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67571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从知识内容来说并不是很难,但从解析几何的特点看,就需要培养学生如何利用直线方程来讨论其特点,得到直线交点,以及交点个数对应于直线在平面内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两直线一般方程的系数的变化来揭示两直线方程联立解的情况,从而判定两直线的位置特点,设置平面内任意 两直线方程组解的情况的讨论,为课题引入寻求理论上的解释,使学生从熟悉的平面几何的直观定义深入 到准确描述这三类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用交点个数判定位置关系与用斜率、截距判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致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直线和直线的交点.(2) 二元

2、一次方程组的解.2 .过程和方法(1) 学习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以及判断两直线位置的方法(2 )掌握数形结合的学习法(3) 组成学习小组,分别对直线和直线的位置进行判断,归纳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3 .情态和价值(1) 通过两直线交点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的联系(2) 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已知两相交直线求交点教学难点:对方程组系数的分类讨论与两直线位置关系对应情况的理解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 导入新课思路1.作出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移动其中一条直线,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堂设问:由

3、直线方程的概念,我们知道直线上的一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关系,那如果两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与这两条直线的方程有何关系?你能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吗?说说你的看法思路2.你认为该怎样由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已知两直线 h:A1X+B1y+C1=0,l2:A2X+B2y+C2=0,如何判断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怎样求交点坐标?交点坐标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关系? 解下列方程组(由学生完成):3x +4y _2 =0,(1)2x +y 十2 =02x6y 3 二 0,2x6y 二 0,(ii H1 丄1;(说 H1

4、 丄 1y= x 十一y = x+I 32/ 32如何根据两直线的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来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当入变化时,方程3x+4y-2+入(2x+y+2)=0表示什么图形,图形有什么特点?求出图形的交点坐标 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先从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看下表,并填空几何兀素及关系代数表示点AA(a , b)直线ll: Ax+By+C=0点A在直线上直线丨1与12的交点A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直线是否相交与其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关系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h:Aix+B iy+Ci=O,l 2:A2X+B2y+C2=0,如果这两条直线相交,由于交点同时在这两条直线上,交点的

5、坐标一定是这两个方程的唯一公共解,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必是直线li和12的交点,因此,两条直线是否有交点,就要看这两条直线方程所组成的方At x + Bt y +G = 0,程组11 y 11是否有唯一解.A2X + B2 y +C2 = 0(i )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解,则li与12相交;(ii )若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li与12平行;(iii)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解,则li与12重合即唯一解 1相交,转化直线li、12联立得方程组无穷多解二 也、1重合,无解Jil平行.(代数问题)(几何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三组方程对应系数比的特点:3(i )2丰一-6-1-61工一-112般地,对

6、于直线 l1:A 1X+B 1y+C 1=0, 12:A2X+B2y+C2=0(A 1B1C1 0,AB2C2 0有方程组A1 x + B1 y +G、A2x + B2 y +C2唯一解二乞h虫二l1l2相交,A2b2无穷多解二4=宝=乞二l1l2重合,.=0代 B2 C2无解二A =虫=幺二|山平行.A2B 2 C 2注意:(a)此关系不要求学生作详细的推导,因为过程比较繁杂,重在应用.(b) 如果A1,A2,B1,B2,C1,C2中有等于零的情况,方程比较简单,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很容易确定 (a)可以用信息技术,当入取不同值时,通过各种图形,经过观察,让学生从直观上得出结论,同时发现这些直

7、线的共同特点是经过同一点(b)找出或猜想这个点的坐标,代入方程,得出结论(C)结论:方程表示经过这两条直线l1与12的交点的直线的集合(三) 应用示例 例1 求下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4: 3x+4y-2=0,l2: 2x+y+2=0.解:解方程组3x + y2=,得x=-2 , y=2,所以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M(-2 , 2). Zx+y+2=0,变式训练求经过原点且经过以下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方程i:x-2y+2=0,l 2:2x-y-2=0.解:解方程组x-2y+2=0,2x-y-2=0,得 x=2,y=2,所以li与l2的交点是(2,2).设经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y=kx,把点(2,2

