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6185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使公文写得既有深度又有新意 公文质量的上下,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主要看它的主题正确与否、深刻不深刻、指导作用大不大。因此,如何深刻地提炼和表现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克服两种通病:一是浅薄,内容不深刻;二是陈旧,俗套没有新意。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这两种通病的表现、原因及如何克服的方法。 (1)公文主题不深刻,主要表现为:或撰写“红头文件,贯彻上级的部署,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怎样贯彻执行,使下级无所适从;或向上级报告情况,空表态,讲过程,无特点,认识一般化,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总结经验,搞个调查报告,一个观点加上一个例子,没有中肯的分析,

2、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诸如此类,都是有些公文主题不深刻的主要表现。现就简报、总结、情况报告、工作安排等文种,主题得不到深刻表现的几种情况综述如下: 一种是泛泛议论。有些情况报告反映提高认识方面的情况,总是习惯于以空道理替代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至于思想认识问题是怎样表现的,思想“扣子是怎样解开的,认识是怎样提高的,这些需要着重反映的情况却得不到反映。因而,读了报告后,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只能使人感到空而乏味。讲到“工作体会,既无事例,又无分析,泛泛议论。而空议论不等于“体会。工作体会,即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得出理性认识,要以事论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通过对事物的分析

3、,从中得出结论(体会)。否那么,空议论,既无助于表现主题,也不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 第二种是光摆成绩。有些工作情况报告,成绩摆得充分,但对取得成绩的原因,有些什么经验教训,没有进行总结,有的甚至只讲成绩,不讲别的。有份工作总结报告,从粮食丰收、副食品生产全面增长、乡镇企业持续开展、进一步搞活流通、城镇建设有了新开展、科技促进了经济开展等方面,通篇是摆成绩。成绩自然要讲,但对取得成绩的原因不作分析,仅仅停留在摆成绩上,必然显得浅薄了。 第三种是面面俱到。有些情况报告,把所做的工作根本上都讲到了,但蜻蜒点水,点而不透。譬如,讲“深化企业改革,就把管理体制改革、承包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干部聘

4、任制、优化劳动组合等都列上了,但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哪些需要加以完善等情况却没有反映,干篇一律,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 第四种是只讲过程。如有的工作总结只反映了“干什么的问题,至于干得怎么样便很少提及了。举个反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例子: 年初各单位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大和市委六届 会议精神,举办学习班,反复学习文件,提高对党的 根本路线的认识。第四季度,传达贯彻党的十三届三 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四次会议精神,举办领导干部学习班,在职工中开展了形势教育,将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来。为落实市政府提出的任务,拟定了贯彻落实的措施。各单位还进行了民主与法制教育,

5、并结合全市物价调整工作,加强了思想教育,提高了透明度和凝聚力。 类似上述例子比拟多,讲到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总是局限在“开会、发文、办班等工作过程上,究竟落实得怎么样,解决了哪些问题,那么一概免之。这样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深刻表现主题的。 一般地说,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等主题不深刻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从认识方面说,对事物缺乏深刻的、完整的、内部规律性的认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深刻地了解客观事物,就不可能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表现的主题也就不可能是深刻的。所以“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切,才好下笔,鲁迅先生这句名言的道理就在于此。 第二,从撰写的角度来说,对不同文种表现主题

6、的不同特点掌握不够。一般地讲,概念化的东西是不可能深化主题的,假设是总结工作,不能以启迪;反应情况,没有什么参考作用;部署工作,无助于解决问题。从不同文种来说,如何深刻表现主题又有不同特点:工作部署性公文,着重点在于指导思想正确,任务、要求明确,政策、措旋得力,切实可行。工作总结性公文,着重点在于对以往工作突出的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概括、集中、提炼,并把它提升到理论高度加以认识,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因此,既要防止泛泛议论,又要防止现象罗列,包罗万象。情况报告性的公文,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报告已经做的工作情况,另一类是报告工作安排情况。前一类报告,深刻表现主题的着重点与工作总结大体相似;后一类报

7、告的着重点在于把工作思路讲清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抓哪些环节等。之所以需要侧重反映上述方面的内容,是因为上级不仅要了解下级在“干什么,任务有多大,而且要知道“怎么干。从上级了解情况的角度来说,反映“干什么,的问题不是主要的,因为任何工作任务,一般都是由上级下达的,这方面的内容略写即可;上级关心的是下达的工作任务,下级怎样贯彻落实好。所以,向上报告工作安排,切忌一大堆指标数字,有些工作安排的报告,正是被过多的指标性东西冲淡了主题。 第三,从行文关系说,经常遇到下行文替代上行文的情况,这是造成情况报告主题不深刻的又一个原因。譬如,某些部门领导同志向下属单位作的报告、讲话

