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61140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参考书目: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绪论一 变态心理学的概述1. 概念 变态心理学也称异常心理学,是研究变态心理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2. 研究对象:异常心理3. 狭义的概念是指这种异常应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已明显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职业功能或自感痛苦 即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变态心理由许多不同描述,但专业术语用得最普遍的是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4. 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统计学指标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社会学标准) 以个人(治疗者)经验为指标(经验标准) 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标准个体痛苦感(个体不舒适感)统计学标准:对人群的各种心理特征进行心

2、理测试的结果通常呈正态分布,处于平均数正负两个标准差区 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 95%统计学指标存在问题:1.没有绝对的界限 2.在正态分配的前端常常可能只有一端是变态的,而另一端也超 乎正常却不能算变态社会学标准(社会适应指标)适者生存 局限性:不同社会会有不同的适应标准 社会在发展,很多规范标准在发生变化 经验标准(以个人经验为指标)医学标准(以客观标准检查结果为指标)6.常用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 3版DSM-IV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 4 版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 10 次修订本CCND-3 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严重标

3、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二、变态心理学的任务1. 变态心理学在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流行病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2. 变态心理学研究目的描述:从现象上描述异常行为 解释:从理论上解释异常心理的原因和机制 诊断:从应用上进行异常心理的评估和诊断 防治:从实践上探讨心理障碍的防治和健康维护变态心理学的历史透视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将心理异常分为:狂病,郁病和昏迷医生盖伦将心理障碍区分为感觉病症、记忆病症和心里错乱17 世纪以后现代的变态心理学的几次重要变革:1.法国比奈尔认为精神病也是一种需要治疗

4、的疾病2. 克雷佩林:建立实验变态心理学3. 弗洛伊德:重视并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4.20 世纪后半叶,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变革:主张变态心理学要放弃对病人的内部作用研究,要探讨家庭、集体、社会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心理机制的影响第二章作业案例:第一节 生物学模型一、遗传因素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是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的结果。异常心理也是如此。 内源性精神疾病在遗传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遗传的影响机制:DNA:基因基因异常导致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多基因作用:大多数障碍并不是单个缺陷基因造成的,而是多个变异 基因共同作用结果.由许多基因交互作用控制的。因为多基因作用,很多基因异常导致的必然心理障碍没有 家族史。多基

5、因障碍遗传的是易感性,而不是必然性。(也受环境因素影响,eg:高血压) 心理异常遗传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家族病史研究、养子研究、双生子研究二、大脑结构的异常中央核包括脑干、小脑、丘脑、下丘脑,负责一些最基本的机能下丘脑:影响基本情绪边缘系统(旧脑、动物脑)包括:扣带回,杏仁核、海马回、隔膜、胼胝体 功能:控制情绪、饮食、性行为等基本活动。并对下丘脑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参与学习和记忆三、变态的生物化学因素神经递质异常对心理异常的作用1. 多巴胺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强化物)多巴胺可以治疗抑郁症 刺激多巴胺可以激活三种效应:激活运动行为、激励渴望和探索、使继发性激励特征性的再燃。2儿茶酚胺(CA):是包

6、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在内的与情绪活动关系密切的重要化学物质 如果脑内CA机能增强,就会出现躁狂症状,反之就会出现抑郁症状。3去甲肾上腺素(NE)激发干劲和积极情绪重度抑郁障碍时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NE不足;内源性的抑郁症主要是NE不足4.5-羟色胺(5-HT):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产生愉悦情绪。5-羟色胺水平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不足可以导致严重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精神分裂五种爱情物质1苯基乙胺(坠入爱河、来电)2去甲肾上腺素(怦然心动)3多巴胺(欢愉)4. 内啡肽使双方持久欢愉(安逸)5. 后叶加压素(脑垂体后叶分泌的激素)控制忠贞度第二节一、心理动力学模型 心

7、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思想和情感无论正常与否,都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过程 的影响 病因:症状来自于潜意识冲突,以及自我防御机制适应不良(使用不当,使用过度) 症状是潜意识欲望的替代性满足,是冲突双方妥协的结果2. 新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 心灵结构最基础的建筑材料是一些单元。这些单元由自体表象、客体表象以及连接他们的情感所构成,这 些单元就是客体关系配对。客体是指那些重要他人(外在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的自我发展阶段1. 无差别期2.共生期3. 分离。个体形成期4.融合期二、行为主义模型否定潜意识冲突驱动行为的观点 病因:行为异常是通过条件反射、模仿或观察学习等习得的。 治疗方法:系

