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59618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七个问题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网络已深入到生活中的很多角落,办公,学习,远程会议,人事档案管理,数据控制等等,为了寻找乐趣,上网打游戏,聊天以及其他方面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说无不用到网络。那么诸多途径中哪些是有益于我们的生活的,哪些有利于我们对目标的实现呢?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吧?在我看来,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我们通过它来顺利方便地实现一些愿望,解决某些问题,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成为它的俘虏,正如现实生活中整天沉迷于网络的人一样,已经失去了主观意志,那样的话,网络就成了社会一大危害,它的存在只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还有哪些迷恋网上聊天的人,寄希望于一个虚幻的世界,而一时间

2、沉浸其中又无法自拔,那类人也受到了网络的控制,失去了自我控制力,有的甚至搞什么网恋,真是糊涂至极,就算网上有真情那样的概率也可以忽略不计,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只是偶尔地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可以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要注意控制量,限制一定的时间段,如此网络才起到了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当然办公等更是充分利用网络了,那不 会产生什么危害的。 任何事物都有个度,超过 了限量就会出现意外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加以图之,发掘网络的可利用处,并将此发挥至恰倒好处,为人类谋福利! 2克隆技术代表着人类生物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它为解决许多医学疑难杂症带来新的曙光,但是我们也看到,自1997年英国体细胞克隆多利

3、羊诞生以来,岁于克隆人,尤其是生殖性克隆人这样一种科学实验遭到了来自各界人士以及各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理由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伦理方面,人类进化方面,及医学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克隆人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只有在这样的趋势下,清醒的分析并认识克隆人的利与弊才能有准备的面对克隆人的到来,做到兴利除弊. 究竟克隆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呢,不同的科学家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但无外乎是伦理问题生殖性克隆将引起家庭结构和社会规律的混乱,这是因为生殖性克隆包括三个克隆供体,这三个供体可以是三个不同的个体(即体细胞核,去核卵和孕体,三者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即去核卵和孕体是同

4、一供体),又或者是同一个体(即三者是同一供体).因此,可以想象这些克隆出来的孩子的身份确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他们与供体及孕者到底应是何种关系?他们是否会被看成一类特殊的儿童?是否会遭受社会的歧视呢?法律上又如何规定对他们的赡养义务呢?一个个体可以克隆出多个相貌类似的孩子,社会又如何去识别他们的身份呢?总之,不少人认为克隆人的出现将使自然生育与家庭分离,社会与家庭分离,它将打乱现有的人伦与代际关系,造成人伦与代际的混乱. 上网,在现代人的业余生活中渐渐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闲暇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网上也确有宝藏与垃圾并存的情况,教师在这一方面加强引导很有必要

5、。“上网利弊谈”,是一项侧重于讨论的活动,双方都承认上网有利有弊,但其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根本分歧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上。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只是考察的着眼点不同而导致结论不一。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时,要让双方充分展开讨论,激发双方把自己的观点说透,以利于对上网有个全面而理性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在以后的文化生活中正确对待上网。 “关于克隆的争议”,这是关涉到科技发展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正如课文奇妙的克隆一文所言,“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关于克隆的争议”的主题活动,实质上是涉及到科学和道德的两难问题。因此,要开展好这一

6、活动,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对这门科学(克隆)和由此涉及的道德问题有所了解、认识,了解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与人类生命有何关系,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所坚持的是什么,克隆在哪些方面涉及伦理道德,等等。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帮助人类逢凶化吉,同时,也有可能招致人类对自我的遗弃,对人类生命伦理、尊严的践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一问题上得到更为突出而深刻的体现。通过讨论,除了达到口语训练、思维训练的目的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之剑,让科学技术不仅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为学生实现

7、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2)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深广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意味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包括伦理道德观的重整和转变,因而我们也不能固守传统,僵化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及伦理观念中,不能以传统观念作为唯一正确的标准来衡量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面对现代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必须有所完善和提升。 3莲的品种 为北京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为厦门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

8、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为广泛栽培的著名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紫红色,着花较多,花红色。6月中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古老的碗莲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着花较繁,6月下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盆栽极易开花。 由浙江杭州花圃选育。植株矮小。单瓣花型。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开花多,群体花期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 莲的历史: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

9、(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

10、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

11、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莲 花 的 繁 殖 和 栽 培 莲 花 繁 殖 后 代 有 两 种 方 法 : 一 是 属 于 无 性 繁 殖 , 称 营 养 繁 殖 或 克 隆 复 制 , 是 利 用

12、 地 下 藕 茎 的 顶 芽 繁 殖 , 收 莲 花 、 莲 籽 和 莲 藕 一 般 都 用 此 法 ; 二 是 属 于 有 性 繁 殖 , 用 播 种 果 实 莲 籽 繁 殖 , 由 于 雄 蕊 的 花 粉 与 雌 蕊 胚 珠 内 的 卵 细 胞 结 合 形 成 莲 籽 , 异 花 授 粉 后 代 遗 传 性 状 会 产 生 分 化 , 故 此 法 主 要 应 用 于 : 提 纯 复 壮 品 种 , 培 育 新 的 品 种 , 及 用 在 节 约 种 藕 的 生 产 栽 培 。 4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

13、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5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

14、,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

15、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6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7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转基因,1 转基因增强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耐受能力 2 转基因提高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3 转基因提高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4 转基因植物在污染环境上的修复5 转基因植物用于环境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