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70622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六篇】第1篇: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1.协助主席开展工会各项工作。2、负责工会工作计划、总结及重大活动方案的撰写。3、组织工会的相关会议。4、负责工会各委员之间的工作协调。5、负责工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6、协助行政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7、完成主席交办的各项工作。第2篇: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在校党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主持学校工会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党的工运路线和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以及工会章程、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工会决定和教代会决议。2、充分发挥工会四项基本职能作用。组织教工积极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深入

2、教工,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教工的意见、愿望和要求,热心为教工说话办事,维护教工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3、定期主持召开工会委员会和教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工会委员和教代会职能作用,负责制定工会计划、总结和各项规章制度。收、管、用好工会经费。4、组织教工开展文体活动,活跃教工文化生活,推动学校工作。5、协助和配合党党委、校长室抓好教职工队伍思想建设和教工业务培训、提高工作。6、配合搞好教职工生活福利,关心教职工生活,坚持教职工有大事必到,帮教工解除后顾之忧。7、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委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8、做好离退休老教师工作和妇女工作。第3篇:工会委员分工

3、及职责一、委员分工主席:刘建华主持工会全面工作,履行主席职责。女工及财务委员:余慧芬负责做好关心女职工健康,维护女职工权利,女职工心理健康及女职工思想教育和女职工活动的开展。负责工会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做好财务预决算和财务使用报告工作。组织及调解委员:张辉负责工会组织发展、工会会议记录、工会小组架构及会员划分建议,了解会员思想状况,做好会员思想和建言献策工作。负责协调职工思想教育,听取工会小组意见,了解重病特困人员信息,调解职工群众纠纷,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宣传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罗爱娥负责工会的宣传,以及信息报道和职工心理咨询室等工作。负责监督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落

4、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解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参加单位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制度等制定和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向有关方面反映职工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督导和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文体及生活委员:胡华莲负责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指导职工文艺兴趣小组、职工体育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比赛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身心健康水平。协助行政部门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等有关职工福利工作。二、工会主席职责1.在本单位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主持本单位工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定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

5、及时向党组织和上级工会汇报工作。2、对工会的工作全面负责,对工会工作实行宏观管理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随时掌握情况,及时予以处理,使其平衡发展。3、通过各种形式,协调好党、政、工、团关系,推动工会工作开展。4、负责处理工会的日常工作,理顺各项工作职责,协调各种工作关系,创造一个既规范文明又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5、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对工会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日常工作中的重大事情,及时召开委员会民主讨论,共同协商后作出决策。6、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心职工群众,坚持依法治会,力争把工会办成真正的职工之家。第4篇: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1.联系学校青年教职工,经常了解他们

6、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做好思想工作,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及时提交与此相关的合理化建议或情况报告。2、主动与校团委等其他部门联系,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活动。3、加强对外联络,促进校际交流。4、完成交办的其它工作。第5篇:工会委员分工及职责一、工会的性质所谓工会的性质,是指工会的本质属性或本质特征,是工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我国工会的性质,即如本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这一规定表明了中国工会具有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1.工会的阶级性工会的阶级性,是指工会是真正的工人阶级组织,并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矗工会的阶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7、方面:第一,工会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成员。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工会法也明确规定了这一点。这里,确定是否可以成为工会会员的标准只有一个,即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这就把工会成员的构成仅仅限于工人阶级范围之内,把工人阶级作为工会的阶级基础,充分说明工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工会必须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虽然它

8、维护的重点是工人阶级群众的具体利益,但必须把维护总体利益和维护具体利益结合起来,这是一项工会的基本职责。2 .工会的群众性工会的群众性,是指工会是工人阶级在本阶级范围内最广泛的组织。工会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会的群众性体现在工会的会员构成具有工人阶级范围内的广泛性。工会并不是个别行业或者个别部门内职工的组织,它最大限度地团结、联合了广大职工群众。工会始终是工人阶级实现阶级联合的最广泛的组织。确定工会组织是否具有广泛性,主要着手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看工会的组织程度,即工会的会员在整个工人阶级成员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要看工会组织同本阶级群众之间的联系,即工会组织与职工群

