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识别技术综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71806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识别技术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因识别技术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因识别技术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因识别技术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因识别技术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识别技术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识别技术综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识别技术综述生物认证技术姓名 班级 学号 教师目录生物识别技术知识背景第3页基因识别技术知识背景第4页对基因识别的个人初步理解第56页基因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第7页关于基本原理的个人理解第7页基因识别相关算法举例第89页基因识别相关应用技术举例第10页关于应用技术的一点思考第10页基因识别方法个人理解第11页基因识别领域的发展前景第12页综述小结第13页【生物识别技术知识背景】所谓生物识别技术,也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 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 性,(如指纹、脸像、红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 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生物识别系统

2、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 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相应的特征模板。由于微处理 器及各种电子元器件成本不断下降,精度逐渐提高,生物识别系统逐 渐应用于商业上的授权控制如门禁、企业考勤管理系统安全认证等领 域。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 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 人们已经发展了手形识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虹膜识 别、签名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件、ATM卡 等)和身份标识知识(如用户名和密码)但由于主要借助体外物,一 旦证明身份的标识物品和标识

3、知识被盗或遗忘,其身份就容易被他人 冒充或取代。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 “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http:/ 断深化,并将其应用到个人身份识别中。因为在全世界60 亿人中, 与你同时出生或姓名一致、长相酷似、声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 纹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遗传特性的、独一无二、 永不改变的指征。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 算机等手段识别 DNA 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基因识别的 对象主要是蛋白质编码基因,也包括其他具

4、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因子 如 RNA 基因和调控因子。基因识别是基因组研究的基础。基因识别的主要手段是基于活的细胞或生物的实验。通过对若干 种不同基因的同源重组的速率的统计分析,我们能够获知它们在染色 体上的顺序。若进行大量类似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各个基因的大致 位置。现在,由于人类已经获得了巨大数量的基因组信息,依靠较慢 的实验分析已不能满足基因识别的需要,而基于计算机算法的基因识 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基因识别的主要手段。识别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片段与判定该片段(或其对应的产品)的 功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通常需要通过基因敲除等的实验手段来 决定。不过,生物信息学的前沿研究正在使得由基因序

5、列预测基因功 能变得愈发可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http:/ 个相当广泛的领域,当然了,在我看来“生物识别”本身也从属于“生 物认证”,生物认证应该是还要更加广泛的概念。简单地理解,就如同之前的两次综述中所提到的,“生物识别” 或者说“生物认证”主要就是基于人体的生物特征来辨别不同的人, 同时也用于证明某个人是否符合他所声称的身份,而其中“特异性” (也可以说是“唯一性”)、“普遍性”、“稳定性”等则作为十分关键 的因素,它们可以用来判别人体的某种生物特征“可不可以”被用来 作为识别的标准!当然了,如我之前综述中提到的,常见的已经被证实可用于作为 识别基准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

6、虹膜”、“视网膜”等等。而现在我们要谈论的则是“基因识别技术”,顾名思义,作为识 别基准的生物特征就是“基因”,也可以说成是人们日常中提到的“DNA”(当然了 DNA的主要特性也就是有基因提供),在认真仔细地查阅和学习该项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前,我先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基因识别”的来由、背景以及基本原理,这里总结一下:首先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当然也包括市场、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 导致了更为精准的识别技术的诞生于迅猛发展,这也是大势所趋 因为即使是我之前提到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技术,也 是有相当大的缺陷的,虽然在一般普通场合中可以应用,但是在对于 “特异/唯一”、“稳定”等关键因素有着非

7、常严格要求的场合中,它们就不再适用了一一首先,在我学过的知识和看过的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譬如“指纹” 其实要伪造,虽然十分困难,但是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如果 只是要求“指纹”而没有附加“活体认证”等限制的话,也是非常容 易被盗用的(电影中我们常看到特工使用别人的手指来欺骗识别系 统),再次就是指纹虽然稳定,但是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指纹识别困难 (比如学校机房,我们常常因为手指脱皮而没法通过指纹认证当 然,识别精确度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更为精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比这个更能证明一个人的身 份的了)的识别技术孕育而生并且迅猛发展,那就是“基因识别”。咋一听,感觉特别高端(虽然技术上的确实现起

8、来很复杂),但 是其基本原理是很浅显易懂的。基因,也即我们常说的DNA,可以说 是一个人能完完全全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身份证”,因 为 DNA 的高度复杂性、高度排序性、高度严格性,导致除非提取本 人血液(从而提取基因)否则很难伪造(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中就 目前科学技术而言是不可能的未来几十年来成功培养克隆人的 可能性就技术层面上来说都是很困难的,更别说现在全世界都明文禁 止研究“克隆人”技术),这种“唯一性”绝对不是“指纹”、“虹膜”、 “掌纹”什么的可以相提并论的,同样的,其稳定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在正常生活环境下,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变化(也 就是俗话说的“天生

