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462697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景星镇中心学校 李彦泉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位数和众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以后,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发现平均数已经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使学生扩展统计量,对本章最后一节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有关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一直是历年以来中考的必考题目,要求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难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在整个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三、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资源分析:本课教学资源取自于农远工程模式二,他

3、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本节课,我主要选用是农远资源库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对这些优秀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根据需要,我还从互联网上下载了部分教学资源,从生活中搜集一些身边的数学,自行开发设计成多媒体课件,整合出了适于本课教学的教学资源。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上课我便和学生交流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从而引出我的朋友小王大学毕业后到处找工作,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招聘启示:(课件出示)招工启事因我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若干名员工。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于2011年5月8日到我处面试。 辉煌公司人事部 2011年5月1日 我

4、的朋友小王认为月平均工资2000元,待遇不错,于是来到这家公司面试,很快被公司聘用了。他在公司里结识了职员C和职员E,职员C说他的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里算中等收入。职员E说他们好几个人的工资都是1100元。小王很疑惑,觉得经理欺骗了他,于是他找到了经理,提出质疑:“你欺骗了我,我已问过其他员工,没有一个人的工资超过2000元。” 经理拿出了该公司工作人员的月工资表,并再三强调月平均工资2000元没有错,(课件出示)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职员G月薪(元)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我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

5、去思考:(1)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经理是否欺骗了小王?(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学生通过计算、小组讨论并汇报:“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000元,经理没有欺骗小王。公司里仅有经理和副经理两个人的工资超过2000元,而其他7名员工的工资都低于2000元,所以月平均工资2000元不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我的朋友小王求职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已经不能很好地代表有极端数据出现的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使学生感受到用另一种统计量来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必要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根据员工工资统计表,我

6、提出探究性问题:你们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有的学生认为1100元比较好的,有的学生认为1200元比较合理。这时我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并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中位数和众数。在学生看书学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中位数和众数概念。学生会说:中位数可能就是中间的那个数我要补充一下,应该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的那个数。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公司里加上小王(工资每月1300元)已有10人,中位数还是1200元吗?”答案可能会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会说1200元,也有的学生会说1300元,有的学生还会说1200元和1300元。此时我应引导学生说:“

7、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众数字面的意思以及通过观察工资数据的特点,对众数概念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再及时对众数概念做如下总结:“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认识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三)归纳概括, 完善概念:1.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众数是否唯一? 数 据中位数众数35,20,22,20,15,15,22,38,20,35,35,2025,15,18,10,32,48,34

8、,50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练习中,加深对中位数和众数的认识,发现有些数据中没有众数,有些数据中的众数不止一个,进一步完善对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四)运用新知,体验成功: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1、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见下表)鞋的尺码(cm)2222.52323.52424.525销售量(双)125117311.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如你是老板,你最关心哪一个统计量?你会如何进货?我设计这个练习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和对生产生活的

9、指导意义。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2、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月销售量(件)1800510250210150120人 数113532(1)求这15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额,并说明理由。我设计这个练习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平均数有时不能代表整体水平,生活中需要中位数和众数这样的统计量。3、(1)某次数学考试,小明得到78分。他计算出全班平均分为77分,所以小明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

10、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你认为小明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2)小红参加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计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将剩下分数的平均数作为她的最后得分,为什么?(3)鞋店老板想知道哪种鞋销售最好。他应该关心哪一个统计量?我设计这个练习的意图是让学生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学习在生活情境中选择三种统计量,为本章最后一节新课做铺垫。(五)、归纳总结,反思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这样做,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回顾思考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整体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六)、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1、习题20.1。2

11、、调查本班中学生所穿鞋的尺码,得到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3、请你统计班里每位同学期望的数学家庭作业时间,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根据你所统计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向老师提交一份建议书。我设计的作业,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延伸了数学课堂教学,让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六、板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奇数) 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偶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本课注重农远资源的有机整合,也是农远资源服务于课堂的具体体现,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能力得到提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