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63936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盘曲,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百川千溪,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浩翰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a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侯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植物种类繁多;b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

2、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的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在黄河中游。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产生了“仰韶文化”。后来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而当时的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是居四方之中,所以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黄河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从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5000-6000年以前人们使用的简陋木、石农具,木结构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有精美的带有图案的彩陶,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根据历史记

3、载,我国好几个朝代的都城都建立在黄河流域,我国历史上六大都城的一半是黄河流域的古城(今西安、洛阳和开封),特别是几代帝王的都城长安,曾是我国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也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所代表的我国唐代文化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文化。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也是革命斗争的舞台。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都曾在黄河流域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推动了我国历史前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里打击敌寇,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4、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文化的源头。 (1)在第段的第a、b两句话之间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应是( ) A.青山绿野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B.青山绿野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唯一条件。C.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有利条件的是青山绿野。D.原始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是青山绿野。(2)第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 列数字B.列数字 作比较C.打比方 举例子D.打比方 列数字(3)本文之所以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主要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B.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革命斗争的舞台。C.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原始人类生活。D.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5、,孕育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答案】(1)A(2)D(3)D 【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内容综合分析。第段的a句讲的是“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植物种类繁多”是具体写环境,根据句意A句紧承上文,衔接紧密,这些自然的青山绿野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b句则说明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这里进行了最早的开发和利用,成就了中华文明。A句与b句是递进关系。据此分析,答案为A。(2)考查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盘曲,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九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

6、万多平方公里”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据此分析,第1段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答案为D。(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分析推断作答。依据文章第2段中的“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比较先进”这些语句的说明,可以推知: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主要是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故答案为D。故答案为:(1)A。(2)D。(3)D。【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有:(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

7、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

8、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

9、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

10、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

11、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

12、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参考下面示例完成。第自然段:要不断遇求;第 自然段:要勤勉;第自然段:_;第自然段:_。(4)

13、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答案】(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2)引出中心论点,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4)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5)先概括论述优秀与习惯的关系并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四个方面逐层论证怎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最后总结全文。 【解析】【分析】(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要通读全文,提取关键句即可。答案在第一段段末“一个志存

14、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2)考查论据材料的作用。首先因为是论据,所以可用以证明中心论点;其二,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正好处在第一自然段的论点提出之前,所以有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其三,用事例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3)对文章要点的提取。段首句“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段首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这些都是论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角度。此题找到答案区域是关键。(4)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这是运用的对比论证的方法。答效果时要答出对分论

15、点的证明作用。(5)考查对论证过程的把握。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比如此文段的“因为”,就是是层次转换的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特别要指出此文的总分总的结构。故答案为:(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2)引出中心论点,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4)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5)先概括论述优秀与习惯的关系并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四个方面逐层论证怎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最后总结全文。【点评】提取中心论点时,论点有时是文章题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如果文中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