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60699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放大镜教学反思篇放大镜教学反思1现在刚刚进入春天,有些树木和草儿都发了牙,但昆虫家族还没有真正出现。除了蚂蚁之外,蝴蝶、蚜虫等还不能进行视察。怎么办?是把这一课推后再上,还是见机行事。我想,不管是昆虫,还是非昆虫,这节课关键是培育学生运用放大镜视察物体的实力和体会放大镜等视察工具的作用,所以,还是可以上的。于是,我布置学生带上放大镜、纸和笔,一起来到学校的草坪里,起先了这节课的视察活动-视察小动物或小植物。孩子们的兴致特殊高。捉蚂蚁的、挖蚯蚓的、捉蜘蛛的,甚至有几个胆大的男学生在草丛里找到了甲壳虫和小蜈蚣,胆子小的女生则去视察迎春花的花蕊,有的在池塘边挖到了青苔。每有一个新的发觉,都

2、会引起一片哄动,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找到我,与他们共同共享他们的“壮举”。 下课了,有的同学还未尽兴。有的把蜘蛛带走了,有的托着一块青苔走了,说要接着深化地探讨。我坐在办公室里观赏着孩子们一幅幅的记录,真为他们的细心所折服。看-一棵青苔就像是一棵卷心菜;蜘蛛的腿上原来长着很多的刚毛;蜘蛛原来有4只眼睛,还有6只眼睛的虽然,我们的科学课还不够深化,我们的孩子探讨科学问题还不是那么地成熟,但我信任,只要努力去做,我们学校科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妙!放大镜教学反思2本周我上了科教版六年级科学的第一课放大镜,第一次课后感觉到效果不太好,可收效甚微。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以下几方面不是做得太好:一是老

3、师设计的活动目的不明确。二是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主导性比例失调。三是组织不到位。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低下。通过教学反思后,我做了一些调整,再到另一个班上课,基本做到了得心应手,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学生的活动肯定要有明确的任务,知道我要探讨什么。我在上本课前分给学生一个放大镜,同时提出问题:视察该仪器由几部让分组成?它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去视察和触摸,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很快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里我让学生对比视察了放大镜镜片和班上同学近视眼镜的镜片有什么不同。简洁的介绍了一下凸透镜和凹透镜。学生还自己发觉,凸透镜放在课本上可以放大文字,同样的

4、位置放凹透镜就是缩小。以上问题解决了,提出新问题组织下一个环节,放大镜有什么用途,在什么地方用到了放大镜?请各小组做好记录一会儿我们沟通,看哪里一小组说得多,约有三分钟的时间,小组沟通时比老师想象得还多。对于放大镜的运用方法,我没有采纳看着书,让学生去验证其运用方法,而是采纳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放大镜大家会不会用,你们试一试,一会儿我们请每一小组的.一个成员演示你们的操作方法,比一比哪里一个小组的方法多。结果学生在老师的问题下,仔细地拿着放大镜和物体试过来试过去,总结了放大镜的运用方法,并让学生依据小组的介绍去体会,让他们有成就感,增加他们的学习爱好。这一节课的放大镜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常见的物品。

5、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视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微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摸、说等方式能比较轻松地达成目标。放大镜教学反思3我对这课是这样设计的:活动一、让学生说说对放大镜已有的相识;活动二、先用肉眼视察写有钢笔字的宣纸、写有钢笔字的作业纸、撕开的报纸,再用放大镜视察刚才没有发觉的;活动三、供应一块玻璃给学生,视察玻璃和放大镜有什么不同,怎样用玻璃制造一个放大镜。学生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的作用和聚焦的.作用,但原委运用了放大镜和用肉眼有什么区分,在学生活动后大家都有体会放大镜更视察得更细、更清楚。对比过玻璃和放大镜学生发觉放大镜比较厚,并