8、,原封不动地作为情况报告向上报送,“一当两用。这样做的弊病,姑且不说它不符合行文标准要求,就其表现主题来说,多有不适之处:对下作报告、作部署,要传达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往往要引用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文件中的指示、观点提法等,这就难免把本来都是上级的精神又搬回到上级那里;对下布置工作任务,一般总要涉及到各个部门,照顾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不可偏废,而向上报告,就不必面面俱到;有些特点性的东西,如某区县、某部门本身做的许多工作,有些是不便对下讲的,这恰恰是上级需要了解的,下行文就替代不了。总之,由于对下对上对象不同,内容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比方说,对下布置十项八项工作,不一定全部向上报告,要择其有特

9、点的内容反映给上级。所谓有特点的内容,就不是一般化的东西,而是对上级酱示或决策的贯彻落实有独到的地方,包括工作的深度、明显的效果等。当然,也应当反映贯彻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新问题的建议、方法,这样才有利于主题得到深刻的表现。 (2)公文主题没有新意,观点陈旧,在一些工作报告、调查报告等文稿中还不是个别的。下面一篇简报是个比拟典型的例子。 区委召开“为人民效劳 对人民负责讨论经验交流会 1 区委于x月日召开了“为人民效劳,对人 民负责讨论经验交流会。 在总结前一段开展讨论情况之后,区委对今后 如何把讨论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克服各种错误倾

10、 向。 第二,要把开展。为人民效劳,对人民负责的讨 论和学习?决议)结合起来。 第三,各级党委要把开展“为人民效劳,对人民 负责的讨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第四,各级党组织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订各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五,要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一般;要把一般号召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第六,要正确处理这场讨论同开展“五讲四美学雷锋等活动的关系。 这份简报,反映的是某区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对该工作进一步作部署。文中所提出的“六点要求,是人所共知、人云亦云的一般号召,只有共性,而无特点,几乎可以通甩。这项工作可以提这样的要求,其

11、他工作同样可以提这样的要求;这个地区、这个部门适用,其他地区、其他部门同样适用。这倒劳不是说不能提这样的要求,而是说应当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这份简报的整体来说,既然已是开展“为人民效劳,对人民负责讨论的经验交流了,那就不是该项工作的首次布置了,因此,再次提出要求,就必须根据工作进展过程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要求,而不能总是停留在“列入党委议事日程、“抓典型,以点带面等一般号召上面。 为什么会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这里有两条原因:一是没有或无视了对新问题的研究,在表述方面,没有突出新问题,任何事物都在开展中,只有不断研究事物的开展变化,发现新闻题

12、,分析新问题,把它用书面形式反映出来,主题自然会有新意。就以所举例文来说,有些方面是完全可以对新问题作一番剖析的。例如,第一点要求中“克服各种错误倾向,这么提就不具体,不鲜明。如果把它剖析一下,针对性、战斗性就强了。 又如,最后一段讲到工作中的问题,又是笼而统之,“问题不 少却没有具体指出来。至于“开展还不平衡,是可说可不说 的,因为不平衡是绝对的。二是没有提出新方法;新措施。譬 如,要求各单位都要建立规章制度“已建立各种制度的要不 断稳固和完善;没有建立的要抓紧建立。这里不要这样作一 般的号召,因为早已号召过了,各行各业确。已建立各种制 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现有工作的根底上,分析有章不

13、 循、无章可循等原因,针对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不落实问题的 有效措施。否那么。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就难以建立起 来,也不易落到实处,那么所提的要求往往会成为一句空话。 (3)公文中主题不深刻、无新意的毛病是必须防止和克服 的,否那么,对于交流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是非常不利的, 会使公文失去应有的效用。那么,如何防止和防止公文主题中 的这些问题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要细观察。文章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行文是用以交流情 况、指导工作的一种手段。一篇公文质量如何,主要看它对工 作的指导作用如何,而指导作用的大小,又取决于主题的深刻 与否。所谓主题深刻,就是揭示了事物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在 于对问题

14、的透彻分析,对经验的科学总结,对解决问题提出切 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而事物是复杂的,要从复杂的客观事物 中认识并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没有仔细的观察、认真的研究是做不到的。因此,要由表及里,通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由点 到面,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整体;由始到末,掌握事物的来龙去一脉;由正面到侧面,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认识其不同特点。要锻 炼观察事物的思路和方法,才有助于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表现好文章的主题。总之,走马观花,凭一知半解的材料,写出的东西是不可能深刻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 二要勤思考。唐代伟大作家韩愈在他的?进学解?一文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做事成功由于思考,失败由于不思考。做文章也是如此。对同一事物,你这么看,他也这么看,大家都这么看,这么想,在文章里反映出来的就是老套套了。其实,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就能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新颖主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嘛。这就需要反复思考,做到深思熟虑。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