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59903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苦旅》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苦旅》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苦旅》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苦旅》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苦旅》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苦旅读后感我本不知道文化苦旅这部书,也不太清楚余秋雨有怎样的 文学作品,直到今年在看“青歌赛”时,才知道综合素质考核的 评委席上端坐着的这位外表温文尔雅内在学识渊博的学者,正是 余秋雨教授。他在点评的时候,时而机智,时而沉稳,总以一种 最平缓的语气款款道出事情的原委,看似漫不经心却总能引经据 典,触类旁通。悠悠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文学气质,这种 文学气质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场,将我深深吸引。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余秋雨文章”,搜索之后首先映入眼帘 的便是文化苦旅散文集,我怀着对作者的好奇和对文章的渴念 翻开了这部书的第一页。然而仅仅是第一章自序,已将我彻底征服,浑厚的笔锋与奇崛的文思化为曼妙的

2、音符飘人心间,用平 缓的节奏与优美的文字裹挟着读者的精神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 开始漫漫旅程。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互相交织,渐渐老去的身体和永恒年 轻的心灵的无奈纠结,让人读后仍然回味无穷。之后的文章中, 时而精细,时而朴拙,用一只生花妙笔写出了斗转星移,写出了 气象万千。跟随作者的笔迹,一起走出埋葬英魂的阳关积雪,跋 涉温柔清澈的沙原隐泉,到敦煌感受莫高窟的兴衰荣辱,再走过 造福于世的都江堰,穿越万年清冷的白莲洞,到达柳侯祠体会柳 宗元的身世起伏。然后从秀丽的三峡顺流而下,回头望去,告别 神女峰上的巫山云雨,又匆匆划过了多愁善感的一角洞庭。迎来 气势雄峻的庐山,送走园林优雅的白发苏州。转眼又到

3、了让人顿 起归隐之念的江南小镇,在交错的水路间欣然的徘徊。跟寂寞的 天柱山打声招呼,向风雨中天一阁里的藏书虔诚朝拜。到西湖重 温千年的旧梦,站于狼山之巅感叹“山鸣谷应,海阔天空”。最 后终于在纠结的上海人目送下归于浩瀚。一番旅程下来,不仅被 高山大岳荡涤了灵魂,也让古哲先贤的典故充实了内心。王圆箓 的无知,苦行僧的幻觉,王维的豪情,柳宗元的悲愤,李冰的壮 举,李白的侠气,吕洞宾的醉意,范仲淹的叹怀,陶渊明的放达, 唐伯虎的不羁,沈万三的天真,王安石的执着,藏书人的担忧, 苏小小的美丽,骆宾王的隐逸。这一切一切全部变成文化苦旅 中一个个淬炼的文字,一组组精美的词语和一串串动人的句子。然而,从牌坊

4、一文开始,作者突然停下了匆忙的旅行脚步, 闭目凝思,带我们走进他记忆的深处,去回忆那段虽然身心疲惫 脸上却始终绽放笑容,虽然渐渐远去却经常崭新的出现在梦中的 青春时代。尽管对那个大时代仍然有着抱怨与牢骚,但过去总是 美好的,牌坊下老师的循循善诱,庙宇里僧人的苦行修真,冬天 的老屋窗外总有一点惹眼的红色从银装的山对面缓缓走来,夜航 船的船长还在风雨中航行,信客沧桑的步伐还在路途中蹒跚。朴 素的文字,平凡的故事,却总在潜移默化间震颤着读者的心灵, 让我即使读完之后也久久不愿离去,若有所思,沉吟良久。作者 多么渴望用这支笔来抹平岁月的鸿沟,甚至渴望到,这么一位文 学大师居然在回复一封湖北农村小女孩把

5、他误认为成三十年前的 那个中学生,希望互相交流作文的来信时犯了难。经过苦思冥想, 仔细斟酌之后,终于写出了一封自己满意的回信,寄了过去。可 岁月的沟壑又怎能如此轻易填平,当看到湖北女学生再次回信的 开头是“尊敬的教授”这几个字时,相信信前的他也只能发出一 声自嘲的叹息吧。回忆了苦涩中伴着甜蜜的过往,心中不禁涌出一种忧虑,废 墟中,夜雨里,少了阳春白雪般的浪漫,却透出千年历史的寂寞 与厚重。时光流逝,光阴荏苒,未来充满了不安分的未知。不知 马来西亚的那位小伙是否仍然热爱华语,不知那位老中医是否又 一次回到家乡,不知病院中那只梅花是否如期绽放,不知自己百 年之后那满屋的藏书将流往何方。在文集的最后几篇,作者反复 写到了漂泊,老人,疾病甚至死亡。我想这正是中年的余秋雨在 恐惧岁月对自己的侵蚀,怕自己渐渐远离文学的中心,怕自己的 思想偏于一级,但无论忧虑还是恐惧,所有人都会跟随历史的车 辙,向人生的终点缓缓走去!文化的苦旅已然走完,可人生的路 途又将走向何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