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614300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化水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5 月 30 日至 31 日,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会议在运城召开。会上,我市作了题为用农业标准化提升 产业化水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介绍。 这一经验介绍,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特色,坚持把农业产业化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把农业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 要标志,对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很强的 指导意义。现以简报转发,望引起重视,认真研读,深刻体 会,指导实践。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 建设实力长治、魅力长治、和谐长治的总体工作思路,牢牢 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坚持把农业

2、产业化作为新 农村建设的总抓手,把农业标准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着力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收 到了好的效果,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 红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领导视察时的充分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一、瞄准现代农业,全力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 基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按照中央 1 号文件的要求, 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特色,我们在省农业部门和省技术监督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审定通过了 33 项长治地方农业标准和 20 项地方企业标准,向社会发布了 721 项农业标准,成功申报 了

3、25 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占全省批准总数的 70% , 为全国地市级之首。这 25 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覆 盖全市 300 万亩基地, 200 个龙头企业, 45 万个农户, 分别 占到全市耕地面积、龙头企业和农户总数的65 、 70% 和75 。由于工作扎实, 2005 年底,我市被国家标准化委员 会批准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并被授予“全国农业标准 化示范区组织推广先进市”称号。以此为标志,我市农业标 准化体系全面建立并日趋完善,向现代农业迈出了坚实的一 步。具体工作中狠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 农产 品市场竞争的实质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为提

4、高质量和做大 品牌,我们认真实行从生产源头到终端消费的全程监控,在 加强土壤监测和农药残留检验检测,强化源头监测的同时, 在 9 个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 17 个大型超市设立了农产品 质量监测站,制定出台了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管 2理办法,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市政府还出台相应的鼓励 政策,投资 1000 多万元,把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和品牌质 量认证作为带动农产品闯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 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市掀起了“注册一个商标、创出 一个品牌、带动一片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热潮。目前, 全市认证绿色农产品达到 127 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24 个, 认证有机农产品 6 个

5、, 注册农产品商标 260 件,其中认定农 产品驰名商标 2 件,省著名商标 29 件,扩大了品牌效应,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已有 30 多种 绿色农产品打入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 1000 多家超市,有 11 种产品进入日本、 韩国、新加坡、 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去年, 全市绿色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 2000 多万元,销售收入达到 20 多亿元。二是突出龙头带动,促进农产品加工标准化。 龙头企业 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农民实行标 准化生产的主要力量。为此,我们提出了龙头企业特色县战 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各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 业标准化示范市建设

6、。先后从调产资金中拿出 1000 万元, 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拿出 1000 万元 扶持了云海外贸肉食有限公司的肉兔标准化养殖基地;拿出 400 多万元支农资金, 设立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基金; 拿出 300 万元扶贫资金,实行了扶贫项目贷款贴息。采取贸工农联动强龙头,公司制农业拓市场,千园万场增效益等措3 施,培育发展了一大批“小拳头”企业、 “小巨人”企业、 标志性企业和企业集团。有 13 家企业通过国际食品工业安 全体系认证,有 21 家企业通过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 58 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使标准化渗透到生产经营 的各个环节,初步实现了农产品收购、筛

7、选、加工、贮运全 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三是狠抓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生产规程标准化。农业 标准化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控制和可追 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科技含量的迅速提高。 我们坚持从普及科技着手,从规范生产程序着力,狠抓了农 业标准化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在区域布局上,以 25 个国家 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着力点, 做到了跨村为园, 跨乡为带, 跨县为区,发展了 793 个特色产品园区,培育了 20 条优势 农产品产业带, 建设了 10 个 10 万亩优势农产品标准化专营 区。在配套标准和技术推广上,我们以先进适用技术转化为 基本内容,采纳制定了 56 项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

8、规程, 积极推介了 83 个优良农作物品种, 大力推广了 30 种标准化 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在农业投入品管理上,我们广泛开展了 “打假护农”活动,对违禁农资严格实行了“三不准” 。去 年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抽检和复检,我市的绿色产品全 部达标。二、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4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建设现 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阵地,转移农村劳 动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是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项目建 设推进“三化”建设 (工业新型化、 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 ), 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

