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564697511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株洲中考语文试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洲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A. 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o)首而望、屏(png)息敛声的一刹那。B. 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酿(ynning),鸟儿将窠(k)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C.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竹筛。下面撒些秕(b)谷,棒上系(j)一条长绳。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ng) 骗。1.A 【解析】A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改为:翘(qio)首而望,屏(bng)息敛声。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他从唐诗下手

2、,目不窥圆,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B. 他对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内心的期望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C.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地,你忘了汽车在高原行驶。D.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娇揉造作,副庸风雅。2.B 【解析】B句子中没有错别字。A目不窥园,沥尽心血。C坦荡如砥。D矫揉造作,附庸风雅。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 那一年他以同等 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 A. 判别 学历 全神贯注B. 判别 学历 吹毛求疵C. 评判 学力 吹毛求疵D. 评判 学力 全

3、神贯注3.D 【解析】(1)判别:根据不同点加以区分,辨别是非;察觉出或辨别出容易与邻近或其他事物相混淆的某事物。评判:判定胜负或优劣的定论、判断、意见,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语境中所针对的是“历史人物”,方式是“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所以选“评判”。(2)学历:指曾在学校结业或毕业之后得到的一纸文凭。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这里的语境强调的是能力,所以选“学力”。(3)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精力高度集中。褒义词。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贬义词。根据语境选“全神贯注”。所以选D。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校师生认真

4、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B.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C.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D.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4.C 【解析】A语序错误。“讨论”和“聆听”对调位置即可。B残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D不合逻辑。改为“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5.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

5、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5.C 【解析】C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苏轼对词的功绩:一改宋词的婉约之风,开创了雄壮、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领军人物。而不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6. 按原文默写 (1)兼葭苍苍,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_ ,_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3)天接云涛连晓雾,_。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李清照渔家傲)(4)问今是何世,_,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6.(1)白露为霜 所谓

6、伊人 (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星河欲转千帆舞 . 殷勤问我归何处 (4)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解析】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摧”“鳞”“殷”等字的书写。7. 综合性学习 (1) 某校文学社将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讲座。这几天,大家正抓紧时间阅读王先生的代表作天地有节。文学社楠楠对艳艳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她。”第二天,艳艳见到了小琪,对小琪

7、说:_(2)讲座在学校书吧举行,书吧门口有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_(3) 讲座开始前,请你作为文学社代表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_ (4)下面是某位同学以文学社名义起草的致王先生的感谢信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多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每处不超过4个字。) 您讲的内容很有趣味,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一些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挺不错的,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_ _ _6.(1)“ 小琪,楠楠让我告诉你,她从你那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她会抓紧看,明天一定还你

8、。你不要着急。” (2)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3)同学们:书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可以倾听她的声音,也可以向她述说你的收获;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与书为友,与写作结缘?今天就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给我们辅导辅导。下面请大家以热烈掌声欢迎王先生给我们开讲! (4) 态度也很和蔼 较高水平 海阔天空【解析】(1)情景补写。阅读选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把握文段层次,确定中心。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选词造句;结合文本,概括答案。串读检查。此题也是考查学生的转述能力,特别要注意人称的变化。艳艳要

9、针对楠楠“我从小琪那儿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她”一句话转述。组织答案时注意称呼,楠楠的要求,并叮嘱小琪不要着急等。(2)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3)开场白要紧扣主题,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活动的开场白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所以可适当用一些修辞来烘托气氛。注意题干“某校文学社将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讲座”这一活动的内容,也就是开场

10、白的主题要与文学有关。(4)“态度也很和蔼”不得体,作为感谢信,不能评价对方的“态度”。海阔天空: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贬义词。明显用错了语境。“较高的水平”语气不强,不得体。改为“很高水平”。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没有哪一种发明和发现对人类的贡献明显地高于火。除了人类,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利用火,更不要说掌握制造火的技能。说人类是使用火的动物,要比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更合理。何况火对人类的改变,很可能还远远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学者们至今不能确定,人类何时开始利用火。不容置疑的是,火对远古时代人类温饱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它可以清除某些植物的毒素,软化某些植物的