8、)的坐标代入以上方程,得k=1,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x.点评:此题为求直线交点与求直线方程的综合运用,求解直线方程也可应用两点式例2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x-y=0 , l2: 3x+3y-10=0. 3x-y+4=0 , l2: 6x-2y-1=0.3x+4y-5=0 , l2: 6x+8y-10=0.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解方程组,(1) l1(2) l1(3) l1活动 讲评.解:(1)解方程组丿x _ y = o,3x +3y _10 =0,55所以l1与l2相交,交点是(5,5).3 3(2)解方程组3x _ y + 4 =0,6x _2y _1 =0,看解

9、题是否规范,条理是否清楚,表达是否简洁,然后再进行5x ,35(1) X2-得9=0,矛盾,,l 1 l2.方程组无解,所以两直线无公共点解方程组3+4八5,Qx+8y 10=0, X2 得 6x+8y-10=0.,即和表示同一条直线,l1与l2重合因此,和可以化成同一个方程变式训练判定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则求交点(1)l 1:7x+2y-1=0,1 2:14x+4y-2=0.(2)11:(3- 2 )x+y=7,l 2:x+( 、3+2 )y-6=0.(3) l 1:3x+5y-1= 0,1 2:4x+3y=5.答案:(1)重合,平行,相交,交点坐标为(2, - 1).例3 求过

10、点A(1 , - 4)且与直线2x + 3y+ 5=0平行的直线方程解法一:22直线2x+ 3y + 5=0的斜率为-,所求直线斜率为-.又直线过点 A(1 , 4),由直线方33程的点斜式易得所求直线方程为2x + 3y+ 10=0.解法二:设与直线2x + 3y + 5=0平行的直线l的方程为2x + 3y+ m=0,:T经过点A(1 , 4), 2X1 + 3X( 4) + m=0.解之,得 m=10. 所求直线方程为 2x + 3y+ 10=0.点评: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须掌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一般地,直线Ax + By+ C=0中系数A、B确定直线的斜率.因此,

11、与直线 Ax + By + C=0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Ax + By + m=0 ,其中m待定经过点A(xo, y),且与直线 Ax + By + C=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x xo)+ B(y yo)=O. 变式训练5求与直线2x + 3y+ 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为的直线方程6答案:2x+3y-仁0.(四)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1、2.(五)拓展提升问题:已知a为实数,两直线 h:ax+y+仁0,1 2:x+y-a=0相交于一点,求证:交点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及 x轴上. 分析:先通过联立方程组将交点坐标解出,再判断交点横、纵坐标的范围a十1解:解方程组丿x _ _ a a2 1

12、 :1 若 a一1 0,则 a 1.a21 a -1y .a 1a +1当a 1时,一 v 0,此时交点在第二象限内a -1又因为a为任意实数时,都有 a2+i 0,J)不在x轴上.a -1因为1否则两直线平行,无交点),a +1所以交点不可能在 x轴上,交点(a 1(六)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讨论两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来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得出了方程系数比的关系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联系.培养了同学们的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思想.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两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解的情况与两直线不同位置的对立关系,并且会通过直线方程系数判定解的情况,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当两条直线相交时,

13、会求交点坐标.注意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通过一般形式的直线方程解的讨论,加深对解析法的理解,培养转化能力.以特殊”到一般”培养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精神,以及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观点.(七)作业课本习题3.3 A组1、2、3,选做4题. 3.3.2 两点间的距离、教材分析距离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已经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到高一立体几何中又学习了异面直线距离、的距离等 .其基础是两点间的距离,许多距离的计算都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 两个平面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是解析几何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到复平面内

14、又出现两点间距离, 它为以后学习圆锥曲线、 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打下基础,为探求圆锥曲线方程打下基础 .解析几何是通过代数运算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因此,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应充 分利用 “数形 ”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学习本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平面坐标系内任 意两点距离的求法公式,以及用坐标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建立适当坐标系对于解决 问题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 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 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及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下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的距离,用坐标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能更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3情态和价值: 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