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717013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一、产品特点尾气、余热制冷机组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尾气、余热为驱动 源通过氨水吸收制冷方式来实现制冷。通过氨水吸收制冷机组热冷转换,废气热 量重新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节约能源消耗,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余 热制冷机组的特点有:1、使用寿命长。机组由多台换热设备组成,除 1 台小功率溶液泵外无其它 的运动部件。制冷工质采用全封闭运行方式,制冷液永无泄漏。机组维护简单、 使用方便,寿命较压缩机制冷机组约长一倍以上。2、使用安全可靠。机组内设有各种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如出现故障机组具 有能自动报警、停机、复位等功能。机组停用时整个系统会自动恢复到无压状态

2、。3、节约能源显著。以1台小时制冷量为2万大卡(23KW)为例,采用压 缩式制冷机组需要的耗电功率为11kW,而采用尾气、余热制冷机组需要耗电功 率仅为1.1kW,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组耗电功率的12%左右。4、机组采用先进的 PLC 控制技术,真正实现了“一键开机”和自动控制运 行。并设有过热、超压等安全保护,在间接制冷系统中,不冻液温差检测延时开 停,完全保证机组安全正常运行。二、氨吸收制冷技术原理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 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 者组成工质对。浓氨水溶液在发生器中被加热,分离出一定流量的冷剂

3、蒸气进入 冷凝器中,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并凝结成液态;液态冷剂经过节流降压, 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再进入 吸收器中;另外,从发生器流出的稀溶液经换热器和节流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 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气,吸收过程产生的浓溶液由循环泵加压,经换热器吸热 升温后,重新进入发生器,如此循环制冷。氨水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 以热能为驱动能源,除了利用锅炉蒸气、燃料产生的热能外,还可以利用余热、 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在同一机组中还可以实现制冷和制热(采暖)的双 重目的。整套装置除了泵和阀件外,绝大部分是换热器

4、,运转安静,振动小;同 时,制冷机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在当前能源紧缺,电力供应紧张,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吸收式制冷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已经受到广泛的关 注。目前,吸收式制冷正在向着小型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各国对吸收式技术 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联合循环、余热利用、吸收式热泵、吸收和发生过程的机 理研究、换热结构和换热表面、界面活性剂及缓蚀剂、机组优化设计及经济性分 析、系统的特性仿真等方面。吸收式制冷已经成为制冷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流程 尾气余热制冷机组采用氨水溶液作为工作介质,其工作循环是由发生、分离、 冷凝、节流、蒸发、吸收六个过程组成(附流程示意

5、图)。制冷剂循环:由尾气为发生器加热,产生出的气液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 分离出高浓度的制冷剂蒸气。经冷凝器凝结成液体进入贮液罐。制冷剂液体通过 浮球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吸收器,被稀溶液 吸收后成为浓溶液,再由溶液泵将浓溶液经溶液换热器与来自发生器的稀溶液换 热后送入发生器再次加热,周而复始形成制冷循环。溶液循环:经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稀溶液进入溶液换热器与浓溶液换热后,经 浮球阀自动调节进入吸收器,并吸收制冷剂后成为浓溶液,再由溶液泵送入发生 器加热。产生出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分离后,分离出稀溶液,周而复始形成 溶液循环。三、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性能

6、的比较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都是用来评 价循环经济性的主要技术指标。但两者之间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因为压缩式制冷 机消耗功,吸收式制冷机消耗热能,功比热能的品位高,产生功的成本也高。对 这两个数值进行比较时,必须考虑电站内蒸汽装置中的热交换情况及效率。即使 如此,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仍然低于压缩式的当量热力系数,原因在于吸收 式制冷机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热力不可逆过程。从两个系统的运行费用比较来看,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似乎采用吸收式制冷 系统更为合适,特别是在有高温加热介质可以利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这样 有可能利用单级吸收式制冷系统获得需两级压缩式系统

7、才能获得的低温。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与其它形式的制冷机相比较,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具有如下特点:(1) 采用蒸气或热水作为热源,有利于废热的综合利用,特别适合于化工、 冶金和轻工业中的制冷设备;(2) 以氨作为制冷剂,能制取0C以下的低温;(3) 整个装置除泵外均为塔、罐等热交换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4) 振动、噪音较小,可露天安装,从而降低了建筑费用;(5) 负荷在 30100%范围内调节时,装置的经济性没有明显变化;(6) 维修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管理;(7) 氨价格低廉,来源充足;(8) 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9) 对铜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10) 钢材及冷却水