6、且凸出来,那原委是放大镜厚起到放大的作用还是凸起来起到放大的作用,放手让学生来探讨,并且想方法来使玻璃有放大作用。学生都说倒水,让学生试验,水倒多了,起不到放大作用,反而滴一滴就能起到放大作用,经过这样的探讨、试验、分析,学生对放大镜是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有了深刻相识。放大镜教学反思4本课的教学我以食盐、味精、白糖为例,通过放大镜视察物质世界的某些晶体结构特征。我先让学生用肉眼视察食盐、味精、白糖晶体,并记录下视察到的样子,再用放大镜视察,食盐、味精、白糖晶体,并再次记录,进行对比。这样使学生对放大镜下的晶体特征有更深刻的相识。通过对晶体的视察、记录与分析,小结晶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对晶体有了初步

7、的了解,学生知道了晶体的.特征:晶体是有几何规则的外形。“你知道这些晶体是怎样制作的?”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我让每个小组的材料员领取相应的材料,分组做蒸发饱和食盐水的试验,每个组都得到了食盐晶体。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学生想制作更大的晶体的欲望,课堂上无法满意,我只能让学生一是看课文制作大晶体的介绍,二是向学生介绍有关制作大晶体的方法,播放一些制作大晶体的课件。课堂上还让学生视察一些矿石晶体标本,学生对晶体有了更深一步的相识。学生知道了晶体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立方体的,有金字塔形的,有像一簇簇的针的放大镜教学反思5放大镜是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时,对于已经很熟识的视察工具来说,怎样引导学生进

8、一步地相识放大镜的相关学问,本单元支配了8课时的内容。这8个单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放大镜下的发觉。二是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要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合理支配教学流程很重要。本课我支配了三个主要流程。一是放大镜和肉眼视察比较的不同发觉。二是猜想辨别各种纸的纤维。三是自制放大镜。各教学内容清楚,连接紧凑,便于操作。本课目标落实到三点。一是放大镜运用方法的指导。二是对凸透镜的初步相识。三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缺憾的是我自己未能用放大镜视察到书上显示的计算机屏幕在放大镜下的红、绿、蓝三色小点,所以这个在课堂上仅用讲解代替,不知可否。放大镜教学反思6放大镜,人们视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学生从三年级科学课起

9、先,就常常运用放大镜进行视察活动,但却从没有对放大镜本身进行过探究。本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对放大镜进行探究,相识放大镜的特点,从而起先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之旅。由于学生认为自己对放大镜特别熟识,因此,我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便让学生以我是放大镜为题介绍放大镜,并引导学生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方面绽开描述。许多学生从一起先的不以为然到无从下手,因为觉得放大镜太简洁了,反而不会说了。其中六(1)朱琳同学在介绍时说道:放大镜的作用是能将物体放大,(停顿思索数秒后,笑着说)其实又没有放大。班上同学包括他自己都笑了。这正是我要讲的一个问题,于是我趁热打铁,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讲,这样说不

10、是自相冲突吗?朱琳同学又说:放大镜的确能将物体放大,让我们看得更清晰,但物体事实上没有放大,还是那么大呀。我接着追问:实际物体没有被放大,原委放大了什么?班内同学面面相觑,于是,我便告知他们:放大镜事实上是把物体的像放大了。学生听后好像是茅塞顿开,对此问题有所了解。在介绍放大镜这一环节中,其他4个班中没有学生主动说到这一点,经老师提示后都能进行深化思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但都是老师告知结论的,这也都在老师的意料当中。六(1)班中有几位思维特别深刻的学生,许多时候总能带给我惊喜,时时提示着我:不要小看学生,他们的思索也能很深刻。自己备课的时候肯定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不同特点,细心做好课前打算。

11、教学中,当带领学生一起学会了正确运用放大镜视察物体的方法后,老师随后引导学生用肉眼干脆视察和用放大镜视察科学书上的任一幅彩图,对比视察获得的信息,并刚好记录下来。课前,我也是用放大镜做了视察的,也的确视察到了图画都是由很多小点排列组合而成,我自信学生在视察时应当能视察到。其实不然,课堂上,许多小组的学生视察是视察了,但并没有静下心来细致视察分析,说出正确视察结果的小组不多。还有些小组视察后,不擅长表述沟通。同样,记录单上,我还设计了视察计算机屏幕图像,由于只有一台计算机,我只能选了几位同学上来视察,讲出他们的视察结果,最终由老师讲出正确的结论,其他小组一起做记录。上完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在这点上