11、纤维,从而拓宽了人类的食谱,并改善了人类的消化。又因为烧烤后的食物便于储存,从而以摆脱迅速腐败的方式,增加了人类的食物。它让人类前所未有地体会到美味。它还助长了人类饮食方式的分化。火在“温”上对人类的影响,很可能比它对“饱”的影响更复杂。它拓宽了人类的生存地,很可能人类从热带走向温带是依赖火的帮助。它帮助人类深度休息和松弛身心。因为火对人类的影响深刻巨大,对于一直不曾利用火的人来说,没有也罢,但是享受过了火的人,就再也不能忍受没有火的生存。人工取火是难度极高的门槛。 跨过这一门槛前的漫长岁月里,保存火种,以及丢失了火种后如何从拥有火种的人群那里重新获取,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持久地、日复一日地维

12、持火种,所需燃料是巨量的。灌木、草不能带来持久燃烧的火。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刀斧,不能砍伐乔木,只能捡拾干枯的落木。而随着消耗,捡拾的距离将越来越远,负担越来越大。因此,维持火种的单位只能是部落。考古发掘中,洞穴是发现原始人使用火的遗迹的主要地点。于是有人认为,洞穴居住是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学者雄辩地反驳了这种认识。原因其实很简单:洞穴是物质环境中极具随机性的地貌。食物源和新鲜水源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却未必在洞穴附近。在绝大多数动物的生存策略中,都看不到牺牲第一要素去迁就洞穴的习惯性选择。地下动物的洞穴往往是自挖的。北极熊在冰雪上为自己挖洞过冬。其他熊的洞穴选择也是随机的,利用树洞、山洞等等。何况那

13、是冬眠,不是日日觅食的温暖季节。原始人要跟着食物源跋涉、迁徙,不会定居于附近缺水少食的山洞。那为什么山洞中屡屡发现火的遗迹?只能有一个解释,那里是他们保存火种的专门场所。在不避风雨的露天场所保存火种太过冒险,且更消耗木材。这是人类使用火不久就可以完成的认识。于是,当保存火种的山洞距离食物源、水源较近时,山洞尚可兼作部落聚会的场所,当山洞距离食物源、水源较远时,山洞就只能充当火种保存地。而为了降低因看管人能力低下而导致火种熄灭的概率,乃至一次次失败经验的吸取,都会导致专职保存火种者的产生。很可能是这桩当时最紧要的事情,造就了人类社会中的第一次专业分工。火的恩泽无边。享受过又失去了火种的部落的唯此

14、为大的事情,就是寻找火种。等待天火的概率小到难以期待。在跨过人工取火的门槛之前,到其他部落找火,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找到了有火的部落,如何获得火种呢?一开始,人们唯一的手段就是抢夺。火种的保卫与抢夺,一定是部落间演绎了千万年的曲目。精心和殊死的保护,使得抢夺的门槛大大提升。而求火的欲望愈强,遂只好跌跌撞撞地摸索另外的途径。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人类可以利用火,掌握制造火技能。B. 人类何时开始利用火。学者们不可能确定。C. 跨过人工取火这一门槛前的岁月非常漫长。D. 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是食物源和新鲜水源。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是没有道理的,说人类是使用火的动物则有充分理由。B. 虽然火不能增加人类的食物,但通过烧烤可以使食物摆脱迅速腐败,便于储存。C. 考古发掘中,原始人用火的遗迹都在洞穴中,因为穴居是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D. 掌握人工取火技术之前,失去火种的部落唯一的选择就是到其他部落找火。10. 文章结尾说:“遂只好跌跌撞撞地摸索另外的途径。”根据原文推断,假如你是失去了火种的部落的酋长,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8. B 9. C 10. 我会试验各种可能的方法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