩效,营造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市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原则。创新标准化发展思路与模式,科学规划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全市标准化事业科学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坚持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在标准科研

14、、创新和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坚持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原则。以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为重点,强化标准的导向和保障作用,促进标准化政策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效融合,推进标准化工作全面发展。 坚持政府统筹、整体协调原则。以政府统一规划、宏观统筹为引领,促进标准制定与标准实施、标准实施与产业发展的整体协调,提升标准在全社会的应用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运行体系、推进机制和实施模式,标准化工作绩效稳步提高;市场主体标准化创新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产业基础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的比例不断增加;重点产(行)业标准体系、标准化服务体系与监督体系更加完善,标准在全社会的推广实施和应用水平得到提升;标准化政策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协调融合,基本满足重点产(行)业、公共管理协调发展需要;全市标准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标准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申报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5个以上,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8项以上,主持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50项以上,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4个以上。企业标准化基础更加夯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实际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达80%以上,新增“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