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735511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篇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训练创新、全面实施素养训练的主导力气,是学生增长学问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打算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所以强化老师队伍管理,加强师德训练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做为一名人民老师,在教学上应有剧烈的责任心,当我们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关爱学生,敬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得到全面进展。 1、以身示范以情感染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孜孜不倦的教育,一丝不苟地传授书

2、本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从道德、行为、言谈、学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训练工作,老师应做到不计较酬劳,不讲条件无私奉献,老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的学问,也要传授有关社会生活中的学问。在午间休息中,老师要领先示范,言传身外。老师是学生的伴侣,要让学生开心而又很好地接受老师灌输的学问并与老师做“知心伴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消退师生之间的“代沟”。只要能把握学生的心理,老师就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些因素因人施教,要做好这些工作,老师要深化到学生群体中,跟每个学生一一谈心,与他们做知心伴侣,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爱好和困难等,在课堂上和平常的生活中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

3、鼓舞,使他们树立自信念,因为老师事业是一首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要我们的老师有急躁、有恒心、有爱心才能散发出的高尚的师风师德。 2、学会宽容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必需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力量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慈爱。同时老师还应当敬重学生的共性差异,以公平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老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老师是学生增长学问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老师队伍师德师风素养的凹凸,直接关系到素养训练的顺当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宏大复兴

4、雄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将来。首先,要求老师忠诚于人民的训练事业,喜爱训练事业。社会主义的训练事业是人民的训练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每位老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训练事业,甘愿为人民的训练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慧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老师喜爱学生。只有喜爱学生,才能去关怀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敬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老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搁了我们放学时间”。老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

5、赔礼,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老师的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老师无爱生之心,唯恐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老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老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将来把握在老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老师工作条件艰苦,特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 贫的地位。在此状况下,老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假如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学问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训练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肯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老师要言行全都。要求学生学习的学问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所以,每一位老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进展。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