9、的”),除非特别恶劣环境(高温高压、化学污染、 核污染)下导致基因突变当然,这种极端情况我们无需去考虑!【基因识别技术基本原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出多种遗传标记用于个体识别其中短片 段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简称STR)广泛存在于人的基因组 中具有高度多态性。它们一般由26个碱基构成一个核心序列, 在长度上呈串联重复排列主要由核心序列拷贝数目的变化产生长度 多态性,且STR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适台于构建大规模 的 DNASTR 遗传标记数据库,便于检索和查询。对 STR 进行检测已 发展为目前最主要的个体识别检测标记。摘自1吴竹君.谈DNA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

10、中国安防,2010(8)【万方】【关于基本原理的个人理解】之前曾经提到过,DNA包含着个人所有的遗传信息.与生具有, 并终身保持不变,它成为了我们认定基因(DNA)可以作为识别基准 的生物特征之一的科学依据所在,这个科学事实主要涵盖了这样两层 信息:一个是“独特/特异性”,另一个则是“稳定性”!如上面所说的“高度多态性”也是作为基因的“特异性”的其中 一部分,由多个碱基形成的核心序列对于每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对 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其高复杂度的生物特征特性体现在“这种遗传信息蕴含在 人的骨骼、毛发、血液、唾液等所有人体组织或器官中”,它遍布全 身,也就是说它涵盖了可以标识

11、这个人整个个体本身(并且区别于其 他个体)所有的特异性信息,这也是我们用于识别和认证的依据所在!【基因识别相关算法举例】有关基因识别、认证和检测的算法有多种多样,不管是哪一种算 法,其理论基础都是相当复杂的,同时其技术实现方法也是有着高要 求和高难度的,这里指简单列举我在图书馆参考文献中看到的两种比 较常见而且相对容易理解的算法(或者说技术思路),它们完整的理 论依旧需要具备很多专业、高深的知识才能理解,这里只提取它们的 中心思想和核心算法!算法 RepSeeker 算法RepSeeker 算法首先找出输入序列 S 中的所有基本重复体,然后 输出重复体的一个有序表重复体表中的元素是一个数对,表

12、示一个 重复体在输入序列中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因此,识别基本重复体 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寻找重复体的边界问题.因而,RepSeeker算法检 查输入序列中每个位置,并确定一个位置是否是重复体的一个边界RepSeeker算法由以下5步组成.第 1 步计算子串在滑动窗口中的频率第 2 步求出频率相等的块第 3 步子重复检查第 4 步重复体扩展第5 步重复体归类算法 基于密码子基因预测算法真核 DNA 序列中基因的识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种方法是首 先通过统计分析预测编码区域,挑选出候选的外显子,然后利用动态 规划方法构造最优的基因结构,这个最优的基因结构被定义为一个外 显子一致的链。然而,直接运用这种

13、方法会遇到概念上和计算上的困 难。每一个候选的基因由许多统计参数来刻画,但还不清楚如何将这 些统计参数组合到一个打分函数中。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神 经网络来解决,运用神经网络为每个候选的外显子打分,或将神经网 络与动态规划相结合,从而构造最优基因结构。然而使用标准的动态 规划隐含说明仅仅考虑具有加和性的打分,而许多序列分析表明用非 线性的函数有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矢量动态规划方法为利用非线性 函数提供了可能。矢量动态规划构造一组基因,并确保其中包含满足 自然单调条件的函数所对应的最优基因。这里首先介绍一种根据各个密码子出现频率识别编码区域的方 法。例如,亮氨酸、丙氨酸、色氨酸分别有 6

14、个、4 个和 1 个密码子, 将一个随机均匀分布的 DNA 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则在氨基酸序 列中上述 3 种氨基酸出现的比例应该为 6:4:1。但是,在真实的氨基 酸序列中,上述比例并不正确。这说明 DNA 的编码区域并非随机序 列。假设在一条DNA序列中已经找到所有的ORF,那么,可以利用 密码子频率进一步区分编码ORF和非编码ORF。将每个ORF转换为 相应的密码子序列,得到一个 64 个状态的马尔柯夫链。这里,为每 个密码子分配一个状态,状态转换概率即为一个密码子跟随在其他密 码子后面的概率。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一个 ORF 成为编码区域 的可能性。【基因识别相关应用技术举例】DN

15、A 生物传感器是 90 年代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它是将有反 应活性的一单股核苷酸(长度在18 50 个碱基之间)固定在某种支 持物(感受器)上作为探针,它可以在含有复杂成分的环境下特异地 识别出某一靶子底物,并通过换能装置转换为电信号。设计 DNA 传感器涉及两个关键技术:一是有效地将 DNA 探针 在固体基质表面的固定技术;二是在传感器-液相界面对于靶基因的 测定技术。DNA固定化技术是使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物质得以利用之基础。固定核酸探针要考虑使寡核苷酸探针能有效地连接于支持物并保持 其与待测分子的特异性结合活性。生物传感器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信号转换装置,它与分子识别 基质可以是同一器件,也可为不同器件。其作用是感知DNA与待测 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的微小变化,并把这种变化转变为可记录的信号摘自1林琳,江龙.DNA分子识别及传感技术J化学通报,2001, 64(5)【万方】【关于应用技术的一点思考】其实在查阅各种科学文献资料中,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基 因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