8、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制三、异常心理的认知理论 情绪、行为是受认知影响的1)归因理论2)控制理论(控制感)3)自我效能感4)综合假定(非理性信念) 认知流派治疗方法原理1. 改变自我效能预期(效能理论)2. 改变消极评价(控制理论)3. 改变归因(归因理论)4. 改变长期不合理的信念(综合假定理论)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模型 病因:个体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作为人所具有的潜能。 罗杰斯:在社会和家庭压力下,个体形成僵化的、扭曲的自我认知,而与自己的个人价值和需求失之交臂。 马斯洛:如果无法实验基本需要从而进入发展的程度,个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行为和普遍的精神紧张

9、第三节:社会学模型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观点 强调社会结构的影响,包括个人的婚姻和家庭、邻居、社会阶层和文化一、人际关系理论 心理障碍是长期消极关系模式的结果 这种关系模式起源于早期看护者相处的经验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自我概念:好我、坏我、非我,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其原型系统的一部分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紧张型依恋二、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内部形成一种稳定的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个体会习得性的形成相应的行为和情绪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为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家庭给成员造成了心理障碍。说明家庭系统机能失调。说明 了家庭系统机能失调三、社会结构理论人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

10、会通过把个体值与无法承受的压力之下,给人们造成心理障碍 病因:1.社会文化背景研究 2.经济和社会地位 3.生活事件第四节: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症状共同特点:客观性:症状不受病人意识控制;不协调性:症状内容与客观环境不相称;损害性: 症状影响病人的社会功能;痛苦性:多数伴有痛苦体验;顽固性:症状一旦出现,难以令其消失 第一节 认知障碍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知觉是遗失物的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正常情况下感知觉与外界客观事物相一致一、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

11、低,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 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内感性不适(体感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合难以忍受的一样感觉二、知觉障碍1. 错觉:支队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错觉的种类:错视、错听、错嗅、错味、错触、内感性错觉2. 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幻听: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思维鸣响(思维化声) 幻觉的其他分类方法:按幻觉体验的来源(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机能性幻觉(涉及 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反射性幻觉(涉及另一器官的幻觉)三、感知觉方面-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位置等产生错误

12、感觉1. 视物变形症2. 空间知觉障碍3. 时间知觉障碍4. 非真实感四、思维障碍 正常思维特征: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实践性 思维障碍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障碍) 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主题易随环境转变,可有音韵联想,字意联想,多见于躁狂 症2)思维迟缓大脑变笨(思维联想障碍)3)思维贫乏大脑空虚(思维联想障碍)4)思维散漫(思维松弛)(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联想过于松散,缺乏固定指向,缺乏主题。思维内容虽然有些关联,但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显得整 篇谈话结构不紧密,内容散漫,没有中心思想5)思维破裂(思维联想障碍) 指概念联

13、想的破裂,言语书写有完整句子,但各句含义互不相关,语词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可理解 严重者出现言语支离破碎,语词杂拌(思维不连贯)6)病理性赘述(思维联想障碍)7)思维中断(思维联想障碍)8)思维插入(思维联想障碍) 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是不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9)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10)思维化声(思维鸣响)(思维控制障碍) 思考时自己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的声音)自己和别人均能听到11)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思维控制障碍)12)象征性思维(思维逻辑障碍) 属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

14、,旁人无法理解13)逻辑的倒错性思维14)强迫观念或强迫思维(思维联想障碍)15)其他的思维活动言语表达形式(思维活动障碍) 刻板言语,重复言语,持续言语(用同一句话回答连续性提问),模仿言语(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超价观念 关系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内心被揭露);嫉妒妄想(被窃妄想);钟情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 想(非血统妄想)1. 妄想是一种歪曲的信念、推理或判断 特征:信念内容与事实不符,无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内容与患者个人利益有关,自我卷入; 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妄想的内容是个体独有的,不被其所处文化所接受1)被害妄想2)关系妄想: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

15、他有关3)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莫种力量的控制,如受 到电波、超声波或特殊的先进仪器的控制,而不能自主4)夸大妄想5)罪恶妄想(自罪妄想)6)疑病妄想疑病妄想严重的称之虚无妄想(否定妄想)7)钟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所钟情8)嫉妒妄想患者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另有所爱。9)被洞妄想内心被揭露、读心症10)变兽妄想11)被窃妄想常见于老年痴呆、更年期偏执状态12)贫穷妄想无能力13)发明妄想14)动物寄生妄想15)非血统妄想16)特殊意义妄想(释义妄想)患者认为别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有一点特殊的意义(象征性思维,弦外之音),而且与他有关(关系妄 想)2. 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发生一般有相当的事实根据,但很偏激,无逻辑推理错误,形成有性 格基础和现实基础。多与自身利益有关五、常见症状注意障碍注意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个对象的过程 主动注意:是既定目标的注意,与个人思想情感,兴趣既往体验有关 被动注意: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注意,无目标,不需努力就可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