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726859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理学重点知识李红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重点章节)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与每一个人的学习、 生活、工作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一般把它分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心理 过程和个性心理。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称知、 情、意。(一)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 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2、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只能帮助人们认识物体的部分,而不能了解全貌,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 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感觉和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密不可分。纯粹的感觉一般是不存 在的。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统称感知觉。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与思 维一样,想象属于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二)情感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

3、的主观体验。(三)意志过程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他们不是彼此孤立 的过程,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是一种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他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 的不同方面。二、个性心理(一)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 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4、。(二)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 础。人的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而形成,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 个性心理反过来又制约着一个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表现,对心理过程具有调节作用。事实上, 不存在不具有个性心理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心理,二者是同一现 象的两个不同方面。第二章、心理的实质(简略章节)第一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心理观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一)灵魂说;(二)精神决定论;

5、(三)心体平行论;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第二节、心里是脑的机能第三节、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章、感觉与知觉(重要章节)第一节、感觉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 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2、感觉是对内外刺激的反映;3、感觉反映的是个别属性;4、感觉总是与过去的经验联系在一起。(二)感觉类别1、根据感觉刺激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进行划分: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2、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划分:电磁能的感觉、机械能的感觉、化学能的感觉、热能的感觉;3、根据临床需要划分:特殊感

6、觉,包括视、听、味、嗅和前庭等感觉;体表感觉,包 括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深部感觉,包括肌肉。肌腱、关节等感觉以及深部痛觉和 深部压觉;内脏感觉。二、感觉的规律(一)感觉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不考)(二)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 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应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 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三)感觉后像(不考)(四)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 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五)不

7、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的感觉性,不仅决定于对该器官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 受器的机能状态。在原单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六)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经常得到联系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 系统加以弥补。(七)联觉当某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受器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感觉成为联觉。一种感 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 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第二节、知觉一、知觉的概念(一)知觉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8、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 程。首先,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其次,知觉的组织功能依靠过去的经验。最后,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二)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与感官,是 对感觉的深入。感觉是对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刺激物的整体反映。要形成知 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二、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时,并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特征都悉数接收,而是 有选择性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其他事物则感 知模糊。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9、。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 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知 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他不是对象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给二部分的有 机组成。(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对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知觉的这一特性被称为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 此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第四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

10、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的朝向一定刺激物,而同时离开其余刺激物的特 点,它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们把心理活动贯注并维持在某一对象上,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 去,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水平和程度。第二节、注意的规律及应用一、无意注意(一)无意注意的概念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订的目的、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无意 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二)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人

11、的主观原因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与期待(三)无意注意的合理利用 教学环境要美化、优化,控制引起分心的因素,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 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吸引学生稳定的注意; 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性,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想象,保持持久的注意。二、有意注意(一)有意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 意、。(二)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3、抗干扰的能力;(三)有意注意的有效利用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2、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

12、;3、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三、有意后注意(一)有意后注意的概念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丿0、o(二)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1、对活动浓厚的兴趣;2、活动的自动化第三节、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范围(一)注意的范围的内涵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二)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3、个体的知识经验(三)研究注意范围的现实意义扩大注意范围,可以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二、注意的稳定性(一)注意稳定性的内涵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注

13、意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征。它 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时间特征。(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主体的状态;3、注意方法;三、注意的分配(一)注意分配的内涵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二)注意分配的条件1、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三)注意分配的意义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必要条件。四、注意的转移(一)注意转移的内涵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是心理 活动随意性、主动性、灵活性的表现(二)影响

14、注意转移的因素1、事前注意对象的专注度;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3、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三)注意转移的意义注意转移对人的多种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工作要求在短时间内对各种新刺激作出迅 速准确的反应,对注意转移的要求尤其高。第五章、记忆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人们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感知、观察到复杂的思维、想 象,从学习、劳动到发明创造,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一个人失去记忆能力,一切 心理活动都不能发展。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二、记忆的种类(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1、动作记忆,也称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经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15、2、形象记忆,是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3、语词一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及其文字、数字符号为内容的记忆;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因此又叫情感记忆;5、情节记忆,也称情境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 忆;(二)根据记忆的理解情况划分1、理解记忆,是指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把握材料的意义 而产生的记忆;2、机械记忆,是指只根据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三)记忆的生理基础1、定位说最早由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突触结构;记忆分子说;第二节、记忆系统一、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是经过一定加 工的,它的容量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