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6372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CAL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黄山地质地貌情况介绍地质结构黄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江南古陆与其以北的下扬子台坳的接触带上,位于这两大地质构造单元 的过渡地带。其主要地质构造线与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均为东北西南方向。黄山的主体部 分为花岗岩类所组成,仅在逍遥溪断裂以南,为晚元古代沉积生成的砂岩、石英砂岩、火山岩、 变质火山岩;前山称黄山岩体,芙蓉岭以北,为太平岩体。太平岩体与黄山岩体成南北向椭圆形 展布,但二者地貌截然不同。太平岩体为丘陵低岗,土壤复盖;黄山岩体峻峭突兀,蔚为壮观。黄山

2、岩体平面上作近东西向的椭圆形,长轴方向长约 15 公里,短轴方向约 10 公里,面积约 107 平方公里。岩体按其生成顺序和岩石结构的不同,又分为两部分:黄山花岗岩和狮子林花岗岩。 前者占黄山 90以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晚期;后者位于黄山中心部分(略偏西),仅有 77 平 方公里,形成时间略晚于黄山花岗岩。黄山花岗岩北至芙蓉岭与太平岩体为界,南至黄山宾馆,东至黄狮垱,西至云门峰(汤岭关以 西)。黄山花岗岩多为肉红色,主要组成矿物有长石(红色白色粗粒长柱形),约占岩石的 60; 石英(烟灰色细粒),约占岩石的 40;还有黑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此外尚含微量磷灰石、 磁铁矿等 23 种副矿物。

3、富含气成矿物如萤石、黄玉等。黄山花岗岩岩体中心是粗粒似斑状结构, 占岩体面积 90以上,构成悬崖峭壁、奇峰异谷。黄山岩体的最大特点是断层和节理发育。经实测的主要断层有:前山的黄山断层,或称逍遥溪断 层,由钓桥庵至汤口,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长 145 公里。西南侧(桃花峰一侧)相对上升,东北 侧(紫石峰一侧)相对下降,并有数十米水平距离的错动,沿断层线侵蚀成断层谷,逍遥溪主要流 经此断层谷。在主断层线北侧,平行并列有数条断层破碎带。中部的莲花峰断层,位于狮子林岩 体与黄山岩体之间,作西北方向(280)延伸,长约 35 公里。后山的蜡烛峰断层亦作西北方向 300延伸,长约 7 公里,排云亭至西海沟方

4、向亦为一大断层,遗留有断层悬岩。黄山花岗岩中节理非常发育。按其在平面图延伸方向,主要有四组:西南 245、北偏东 9、西 北 288及西南 201。按成因分,有岩浆冷却凝结时的张力节理、岩体凝固后受动力作用产生的 节理及温差重力滑动等作用形成的表生节理三类。按形态和产状分,则有立方体节理、垂直节 理、纵节理,横节理、X形节理及不规则节理等。峰林地貌黄山四周群山起伏,均为低山丘陵,独有黄山出类拔萃,巍然屹立为花岗岩峰林地貌。峰林石 柱,雄奇壮观;怪石遍布,千姿百态,是黄山地貌景观的最大特色。黄山最高海拔 1864 米(莲花峰),平均海拔约 1600 米,千米以上高峰有 77 个,主峰相对高度多在

5、 千米左右。形成峰顶尖陡,群峰林立的中高山地形。在平面上,除太平岩体分布区多为丘陵低山外,黄山主体地貌分两大区。中心部位为起伏平缓的 山顶面区,此区内光明顶与平天矼为古剥蚀面残留,地形平缓,最大坡度约为 20。平顶面区岩 石,风化后形成较厚的砂石层,平均 25 米以上,最厚达 10 米。除中心区外,四周广大地区, 则为地形强烈切割区。山体受抬升运动、重力崩解及流水的影响,遭受强烈切割。切割深度多在5001000 米之间,成为悬崖峭壁,凸面山坡,坡陡峰险,险峻处坡度在 6074之间, 有的则近于直立。自黄山中心部位,向四周成放射状排列,展布着众多的山间沟谷,有U谷,V谷及谷中谷,较大 的有 36

6、 条,即旧志中所说的 36 源。这些切割较深的沟谷,自内向外,由深谷渐变为宽谷。根据峰林地貌的形态,全山又可分为块状峰林、简状峰林等多种。块状峰林,以朱砂、眉毛、鳌 鱼等峰为代表。简状峰林,以莲花、天都、莲蕊诸峰为代表。北坡狮子林至芙蓉岭,展布着数条 南北方向平行排列的山脊,脊薄如刀刃,称之为刀刃式岭脊。西海排云亭深谷两侧则多是陡悬破 碎的峰林。花岗岩石林、石柱的广泛分布,是黄山地貌又一奇特之处。石林由较多的垂直石柱并立而成,典 型的有石笋矼、东海门群峰等。独立的石柱在黄山分布也较多,多分布在峰的边缘,山的哑口或 山谷中。石柱即古黄山志中的所谓“石人”,清人方蕴山石人诗中有“峰头多石人”之句。构造作用对塑造黄山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发挥了独特作用。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了黄山花岗岩岩体的快速隆 升,形成了高逾千米的花岗岩中山地貌。从微构造角度看,断层作用形成了巨大的 峡谷,节理和辟理形成了峰林、怪石、洞穴等地貌景观。这些断层、节理、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造就了整个黄山花岗岩区的峰峦叠嶂地貌景观。对它们成因机制的研究亦是花岗岩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