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68545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庄浪三中 赵秀艳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跨越的省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图文、视频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分析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结合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后果,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方法过程1、(播放短片)创设情境-(读图填图)了解范围-(小组讨论)分析成因-(讨论交流)水土流失原因-(交流收获)课堂小结2、将读图分析法、探究讨论法、媒体演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励并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黄

2、土高原的范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黄土高原地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黄土高原景观的视频,创设情境。2、刚才的短片展示了我国哪个地形区?由此导入本课-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播放的这个短片主要展现了未治理的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配上大家熟悉的歌曲黄土高坡。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本节课学习其成因、水土流失打下基础。) 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展示目标)学生齐读课文学生独立完成读图

3、、填图的练习1、理解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引导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1)了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及跨越的省区。学生阅读地图册P33页内容,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学生先独立读图、填图,然后全班交流。(2)(图片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面积、厚度的数据。提问:这组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交流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读图、填图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过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2、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多媒体展示科学的

4、假说(1)教师简单介绍科学家提出的多种假说: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成说。(2)学生观看图片“黄土高原的成因”,了解“风成说”。(3)“既然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证据”。阅读教材P67页的四条证据,讨论每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4)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我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直观形象,接着效仿VSO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过渡: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地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

5、会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多媒体展示、教材活动1的实验,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说明植被有什么作用以及森林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多媒体展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分布;根据图中的信息、说说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地形区。3、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学生结合教材P68-69页内容,独立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教师播放短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观看。(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4)由各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人为因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修路等。(4)谈看法。阅读P69活动题二,讨论交流。4、了解并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三、知识反馈四、收获平台 结束新课 、图片展示:黄土高原今昔景观对比。黄土高原今昔面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下节课再见。(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收获的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总结与反思的机会。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