12、处理很不好,其实,我可以把视察计算机屏幕图像的活动改成视察自己的指纹、织物的纤维、各种纸张的纤维等,这样,每个小组都可以开展视察活动,而且活动效果好。至于计算机屏幕图像的视察可以留作课外探讨作业,让学生回家探究,下堂课一起沟通,这样对于学生有效的课堂探究、好玩的课外探讨都能兼顾到。放大镜教学反思7放大镜是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放大镜并不生疏,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本课激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视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觉。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地相识放大镜的相关学问,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合理支配教学流程很重要。本次教学设计根据教材环节,一个个下来,由于在自

13、己乡镇上课,学生的基础有点差,完整地上完这节课,总是时间不够,在这个前提下,我又重新设计了几个环节,降低了教学难度,在东风讲授的时候,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对于哪里的学生有点浅显,过于地流畅导致时间过剩。这里主要是作为年轻老师课堂机制不够。教学设计的简洁和视察材料报纸和布的一般没有激起学生深厚的探究爱好,整节课都比较平淡,变得像是为讲授学问概念而讲授,反思着,本节课的材料比较多,假如有结构地出示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还能调控课堂纪律。对于视察的物体,我觉得除了报纸和布还可以打算一些其他图片,那样更能有劝服性:说明图片是由小点点构成的。作为年轻的老师熟识教材,吃透教材,在磨课中不停地熬炼自己,是上好

14、一堂课的基础。放大镜教学反思8本课以食盐、味精、白糖为例,通过放大镜视察物质世界的某些晶体结构特征。课前除了为每一个小组打算现成的晶体视察材料之外(食盐味精白糖),还应制作打算些通过水分蒸发而结晶出来的晶体,这样的晶体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而这些晶体的制作,老师应早做打算,假如靠自然蒸发,盐结晶过程较短,而白糖和味精的结晶过程较长,所以要提早一两天打算,以免影响教学。在视察食盐、味精、白糖晶体时,应强调先用肉眼视察,并记录下视察到的样子,通过限制放大镜的发放来保证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然后再支配利用放大镜视察晶体的活动,并再次记录,进行对比。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放大镜下的晶体特征有更深刻的相识。通过对

15、晶体的视察、记录与分析,小结晶体的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味精、白糖是“有规则外形”比较确定,但对食盐的规则外形比较怀疑,因为在放大镜下,食盐晶体颗粒并没有如此规则的形态结构,这是因为我们供应的食盐小而潮,学生视察到的往往不是一颗食盐晶体,再因为这些食盐加工的缘由,所以形态看上去是不够规则。这里应当确定学生的发觉,并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可以将后面“制作晶体”的教学内容提上来,制作一杯饱和浓盐水,然后滴在玻璃片上进行加热,制作出食盐晶体。这样的食盐晶体,就比较有规则,并且细微环节特征更加明显。考虑到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就只制作一个食盐晶体,课外要求学生依此方法制作白糖、味精等晶体

16、进行视察。通过视察分析,相识了晶体特征后,应结合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晶体图片,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像雪花晶体这种越是奇异而美丽的,越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晶体的视察爱好。对于矿石晶体,可以结合学校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进行视察以加深相识。制作一个大晶体,有肯定难度。作为拓展活动,也就有弹性了,学生能在课外制作出一个大晶体,就给加分。其实,我们买来的海蜇皮中,常常就有大块的食盐晶体,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给学生看一下,激发他们制作大晶体的爱好。放大镜教学反思9活动名称:透镜相识放大镜活动目标:相识凸透镜并了解其特点;尝试自制放大镜。活动打算:凸透镜,凹透镜,平镜各一个;大小不同的透亮水瓶各一个;盖玻片,滴管各一个;报纸若干;抹布;水盆;活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