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649636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浅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方法研究内容提要:初中语文阅读方法存在的问题源于现行语文阅读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就是应试教育下的语文学习状态。语文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和工具学科的结合体,无论偏于何种方向,都会失去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更莫说阅读方法问题。为此,我们根据语文阅读现状,极力找到文本阅读的本真,回归到高效阅读中去。在此基础上,我们从“路径就是方法”总体思路下,从课外阅读到课内阅读,再从课内外阅读中寻求具体的阅读方法、途径,努力实现科学而优化、可用而高效的阅读方法。关键词:语文 教育 阅读 有效 方法语文阅读现状初中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初中阶段的

2、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往往很难达成,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难以落实。为此,阅读现状明显制约着阅读方法的实现。那么,现在的阅读现状怎样?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研究,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忽视阅读过程和方法1、忽视阅读过程从总的趋势来说,应试教育是导致阅读走向的根本原因。而今,无论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或者课外阅读中,突出的是 “知识点”,寻找的是“备考点”,形成的是“模式化”,解答的是“共同语”,而忽视了学生“品尝”文本的实践,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2、忽视阅读方法“鱼”而轻“渔”。受应试教育的长期束缚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教师

3、侧重于“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把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多了知识性,少了韵味,这样,不但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而且也不知道怎样阅读。二、课内外阅读目的模糊1、课外阅读数量少就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来说,中外文学名著共计十部。在我们的调查中,明显表现出阅读没有达到要求。就依古代四大名著为例,在对1000名初中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结果看,读了原著的不到2%;有15%的学生读过简编(缩写、故事)本,25%没完全阅读完,读过一部分,其余的根本就没有读,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还说不出四大名著的名称。对其它几部中外文学名著来说,情况更加不妙。另据网络信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

4、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近日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课外阅读调查,其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7.7%,而通过观看影视了解名著的竟占了17.8%,这说明四大名著的阅读状况的确不容乐观。最近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所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同样下降的还有未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2012年为5.49本。2、阅读目的不明确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占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目的定位在“为了消遣”这一答案上。对于“对国学和文言文的学习的作用”这一问题多数同学定位在“提高语文成绩”上。对

5、“你根据什么来选择阅读书”的问题,除了我们给定的三个答案外,居然有同学补充“答案”考试需要。3、重理科忽视阅读由于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面临的就是中考,学习任务相对来说就多,压力也大。在我们的调查中,多数同学喜欢数理化而不喜欢语文阅读,都感觉语文阅读的艰难和无味,也很难得获得高分,所以,多数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数理化学习。三、评价单一忽视多元阅读教学论指出:“教育教学评价体制与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同步进行,同步发展,将会导致了学校、教师实施阅读步履维艰,甚至放弃,从而导致阅读回到为考试而阅读的状况。”1、课堂评价单一化就现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来说,确实存在“极端化”标准,从而导致课堂阅读教学的“模式

6、化”,读解文章的“问题化”、课堂表现的“虚拟化”,不但使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学科的教育意义,也导致了教师无所适从的现状。2、评价标准单一化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有大部分语文老师认识到现在语文教育的弊端在于忽视学生的阅读及其教师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想改变这一状况,却又无法脱离评价机制的限制,没有敢于去吃螃蟹的胆量。因而,多是安于现状,顺其自然,走一步算一步。四、忽视相应的指导学生阅读需要方法。但是,在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课外阅读,或者是课堂阅读教学,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学生读书茫然。1、放任学生自流教师急功近利,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和发展学生个性,只是重

7、视对考试题型的研究,只管学生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无止无休地做习题,忽视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放任学生自己阅读。2、不注重文本学习过程(1)忽视文本特点课程标准虽有对文体淡化,但也不是不讲究文体,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于考试知识点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整体把握各种文体,从而无法找到不同文体的规律。(2)忽视学习过程据我们调查,一些老师为了多一些时间“复习”,就力争赶进度,对一些阅读文章点到为止,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考试而赶进度是应试教育明显的表现。语文教育学指出:“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因赶进度而忽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相应的阅读