9、众的密切程度,这是真正反映工会组织广泛性的实质内容。所谓实质内容,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工会与职工群众之间如果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则会极大地有利于工会组织程度的提高。因此工会密切同本阶级群众的联系,是工会实现广泛性的客观要求,如果工会脱离广大职工群众,则不可能真正达到组织的广泛性。其次,工会的群众性体现在工会代表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正当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方面。工会代表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正当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群众性的核心问题。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主体,是工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信赖和支持是工会最基本的力量源泉。如果一旦失去工会的代表性,就会失去本阶级

10、群众,那也就无工会群众性之谈。再次,工会的群众性还体现在工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方面。工会内部生活的民主性是工会群众性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工会内部生活的民主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利是平等的,工会内部的事务应当由会员群众当家作主,实行会员群众办工会。二是工会内部应该具有更充分、更广泛的民主生活。工会工作要依靠广大的积极分子和会员群众,工会的活动要从会员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出发。工会的一切问题都要经过民主程序,工会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置于会员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之中。三是工会在工作方法上必须采取和国家机关、行政部门不同的工作方法,即采用吸引的方法、说服的方法和群众自我

11、教育的方法。最后,工会的群众性还体现在工会组织的自愿性方面。工会不是按照某种指令组织起来的,而是职工群众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实现共同愿望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工会组织的自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职工自愿入会的原则;二是工会组织或者开展的一切活动,必须适合大多数群众的觉悟,建立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3 .工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关系工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是不可分割的。阶级性离不开群众性,以群众性为基础;群众性也离不开阶级性,受阶级性的制约。这两个方面如果失去任何一方,工会就不成其为工会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的群众性往往被弱化,而更大程度上,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则是突出了工会的阶级性,其

12、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由国家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者也都由国家来代表了,因而,工会无法作为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其群众性自然也无法突出。二是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不分,把工会看作是一个单纯的阶级组织,发挥其阶级组织的作用,即发挥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在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中就显得无能为力。三是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人民内部的政治民主生活不够健全,工会内部也很少进行民主建设,职工群众把工会看成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或者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甚至企业行政的一个科室。这些都使得工会带有官力,气息和行政化倾向,使得

13、工会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广大工人群众,从而使得工会不能充分体现群众组织的特点,没有按它应有的社会职能发挥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工会在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必须突出工会的群众性。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变化,政府、用人单位、职匚三方利益格局正在形成,用人单位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和利润,存在着忽视安全生产,片面追求利润的现象,致使当前安全生产的情况十分严峻,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乡镇、外商投资、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安全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要求工会真正成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

14、关系。这正是工会群众性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会安身立命之本。只有突出工会的群众性,才能使工会工作适应劳动关系变化的新要求。其次,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企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发展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把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实现工会组织的广泛性,这就强调突出群众性。再次,为使工会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工会必须进行自身改革和建设,而工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源泉是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必须突出工会的群众性,增强工会内部的民主生活。二、工会的基本职责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代表和

15、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产生和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工会必须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初,工人群众为了保护和争取自身的利益,自愿联合起来成立工会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工会这个组织武器,形成整体和集中的强大力量,让工会更有力地代表自己直接地抗衡于处于优势地位的雇主,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也是工会产生和存在的最本质的动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会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侧重点就是组织职工同资本家作斗争,利用罢工、怠工等形式,迫使资本家妥协,争取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以及争取与此有关的劳动立法,保证工人集会、结社、罢工等政治权利,这是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阶级对立的产物。在我国的社会主

16、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上升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党和政府都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从整体上说,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同职工的具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工会仍然必须以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为基本职责,这是因为:第一,工会以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市场经济的经验证明,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转和不断增强企业活力的必备条件,它也是最难协调的一种关系。其中,劳动力这个要素本身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尊严、有特殊的经济利益、有思想感情的要求,在中国,劳动者还有主人翁的地位的权利。按照劳动价值论,劳动力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也是在生产过程中惟一会自动作出反应的生产要素。当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以至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时,甚至他们作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