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64655466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沭阳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演变顺序是( )A.B.C.D.二、选择题2萍州可谈中曾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请问材料中所述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 )A.战国B.唐朝C.南宋D.北宋三、选择题3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该朝“罢丞相”的目的是( )A.精简官僚机构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君主专制四、选择题4郑和船队到达

2、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A.规模浩大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C.时间跨度长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五、选择题5康熙帝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台湾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的请求。康熙帝此举( )A.加强与少数民族政权联系B.促进了大陆同台湾的交往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挫败了外来势力入侵台湾六、选择题6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

3、,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七、选择题7刘隽永在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中指出“到乾隆年间,清政府对于口岸互市的限制和管理更加严格起来,仅限广州一地通商,并严禁私自交易。本来一度繁荣的对外贸易,又复委顿,沿海经济日趋萧条,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后果,以致有用四五千金建造的大船,任其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 )A.原因B.特点C.过程D.影响八、选择题8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水乳交融,逐渐形成了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面年代尺反映出的我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是( )A.设置管理机构B.开放边境贸易C.册封宗教领袖D.平定民族叛乱九、选择题9清代非常重视对全国性地图、地志的纂修。从康熙到乾隆期间,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这反映了清代( )A.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B.政府致力于巩固统一局面C.具有浓厚的边疆危机意识D.测绘技术水平在迅速提高一十、选择题10有“国剧”之称的京剧,其前身是徽剧,原以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后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京剧。这说明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缘于(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

5、.博采众长,兼收并蓄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一十一、材料题11历史部分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戚家军是一支既能陆战又能海战的两栖部队,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总结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首推是治军严格。戚氏军法让“乌合之众”在短时间里被训练成为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军队。戚家军拥有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从澳门铸炮厂引进的神威将军炮、小巧的虎尊炮、速射的弗朗基炮。戚继光发明的武器,现在还在使用。在攻打倭寇占据的岛屿时,戚家军为了横渡滩涂,就将草席铺在泥泞的滩头上,采用类似滑雪板的滑贴,在泥涂上就能滑行如飞。戚家军曾用这种作战方式歼灭温岭倭寇,于是有了“戚家军骑泥

6、马战倭寇”的传说。(1)根据材料一,概括戚家军在抗倭中取胜的原因,请至少概括出两点。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郑成功的历史功绩。(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其共同反映的主题。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07年,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916年,北方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辽)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79年宋太宗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12世纪初,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后来灭辽,与北宋和西夏并立。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五月,赵构建立南宋,南宋与西夏、金并立。据此

7、可知,正确的演变顺序应为,D项正确;由此可知,正确的演变顺序应为,因此,ABC项均顺序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答案:D解析:根据“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知,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辨别方向。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因此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出现在北宋,D项正确;战国时期制成的指南工具称为“司南”,此时还没有用于航海,排除A项;指南针最早出现在北宋,人们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罗盘,唐朝与指南针用于航海不符,排除B项;南宋时,指南针已广泛用于航海,不是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朝代,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D解析

8、:根据材料“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D项正确;明朝废丞相后增加了官僚机构,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加强思想控制与废丞相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可知,郑和远航发展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郑和远航规模浩大,排除A项

9、;材料没有涉及郑和远航的时间,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的请求”和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认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康熙帝此举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问题,维护的国家统一,“加强与少数民族政权联系”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大陆同台湾的交往”,排除B项;材料中不涉及“外来势力入侵台湾”,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朝乾隆时期全国的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大大增加,这体现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正

10、确;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并不是十分活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政策和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CD项。故选A项。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本来一度繁荣的对外贸易,又复委顿,沿海经济日趋萧条,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后果,以致有用四五千金建造的大船,任其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可知,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对外贸易委顿,沿海经济日趋萧条。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闭关锁国政策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闭关锁国的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与伊犁将军分别是西汉、清朝为加强对

11、新疆地区的管辖而设立的机构,宣政院与驻藏大臣分别是元朝、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辖而设立的机构,A项正确;边境贸易指两国接壤地区的居民之间的集市贸易,排除B项;册封是指中华天子以举行典礼颁发册书的形式,授予四夷君主本蕃、本国君长称号或王位,承认其四夷君主对本蕃或本国的统治,排除C项;为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平定民族叛乱,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且对台湾、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可知,该内容反映了清政府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诉求,B项正确;主权观念侧重于对外关系,排除A项。具有浓厚的边疆危机意识不合题干主旨,排除C

12、项;材料没有涉及测绘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B解析:京剧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京剧的发展缘于贴近生活,联系百姓,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京剧“文武兼修,角色齐全”,排除C项;材料的主

13、旨是京剧兼收并蓄,材料不能体现“政策鼓励,题材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1)原因:作战能力强;治军严格;武器装备先进;作战方式灵活。(2)历史功绩: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经营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3)主题: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戚家军是一支既能陆战又能海战的两栖部队”可知,戚家军在抗倭中取胜的原因是作战能力强;根据材料“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总结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首推是治军严格”可知,戚家军在抗倭中取胜的原因是治军严格;根据材料“戚家军拥有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可知,戚家军在抗倭中取胜的原因是武器装备先进;根据材料“在攻打倭寇占据的岛屿时,戚家军为了横渡滩涂,就将草席铺在泥泞的滩头上,采用类似滑雪板的滑贴,在泥涂上就能滑行如飞”可知,戚家军在抗倭中取胜的原因是作战方式灵活。(2)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二图二“荷兰殖民者投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是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根据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派军队到各地垦田,招徕大陆移民开垦荒地,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的经济社会的发展。(3)主题: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