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61994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旺来 中西医临床一班 学号 2009072020114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1、梁某,男,16 岁,1964 年 6 月 1 日初诊。 病因大惊而起,日夜恐惧不安。 晚上不敢独宿,即使有人陪伴,亦难安寐而时惊醒;白天不敢独行,即使有人陪 伴,也触目多惊而萎缩不前。每逢可怕之事(即使并不可怕的事),即自发呆而 身寒肢厥,拘急并引入阴筋,手足心出汗。发作过后,则矢气尿多,饮食减少, 舌淡苔白,脉弦。投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连服三剂,夜寐渐安, 恐惧感明显减退,发呆次数大减,可以独自外出行走,不再需人陪伴,但时当夏 令,尤穿夹衣,自汗恶风。上方加入生黄芪15克,白芍 9克。再

2、进数剂而病获 痊愈。本方取桂枝、甘草,辛甘相合,阳气乃生,以温通之药而复心阳。生姜、 大枣补益中焦而调和营卫,又能助桂枝、甘草以温运阳气,更加龙牡,重镇潜敛, 以安心神,而且用量较大,更增强其药力。加入蜀漆之意,有人认为是散火邪, 又人认为是祛痰饮,如从本证病机及蜀漆的药理作用来分析,应以后者为妥。诸 药共奏温通心阳,重镇安神,化痰开结之功。减去芍药因其是酸苦阴柔之品,非 亡阳所宜用,故去之,则有利于辛甘理阳之法,更可及温心阳。本证因火劫之逆 为病,固本方称为救逆汤。(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2、彭某 男 58 岁 患伤寒证十一日,遂经发汗三次,而发热恶寒不解,身体困 顿不支,食欲不思,夜不能寐,

3、口燥舌干,脉象浮软,此系过汗损伤津液,而外 不解,阳邪不透,与以辛温补阳散邪法治之。参附和荆芥并用。服药后心中烦躁, 惊狂不安,辗转床头,起卧叫喊。余诊其脉,细数而浮,按之无力,舌质绛而少 津,此乃平素阳气不足,病后因汗不如法,经多次发汗,津液先伤,阳气耗损, 当津气两败之际病邪仍胶结不解,既不经误治,以感困顿不堪,而医者复以温燥 辛散之品,竭阴助阳,不但外邪不解,而辛温燥热之药又复内迫以助病势,故现 惊狂不安之症。若不速为挽救,则一阵大汗,将变为虚脱之证矣。遂与桂枝去芍 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因患者汗出不禁,防止大汗淋漓,造成虚脱,故处方 时未去芍药。桂枝 5 克 生牡蛎 15 克 生龙骨

4、 15 克 蜀漆 6 克 芍药 12克 茯神 15 克 生姜 3 克 小枣 15 枚 甘草 10 克 嘱其连煎两剂,隔四小时服一次,服药后精神逐渐安静,略能入睡,惊狂之象不 在发作,然胃果乃不能食,遂以此方加养胃育阴之品,连服四剂,症状好转,食 欲渐展,连服二十余剂,使恢复正常。(刑锡波 伤寒论临床实验录) 3 患者徐 XX ,男, 5 岁。 10 日前在玩耍的过程中,突然受惊,其后即时见胆小, 惊哭不安,不敢出门,不敢离开父母,有时在睡梦中突然大哭,每昼夜约发3-5 次左右,舌苔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脉证,诊为心阳不足,痰浊内阻。为拟桂枝 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处方:桂枝 3克,生姜2片

5、,甘草3克,大枣5 枚,常山3克,牡蛎6克,龙骨6克。药进l剂,诸证来作,继服1剂而愈伤寒 论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 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云:“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 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历代注释者,多以火邪来论,致使本方少见使用。余细思 其组方之意,既有化痰之蜀漆,又有助心阳之桂枝去芍药汤,试用于心阳不足, 痰浊阻滞的惊狂或睡中易惊者恒效。(朱进忠医案)4、樊某,女,52岁,2006 年8 月 19 日初诊。主诉:患恐惧症病史 18 年。 近因症状加重而前来诊治。诊见:心悸,恐惧不宁,烦躁,自汗,四肢困重无力, 手足不温,口腻不

6、爽,口淡不渴,头沉重,舌淡、苔白厚腻,脉沉滑。西医诊断 为恐惧症;中医诊为心悸,辨为阳虚痰扰证。治当温补阳气,醒脾化痰,给予桂 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处方:桂枝、人参、远志、 茯苓、生姜各10g,大枣12枚,姜半夏、陈皮、牡蛎各15 g,龙骨12 g,常 山(因药房无蜀漆,以常山代替)3g,乌梅2g,炙甘草6g。6剂,每天1剂, 水煎,每 3 次服。二诊:烦躁略有减轻,自汗止,复以前方6 剂。三诊:头沉重 减轻,手足转温,再以前方6剂。四诊:恐惧不安有好转,烦躁止,续前方6 剂。五诊:口腻、苔腻基本消除,仍守前方 6 剂。之后,以前方治疗 50 余剂, 诸证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巩固疗效,将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天3次, 冲服,治疗用半年。随访半年,一切尚好。本例之手足不温、口淡不渴仍为阳虚既不能温煦,又不能气化水津所致;四 肢困重、口腻、苔腻仍为痰浊既困阻经脉,又浸扰于上;自汗仍为阳虚不固;心 悸、恐惧、烦躁仍为痰扰心神,神明不得守藏,以此辨为阳虚痰扰证。方中桂枝 温阳散寒;生姜调理脾胃,温通阳气;龙骨镇惊安神;牡蛎敛心安神;半夏醒脾 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化痰;常山化痰涤饮;乌梅兼防 化痰药伤阴;大枣、炙甘草,补益心气,助桂枝化阳补阳;加人参益气补虚,远 志开窍醒神化痰。诸药合用,共奏其效。摘自 王付 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