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67917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我市常住人口19454人,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522人,其中男性农村劳动力248710人,女性农村劳动力202X90人;受教育程度方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劳动力61人,高中(含中专)学历的农村劳动力63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村劳动力386290人。 我市农村劳动力以从事蔬菜种植业为主,随着蔬菜种植业规模化的发展,蔬菜种植业对农民工需求近年来有了较大增长,本地大企业、大项目发展较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较大。目前,我市已经成为一

2、个农村劳动力输入大市,全市共有外来农民工2.5万人,分布在建筑、食品加工、化工、物流和蔬菜种植等行业。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结构上看,工业作为主导行业,比重为324%,其他依次为建筑业,批、零贸易餐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分别占2.7%、25%和134。我市还存在临时性、季节性转移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这种情况在寿北及西部乡镇比较多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就近就地转移为主,外出转移为辅,省外输出主要以蔬菜种植技术人员为主,截至十一月份,我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88人。我市有620名

3、技术员遍布在全国各地传播种菜技术,仅三1 元朱村常年在外地指导蔬菜生产的村民就有40多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农民工收入分配状况 近年来,我市农民工收入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为每日小时,年人均收入34万元左右,农民工的工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和其它福利待遇等,农民工加班加点工资做到了及时和足额发放,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已经很少存在。 3、农民工劳动管理情况 我市农民工多集中在 二、三产业,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女性农民工和未成年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提高,目前已达到85%左右,农民工劳动合同期限

4、以2-3年为主,劳动合同试用期大都遵循合同法的规定。我市对涉及农民工权益维护等问题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动,确保农民工劳动争议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 、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状况 我市已经实现了农民工和当地职工“六个一样”政策。工资待遇一样、子女上学一样、享受医疗一样、受理投诉一样、参加培训一样、得到救助服务一样。义务教育实行就近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对在我长期居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的预防接种工作同其他儿童一样,纳入了免疫规划管理,享受国家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我市把农民工计划生育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农民工在我的居住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很多农民工在城里拥有住房,流动性大、工作时间

5、短的农民工则主要居住在城区和周边的“城中村”以及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做法 1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制定了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全市2个部门参加的农民工工作联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对涉及农民工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纠纷进行协调解决。 2是建立山东渤海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输出、农村劳动力引进、创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农民工援助服务、计划生育管理、党团组织管理、权益维护、政策咨询等“一站

6、式”服务,实现城乡互联、信息共享,市场资源、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 是完善服务体系,维护合法权益。组织公安、劳动监察等政府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深入企业对农民工权益情况进行督察。通过报纸、电台、明白纸等形式深入贯彻劳动合同法等内容,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最大限度的减少侵犯农民工权益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农村劳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转移意识。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典型带动”、“基地示范”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知识、学技术的良好氛围,

7、逐步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就业观。 2、要摸清底子。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服务平台,以农户为单位,摸清 劳动力人数、需转移就业人数等情况,并将这些数据分类整理后输入电脑,建立资料库。 3、要拓展转移途径。积极探索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并及时为他们解决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要进一步加强转移培训。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依托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职业中学、成人夜校等组织,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方式,把培训的着眼点放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劳动纪律、法律法规等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综合素质,解决农民就业技能不强,缺乏竞争力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