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孩子的教育负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68534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请对孩子的教育负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请对孩子的教育负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对孩子的教育负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请对孩子的教育负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对孩子的教育负责星期五的下午,一名因再次违反校规的学生被叫到办公室还是初一的那个男生,个高而结实。凭着身强体壮和凶悍霸道威逼舍友给他 交所谓“保护费”,每天十元,不交即遭“练 ”。该生携带了钢管与双节棍,动 辄就私下威胁不依从者,终有不堪忍受的同学悄悄告知了班主任。 这问题够严重 的。上次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就通知家长来沟通过, 校方念该生尚未成年,在其认 错和再三保证下同意留校察看以观后效。可不到一周,这男孩又犯了别的错。接到电话赶来的男生父亲勃然大怒, 这回不问青红皂白,嘴里训骂着,拳脚 相加,两次将孩子打翻在地。孩子一脸般触,眼泪汪汪,浑身颤抖不止。老师相 劝也不理会,当爹的说打的是自家的

2、小子。 最后怒气冲冲扬长而去,不顾他人摞 下一句:孩子在学校里,你们想咋教育都行!见此,我们尽皆愕然。知情的老师说:这男生平常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 母亲忙着做生意,父亲外 出好几年刚回来。闻言,既是教师又为父母的我们几个同事心里很是酸楚、隐痛。 这样的父母合格吗?这样的孩子幸运吗?这样的状况该怎么处理呢?父母平时忙自己的事顾不上孩子,老人力不从心也无可奈何,以为孩子在学 校里读书就万事大吉。但是孩子在一年年长大,在发展变化,随着升级也在变换 学校及老师。冉说,老师要备课、上课、改作业,全班几十个学生也无法一对一 教育。况且,教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经常早出晚归,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 当然,学

3、校不会推卸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学校是传授知识和培育人的场所,老师 会尽心传道授业解惑,但学校绝不是万能的,学校只是每个人成长路程中的驿站, 老师是向导,学子们只有努力饱览沿途的风景,感知觉悟,辛勤耕耘,方能收获 你播种的果实。为此,亲爱的家长们不要把一切对孩子的期望全托付给学校,首先也要尽到 为人父母的责任,那些把孩子推给学校而甩手不管的家长的想法是狭隘的,认为孩子出了问题责任在校方的观点是欠妥的。 毕竟,孩子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到底 长啊。父母的言行,品性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 远胜别人。孩子不仅仅要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即使不成才,也要能成人。这是 广大家长应该清醒认

4、识到的,家人应在生活中尽力示范,使自己的孩子珍惜亲情, 懂得感恩,理解友情及世上一切普遍而美好的东西。 不管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 恶,抓住时机,留意观察,及时发现纠正。因为行为、习惯、甚至性格都是可以 改变和塑造的。漠视,听之任之,到最后“恨铁不成钢”,认为“朽木不可雕也” 时,那才是真的悲哀!现实社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 就在校学生来说,其中单亲孩子,孤寡儿 童,留守孩子的现象不少,残缺的家庭给不少孩子的成长投下了阴影, 他们得不 到应有的温暖和呵护,致使有的孩子性格缺陷。而有些表面完整的家庭却因大人 们的疏忽,只忙自己的事情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 延误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 某些孩子走上迷

5、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行为习惯对孩 子有着莫大的感染及引领作用。有空多关注、亲近你的孩子吧,他们是你生命的 延续。更是你的希望寄托。亲眼所见的那个家长一一父亲当面暴打孩子的一幕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男孩在校威胁同学,其潜藏的暴力倾向从何而来呢?他才十三岁, 心智并未成熟, 就敢影视剧里的古惑仔似的充老大,讹诈舍友的钱。他挨几年不见的亲爹打了, 痛的是身体,可他的心灵呢?会不会受伤?会不会消沉和绝望?听说那天父亲怨 愤不要孩子了,孩子竟有家难回!因周末放学最后无奈报了警。希望与这个学生 类似的情况不要发生,这样的行为固然可恨又可怜,但谁愿有这样遭遇的孩子无 助茫然呢?这个

6、孩子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止匕外,常爆光的某些学生因相互间的分歧矛盾仇视对方,甚至勾结同伴或社会上的人殴打报复同学, 从而造成自己和他 方家庭的悲剧。不由想到托翁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 的不幸。难道一定是必然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此这般,学校、国家和民族又怎能置身事外。其原因值得深思、探究。面对教育现状,家长需要顿醒,从教者需要顿悟。如果孩子是璞玉,需要你精心设计和雕琢;如果孩子是树苗,需要你尽力浇 灌和栽培;如果孩子是顽石,需要你费心打磨和温润。尤其重要的是全社会一起行动,真正做到各司其职,把孩子们引至康庄大道, 扶上马,目送他们奔向理想前程。呜呼!到此本该住笔。忽然联想到中药铺子里那些各式各样,按需分列,名 目细致的药柜抽屉,那些经过高明大夫对症下药,君臣佐使的合理配伍是能够治 病救人的。但愿我们社会的相关部门和关联者好好借鉴研究,对现存的教育问题 亦能如此效法,找到良方而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