8、消耗量大;(11) 热力系数较低;(12) 由于氨、水的沸点比较接近,为提高氨气浓度,系统中必须增设精馏和 分凝设备。四、系统工作原理图电动通阀*-溶液交分离换器器旁.氨液罐浮:旁通阀单向阀&放气阀放液阀循环泵冷风机浮球阀发生器过冷器 M工艺阀低压表旁通阀液 位 计放气阀 -、n截止辛阀浓溶液罐4rZ截止阀溶液泵海水过滤器l.山海水泵烟囱0安全阀咼压表冷凝器膨胀水箱工艺阀吸收器工艺阀蒸发器尾气四、案例(一)12V190型柴油机额定发电功率500KW,排烟温度580C,可回收排气 余热量为250KW,采用氨水吸收余热制冷技术,设计蒸发温度为-25C时的制冷 系数为0.65,设计制冷量为160KW

9、。余热制冷机组每KW制冷量价格约为4000 元/KW,余热制冷机组投资费用为64万元。机械压缩式制冷机组每KW制冷量 价格约为2000元/KW,压缩制冷机组投资费用为32万元。采用余热制冷多投资 32 万元。蒸发温度为-25 C时压缩制冷机组实际制冷系数为1.6左右,160KW制冷量 机组需要消耗的电机功率为100KW,如果机组平均每天运行18小时,则每天耗 电量为1800度电,如果电价为0.8元/度,则每日电费支出为1440元。如果制冷 机组年运行时间为300天,则每年支付电费为43.2万元。压缩制冷机组年维护、 保养费按机组价格的10%计,为3.2万元,则总计年运行费用为46.2万元。余热

10、制冷机组耗电量仅为压缩制冷的12%,在使用寿命期内基本上不需要保 养和维修。余热制冷机组年运行费为 5.2 万元,比压缩制冷少支付运行费 41 万 元。如果将节约下的电费和维修费作为采用余热制冷机组的收益,则经济效益可 按以下计算:超额投资回收期为32/41=0.79 (年)9.4 (月) 全投资回收期为:64/41=1.56年=18.7(月)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到,采用余热制冷机组后,多增加的投资费用可在9 个半月内回收,全部的投资不到2年就可将全部投资回收。案例(二)大功率拖网渔船作业海区一般为深远海,航次作业时间约为1520d;如果到南沙渔场作业,航次作业时间将长达3040d。大 功率

11、拖网渔船作业能力强,连续作业时间长,渔获产量高,这就要求 渔船具备较强的保鲜能力,才能保证渔获保鲜质量。传统的渔船带冰 保鲜方式,存在用冰量大、保鲜期短、渔获保鲜质量不稳的缺点,已 不足以满足深远海渔船连续作业的需要。我国有许多渔船常到南沙渔 场生产,南沙渔场路途十分遥远,而群众渔船多为带冰作业方式作业, 渔船生产归来,虽然满载渔获,然而鱼仓保鲜冰早已消融,渔获保鲜 质量己大打折扣,本是优质鱼却卖不到好价钱,经济效益体现不出来。 严重影响了渔民开发南沙渔场生产的积极性。为了解决大功率渔船深 远海作业续航时间长,渔获保鲜困难的难题,推荐使用渔船尾气制冷 机组。1设备及技术措施(1) 设备选择 大

12、功率渔船保鲜仓一般较大,容积常达 80100立方米。 依保鲜仓容积配置制冷设备,可以选用我公司生产的1-3万大卡/小时 制冷机组。(2) 安装要求 需要发电机提供3KW左右的电量;渔船保鲜仓内 安装冷风机,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安装海水制冰机。2保鲜原理 在传统散冰保鲜模式的基础上,引进冷风机的应用,发 展为微冻并微冰保鲜技术,科学控制保鲜仓温度,渔获保持散冰保鲜 的特点并提高保鲜度。3达到技术指标 经我公司选择1对425kW双拖渔船,试验应用上 述制冷设备,经过半年的运行,有如下体会:(1)渔船节省用冰60%,对比安装前航次节约用冰30t。(2) 保鲜仓温度。温度最低可降至-15C。生产经验表明以

13、温度控制在 -8C0C状态,渔获质量保鲜效果较好,能保持散冰鱼的特点,市场 销售适销对路。(3) 渔获保鲜率达 100。对比安装前提高了20,一般散冰保鲜拖网 渔船渔获保鲜率仅达80,约有 20低值鱼盐渍。(4) 渔获保鲜质量全部达到一级保鲜度,且保留了散冰保鲜特点,保鲜 度明显提高。(5) 延长渔获保鲜期,航次作业时间可达40d甚至更长,提高了作业效 率。4小结 该项技术在传统保鲜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了制冷技术,发展为微冻并微冰保鲜技术,达到了保留散冰保鲜的特点又提高鲜度的目的, 并且节约成本,延长保鲜期,增强渔船深远海续航生产能力,设备投 资不大,可操作性简便,渔民易于掌握应用,设备的保修服务也有保 障,十分适用于大马力群众渔船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