9、,不断创新农村经济组织 形式、经营模式、联结机制、推进机制,初步形成龙头企业 成群、中介组织成网、生产基地配套、联结关系紧密、推进 机制完善、竞争能力提高、带动能力强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体系。一是建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关 于加快发展公司制农业的决定 、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 发展的决定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决定 和关 于加快发展农户公司的决定 ,鼓励干部群众自主创业,加 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构筑“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农业科技园区 +各类中介经济组织和农户公司 + 规范 的农产品市场”的龙型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更多的农产品加 工流通企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10、,使其不断壮大实力、膨胀规 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从而在长治大地形成了“既 抓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又抓铺天盖地的农户公司”的轰轰 烈烈的经济发展新局面,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5二是探索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根据不同产业及产品的特点,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 +农场 (大户 )”、“公司 +合作社 +饲养场”、“公司 + 合作社 +饲养小区”等多种形式,直接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建立紧密型、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企业 化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升龙头企业的综合 竞争力。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

11、优化配 置,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 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 中。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与 龙头企业联合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 实现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紧密化。 2006 年底,我市农 业产业化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到 280 多个, 销售收入超千万元 的龙头企业发展到 45 个,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6 个,销售收入超 5 千万元的 10 个,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 到 35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30 多万户,为全市农民人均增 收 200 多元。今年,我们又新筛选出了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 54

1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年底力争 31 个项目建 成投产,完成投资 15 亿元,新增销售收入 40 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农户公司。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 们把在长治兴起的类似温州模式的农户小企业定名为农户公司。所谓农户公司,就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以独户6联户为组织形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市场行为主体,就近 就地依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去年我们在长 子县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了发展农户公司的好典型、好经 验和好做法, 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农户公司的决定 , 通过创造环境、加强服务、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 施办法,扶持发展了一批就业型、农产品加工型和旅游服务 型等类

13、型的农户公司。目前,全市农户公司已发展到 2000 多个,涌现出了酒村、西南呈、鲍店、西上坊等一大批发展 农户公司的典型,力争在“十一五”末,全市各类农户公司 发展到 10000 个,带动 100 万农民致富。四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发达的流通产业和完 善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我们制定农 村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着重建设了农产品流通、农村 信息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供销三大网络体系,改造提升农产 品批发市场和集镇农贸市场,发展市县两级配送中心和农村 超市,全面推进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在大力发展城乡 集贸市场的基础上,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规范和建设 了 49 个具

14、有集散功能和带动功能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103 个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农贸市场, 9 个具有电子商务、 连锁配送、专供直销、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综合交 易市场,形成了较好的信息服务网络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三、夯实发展基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把建 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机制作为着力点,有效促进了农业 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 形成了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明确“八化目标,创新“八种模式” ,打好“八个 硬仗”。根据中央和省委、 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长治实际,明确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八化目标” ,即 产业现代化、布局

15、合理化、环境整洁化、服务社会化、家居 舒适化、设施系列化、农民知识化、管理规范化。围绕这一 目标,我们发展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八种模式” ,即以企带 村模式、资源反哺模式、务工创业模式、生态富民模式、物 流带动模式、 旅游牵动模式、 高效农业模式、 特色经济模式; 工作上合力打好“八个硬仗” ,即打好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的硬仗,打好示范村和整治村规划实施的硬仗,打好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的硬仗,打好农村社会事业的硬仗,打好农民技 术大培训的硬仗、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硬仗,打好农村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的硬仗, 打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硬仗。 这样, 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有了个良好的开端,并扎实起步。二是完善“

16、四个机制” , 做到“五个到位” ,夯实“八大 基础”。目标明确之后机制便成为实现目标的关键。为此在 具体工作中,我们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各级各部门主要领 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集中人财物力,强化配套措施和落实机制, 层层建立完善了工作协调机制、 责任分解机制、 督促检查机 8 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坚持做到了五个到位,即精力到位、投 入到位、组织到位、服务到位、考核到位。强调了新农村建 设必须夯实“八大基础” ,即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 培植农业基础产业, 培育农村经济基本力量, 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制度,加强农村 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从而使我市的新 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去年,全市粮食总 产量达到 14 亿公斤,比 2005 年增产 1 亿公斤;农民人均纯 收入达到 3890 元,同比增长 8.9% ;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