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64614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经济:从船舶制造业看如何应对BDI下降的冲击近一周来,用来衡量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大宗商品的海运运输费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跌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历史低位663点,最低时跌到650点以下,这说明东亚国家等在去年第四季度积累的大量的铁矿石和煤库存的需求前景,也预示着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将不可避免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将面临的“风浪”。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二季度以来,在货币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油价上升使得航运成本不减反增,之前保持“共振”的BDI指数开始与油价 “分道扬镳”;而且,随着1月份以来BDI指数的快速下探,这种“分歧”越来越远,说明局势已经发展到一个亚临界

2、点。图3:波罗的海指数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对比图航运市场的极度低迷,影响着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不过首当其冲的是造船业,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观察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2011年,我国船舶工业的造船完工量6800万吨、新接订单量3700万吨、手持订单量约在1.6亿吨左右,三大指标均继续居于全球首位,但是,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目前,全球船舶运力和建造能力已经过剩,加上PSPC等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出台等因素,转型升级已经势在必行。由于造船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信息密集的特征,这种转型升级必然表现为已经初步显现、并将进入更深层次的并购“浪潮”按照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前十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要占全

3、国总量的70%以上,以此计算其平均销售收入要达到800亿元以上;而兼并重组中能否通过技术提升拓展细分市场(如冰区船舶),打造高附加值的上游(如大型铸锻件、增压器、曲轴、电控模块、共轨系统等柴油机关键部件)、下游(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就成为能否在与韩国等造船强国的竞争中实现“保大做强”的既定目标的关键。说到技术提升,网上曾有帖子说到“中国大量的富裕阶层的资金都用于投资房市、黄金等低端金融产业,而科技类企业,只能靠国家带动投资”,这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仍然过低的现实,但并不全面。一般而言,新兴技术在早期发育阶段往往表现出研发投入高、市场认知和需求有限的特点,因此往

4、往依赖国家投入,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并不是中国特色。作为后工业化的国家,中国目前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市场逐渐成熟,这时候科研成果能否成功地实现民用转化是关键,因此船舶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坚持把推进军民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鉴于欧美对于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如华为在美收购屡屡碰到的“安全问题”),这可能是“十二五”期间技术升级的必由之路。目前,这方面已经有一些现成的例子,如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华中科技大学等共同完成“螺旋桨用重型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此类机床的限制和封锁。又如,最近报道的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100千瓦微型燃气轮机

5、,就是由以军工产品研发为基础的中航工业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资助下完成。其实,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掌握技术仅仅是经营发展的第一层,第二层次的经营是知识产权、标准和“话语权”的经营。无论是小至弹簧,还是大至通信及导航系统,中国企业受制于人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反过来,如果在弥补上技术环节的短板之后,结合中国成本和市场的优势,“话语权”也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创新竞争的一张王牌。在上述基础上,第三层次的经营是战略方向的经营。举个例子,为了争夺石油,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当前大国博弈的焦点,但是,对于该地区的人而言,比石油更可宝贵的是淡水资源。预计到2015年,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水资源拥有量都会降到500立方米/人/年的“严重缺水”水平线之下(不足200立方米,甚至不足100立方米)。无论是海水淡化等大规模工业制水技术和标准,还是节水灌溉等节水技术和标准,都将是经济的制高点,也是中东地缘政治绕不过的坎。现在的问题是,谁能登上这个制高点?(执笔人:黑色新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