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59551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年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撰写人:_日 期:_2021年课例视频学习反思与总结看完陈群老师和李俊媛老师的小篮球拍球与运球的教学视频,我感触颇深,想想我以前上的体育课,与之比较确实不足颇多,下面我谈一下学习两位老师视频的感想。首先我看的是陈群老师的教学视频,看完之后就感觉陈群老师不愧是一个老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捏之在手,拿捏的非常准确,而且节奏鲜明。在宣布课堂内容后,确定的小口令也非常的有效并且有趣,热身也是与与球性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上课内容做准备。接下来是_练习与分组练习,陈群老师在前面的动作讲解的非常好,只是孩子在练习动作的时候,有个别孩子出现错误,陈群老师

2、没有下去巡视指导加以纠正,而只是在练习过后找了孩子上来示范,个人觉得示范有需要,但是个别指导更能加深孩子的映像,对动作的准确性理解的更深。后面的练习中,以提问加深记忆,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以掌声,对尚未熟练掌握动作的孩子加以鼓励,能很好的促进孩子的向上精神以及团队精神。最后以游戏种西瓜结尾,并加以勉励和布置课后练习。下面谈一谈对李俊媛老师视频的学习。你会发现这是跟陈群老师不同的上课风格。首先,李老师提问题,情境导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篮球“宝宝”。后续基本队列练习,中间以传递小篮球游戏提升兴趣。在后弦的练习中提出问题:“小篮球_会向前跑”,让孩子得出拍球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效果,觉得这样非常有利于孩子

3、记忆动作。后面的练习中也找出优秀的孩子示范表演,提升了孩子的积极性并以游戏“快乐冲冲冲”结尾,最后在放松动作里与孩子互动。个人觉得两位老师的课各有优点,陈老师的课稳重,课堂把握非常好。李老师的课充满欢快活泼的气息,但是在内容吃透方面不如陈老师掌握的深切。另外,两位老师都没有在孩子练习的时候巡视指导加以纠正错误动作,个人以为这个可以有。总之,两位老师的课都上的非常优秀,很多方面值得我去学习。感谢两位老师的优秀展示。第二篇:课例磨课反思总结课例磨课反思总结“磨课”这个词,我以前没有听说过,以前老师都说“_研讨”,而且一般研讨一遍就结束,这次的双对接研修学习,特备是这7、8模块的磨课环节,三次备课,

4、两次研讨,让我更理解了“磨”的含义,课要反复的打磨,才能出精品。课例打磨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我觉得我们的课例打磨过程就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在这种螺旋往复的打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备课的朱老师反复进行备课、修改,现在我还不时的想起她埋头备课的情景,其他老师也积极的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奋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1、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在一起磨课,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毫无保留,还时有小小的争论,气氛尤为热烈。在这种表达、争论中我们也完善了自己。2、磨出了我们

5、的创新精神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3、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师经过磨课,语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课设计的也更实在、明确、操作性强了。可以说磨课把教师

6、的嘴皮磨薄了,但却加厚了我们教育教学理论。我们将会把在这次磨课中学的知识用于日常教学中,但我们也知_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是我们创新之始,我们将磨出更多、更好的课。第三篇:课例磨课反思总结在磨课中历练成长在近三个星期的“说、观、议”磨课活动中我收益匪浅。我虽然从教已有二十几年,但从学识、经验或是授课方法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学习改进的,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上课、以及与同行们交流的机会,尤其是上课后对自己上课的反思、听课者的评价,我能感受并学习到不同的授课教学经验,在他们那里我学到了不少教学思想的精华。通过这堂课,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_学生,_学生的“学”,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不

7、过如何更好去_学生,_全体学生,充分把握教学的切入口,还需我们不断实践、思考。这次的双对接研修学习,特备是磨课环节,三次备课,两次研讨,让我更理解了“磨”的含义,课要反复的打磨,才能出精品。课例打磨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我觉得我们的课例打磨过程就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在这种螺旋往复的打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备课的我反复进行备课、修改,其他老师也积极的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奋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1、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在一起磨课,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毫无保