8、方法。”五,选择读物的茫然性我们对1000名学生的调查中,看到这样的数据:不知道自己读什么读物的占了40%强,跟着别人读的占了37%弱,不知道读什么而放弃阅读的占23%强。在“你最常读的书是什么”一问中,回答读诸如中学生作文选之类的占居了50%以上。六,教师淡化阅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教师的阅读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据我们调查,就教育部指定的文学名著来说,一些语文教师都没有完全阅读,或者部分阅读,甚至多数以观看电视剧来替代了阅读。教师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指导。可以说,这样的语文教师是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七,网络阅读影响现在电视、网络等媒体

9、的信息量很大,好多学生喜欢在网上阅读。这样,学生离真正的阅读越来越远。可以说,读得肤浅、读得功利、读得浮躁,更莫说思考与想象。虽然说,阅读也许较为广泛,但使阅读越少了应有的深度。面对以上阅读问题,我们感觉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学生阅读方法导致了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在茫然中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恶,最终导致语文阅读教学趋于失败。实现有效阅读方法对策曾祥芹在宣言中说:“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巧,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这是阅读读物的最终要求。作为基础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立足于保证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努力

10、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阅读。改变阅读现状,实现优化的阅读方法,是现在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正如语文创新教育中所说:“路径即方法。” 以及“积”阅读之华,“累”写作之基。对此,现实有效的阅读,找准方法与对策,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皮亚杰指出:“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明确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局限于课堂,应当伸展到课外,伸展到整个生活。也就是说,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课内课外结合才是阅读教学的整体,才是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课堂阅读应当伸展到课外,甚至伸展到整个生活。语文学

11、习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打通课堂内外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最终打通校内和校外之间的围墙。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而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首要的任务,如何激发?对此,结果我们的实践及其调查研究,主要注意几点:1、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学告诉我们,阅读中的倾听和对话,就是读者和文本、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对话。对话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实际去接触文本,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充分阅读。美学大师朱光

12、潜说过:“课堂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相信学生用他的年龄特点去阅读,感知读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没有充分的阅读,就无法进入读物,就更莫说与作者心灵对话。所以,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走进读物,产生思维的火花,获得阅读的快乐。2、创设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有效阅读的保证,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作为教师,有义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1)进入阅读的环境在教学初始,教师的导语可以把学生快速地引入阅读环境。开始阅读,教师根据阅读内容,可以灵活性地选择音乐渲染、合理的阅读形式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2)阅读中的环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认识在逐步获得,也许会出现一些不全面

13、或者偏见,对此,教师要创设开放的、自由的、多元的环境,逐步引导学生。这样,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3)阅读后的环境有多少名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个体的行为,由于个体的性格、经历、知识体系的不同,同样的文字,阅读后的感受并不相同。正如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在阅读中充分尊重个体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3、予以有效评价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观点,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这个时候,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评价。评价时给点热情,给点期望,同时又要指出问题,指明方向,而一味的表扬和一味批评同样可怕。4

14、、减少阅读功利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和部分教师有太强的阅读功利性。就教师方面来说,有了功利性,就缺乏耐心,缺乏包容,一味追求结果,追求分数,从而让阅读教学充满了功利的色彩。就学生方面来说,有了功利性,就不会放开心灵去阅读,难以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感受读物的审美特征,从而导致了阅读的急功近利,就谈不培养阅读的兴趣。三、加强课内外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加强课内外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读懂文章所需要的能力。根据阅读原理所说,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三个能力,即,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

15、,鉴赏与评价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阅读理解能力?对此,我们从课内外两方面予以研究。(一)注重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阅读,也包括课外阅读。学生涉猎课外读物,不但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为语文教学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添上了翅膀。学校教师一定按照教育部在新课标中规定的阅读要求,把每项阅读内容落到实处,这是实现阅读教学的基础环节。这些内容和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是明确,并在现行语文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如何做到课外阅读?对此,我们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新课标要求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要求:1-6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145万字,7-9年级学生能够阅读24

16、0万字。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每学期语文教科书中的几十篇课文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而是要通过课外阅读把学生带入广阔的天地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章,加大阅读量,按照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少作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1、新课标上已指定阅读内容这个内容是指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列举的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内容。首先,必须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这在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导读”这一部分有所体现。这些名著具有“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等功能。必须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必要走捷径,让学生在原著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之美。其次,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