8、留,还时有小小的争论,气氛尤为热烈。在这种表达、争论中我们也完善了自己。2、磨出了我们的创新精神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地方及学生实际,如何在几轮的磨课当中更富新意和创意,使得听课学生、教师不感到乏味,教师是决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要对教材有所创新。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3、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师经过磨课,语

9、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课设计的也更实在、明确、操作性强了。可以说磨课把教师的嘴皮磨薄了,但却加厚了我们教育教学理论。我们将会把在这次磨课中学的知识用于日常教学中,但我们也知_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遗憾之处就是我们创新之始,我们将磨出更多、更好的课。第四篇: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在打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马洪岩_._月-_月有幸参加了_省的远程研修的课例打磨。磨课即磨练,老师们在磨课中成长,在磨课中合作,在磨课中受益。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团队协作课例打磨中我不断的反思教学,偶有所得,现梳理反思如下。1.追本溯源,解决问题。课例打磨之初,首先要确立本次课例打磨要解决的问题

10、是什么,只有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够围绕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立并不是我们拍脑袋拍来的,而是我们通过探讨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追本溯源,找到了出现这些现象的教学误区。然后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高效,准确的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教学中通常也不乏对教学的思考,遇到问题也会跟同伴讨论、交流。寻求一些解决方法。现在想来有些思考很肤浅,也是无效的。因为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通过表象,依据有力的理论依据,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这就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越来越迷茫,越

11、来越无助。不能够有更好的成长。课例打磨_了我追本溯源,解决问题。2.团队的力量,促我们成长。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磨课中无论是问题的确立,备课研讨还是观看议课。都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交流和合作中我们得到迅速的成长。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如果我们平时多交流,多参与_备课,多相互听课,互相学习,互为其师一定会在教学设计上、教学水平上大有长进。教学就要会“磨”,善于“磨”,在自我磨课中发现不足,不断进步。3、创设语境,自然习得。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言之有物,有交流的必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习得运用语言,我也会想方设法

12、的为孩子们创设自以为真实的情景,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操练、运用。而上完课之后就会觉得自己设置的任务太过浮于表面,孩子们没有真正的学会。现在想来,一是语境的创设不够真实,没有充分考虑到语言的语用功能。导致了孩子们只是机械的操练,而没有真正的用语言做事情。脱离了语境的任务是不真实的,是无效的。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意义的。通过这次磨课,我对情境和语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学习手段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语境是能够体现语言运用的情境,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而对于语境的设计,

13、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语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考虑一下几点: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可以_,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学习英语。2.注重课本语境的充分使用。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语境的创设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语境的创设往往会脱离课本的语境,为创设语境而穷其所有,但效果却不显著。而实际上,我们平时教学所用的文本恰恰就是交际背景和文化背景最恰当的语境。是编委通过不断的推敲而创设的语境。所以在备课是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文本语境

14、,并恰当的使用文本语境,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新版的pep三年级上教数词的这一课,文本中创设的语境就是,孩子们捉迷藏,要找人的孩子,就会在找之前数数的语境。这个语境真实有效,充分考虑到了语用的功能。这就比我们将单词与语境割裂开讲,要有效的多。3.语境的创设,兼顾课内与课外。对语言的正确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语境也可延伸到课外。同样课外的语境也可以延伸到课内。语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考虑语境的延续性。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践语言的机会。以上几点是对磨课过程中的几点梳理。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指正。第五篇:课例研修学_结课例研修学_结_年_月_日,在_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的_下,我与其他_位同学

15、在公教楼d座进行了全天的课例研修培训。在这期间,我们_位同学与张敬彩老师一起研讨了课例研修的概念、性质、意义、流程、及具体内容,对课例研修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学习,并根据“两课两反思”的指导,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对课例研修资料的学习,我明白了,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_的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_事业而非个人事业。“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

16、用教学具等等。教师们以“课例”为载体,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发更多教师相互学习、_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_的实践智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课两反思”模式,即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