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_三言二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58961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_三言二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书笔记_三言二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书笔记_三言二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_三言二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_三言二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工管 1052 姓名:陈露学号:9110105204读书笔记三言二拍接触三言二拍这本书是看了百家讲坛之三言二拍,觉得这节目很有意思,而且,当时 在上高中,觉得看这些有利于改善作文水平所以就关注了点。抱着看多又不会有损失的心态 就看看里面那些小故事。由于我有个缺点就是半途而废,所以后来就抛之脑后了。今年寒假 一是因为要写读书笔记,二是自己的心血来潮,就在假期看了一些。从这本书中反映了很多 社会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吸收经验,对人们的思想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

2、本小说集初 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 所编选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凌蒙初是明 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拍案惊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 说,其撷取的社会内容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情感。三言二拍中有不少故事被翻拍成电影,比如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蒋兴哥重会珍珠 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韩秀才趁乱聘娇妻,吴台守怜才主婚薄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等好看的电影。“三言”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 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

3、们的思 想意识。看了很多三言二拍中的很多故事,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的几个:(一)吴保安弃家赎友唐朝时,吴保安和郭仲翔从未谋面而意气相投,是所谓的“心交”朋友。郭仲翔随李蒙 征云南,吴保安写信给郭仲翔,自荐军中效力。吴保安未至而唐军全军覆没,郭仲翔被蛮族 俘虏。蛮族索绢千匹作为赎金。听到消息后,吴保安至长安寻找郭仲翔的亲属,没有找到。 他为了凑赎金,抛妻弃子在外经商挣钱。十年后,郭仲翔被赎回,两位朋友短暂见面后各奔 前程。不久,吴保安病故。郭仲翔背着朋友的骸骨,拖着曾钉过木板的双足,步行数千里送 还故乡。随后,郭仲翔上书朝廷,愿将自己的官职让与吴保安之子。虽然吴保安施恩在前, 也难得郭仲翔的义气

4、。此事轰动了朝野。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友谊有多么重要,这实在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而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我想是患难见 真情吧!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吴保安知恩图报,珍惜友谊,为救患难中的朋友,牺牲 家庭,这种赤诚之心真的很令我感动!我们可以看到,吴保安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张氏认 为“巧媳妇煮不得无米粥”,并劝说他:“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吴保安弃 家赎友)在这种情况下,吴保安并没有放弃救朋友的决心,他铭记郭仲翔当初的伯乐之情, 感恩于他的提拔和赏识,并认为,他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所以决不能辜负知己的信赖,毅然 决然地抛下了妻儿,出外筹钱。文中用一首诗

5、来表达吴保安为救知己的决心,赤诚和艰难。 “离家千里逐锥刀,只为相知意气饒。十载未偿蛮洞债,不知何日慰心交。”这十年间,他 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杨安居的帮助下救出朋友。在文中冯梦龙也用诗表达了对吴保安的敬 畏之情:“频频握手未为亲,临难方知意气真。试看吴郭真义气,远非平日结交人”。(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小说通过描写误落风尘的下层女子杜十娘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及理想破灭、悲愤自沉 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妇女的侮辱与残害,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冷酷。小 说以精微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杜十娘这一典型形象。她饱尝人生的 屈辱,倍加渴望获得纯真的爱情,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6、她天真善良、机智谨慎、知情重义、 刚毅坚强,与懦弱自私的李甲和奸诈阴险的孙富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 小说情节跌宕,一波三折,写尽了杜十娘的人生悲观、爱情离合,特别是借银赎身、姊妹送 行、泊船瓜洲以及抱匣投江等情节描写,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李甲是富家子弟。他虽然也曾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他屈服于社会、家庭 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破坏,最终背叛了爱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剧。作品对杜十 娘寄予极大的同情与赞美,对李甲、孙富给予无情的揭露和谴责。小说成功地运用对话表现杜十娘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杜十娘在沉江以前向李甲所说的一 席话,表现了她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和这种理

7、想破灭后的痛心,表现了她对“眼内无珠” 和“负心薄幸”的李甲的鄙视和忿恨,对自己错误委身和“命之不辰”的无限感慨,集中地 表现了她悲愤交集的复杂心情, 杜十娘的悲剧发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价值观念 开始产生巨大转变的明代,小说是把主角杜十娘和李甲、鸨儿、众姐妹以及孙富等人的关系, 立体地编织成一个社会生活的整体来加以表现的。它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内心活动、 爱好习惯等,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面貌, 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具有典型意义,而杜十娘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使我们进 一步看出她的性格的刚强和坚定。(三

8、)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根据今古奇观中同名小说改编。热闹的庙会上,秀才孙润不慎将词稿失落,恰被少 女刘慧娘拾得,二人因此相识,互相爱慕。与此同时,另一秀才裴政也和另一少女徐文姑一 见钟情。两对情人为了表示情意,互赠信物,不想因庙会中人多杂乱,又各有父母伴随,竞 在慌乱中将信物递错,孙润的白扇递给了徐文姑,徐文姑的罗帕被孙润接去;刘慧娘的罗帕 给了裴政,裴政的白扇到了刘慧娘手中。因此,孙润竟以为自己所爱之人叫徐文姑,徐文姑 也以为自己所爱之人叫孙润,刘慧娘则以为自己所爱的是裴政,裴政也以为自己爱的是刘慧 娘。正好在此之前,由于父母包办,孙润与徐文姑,裴政与刘慧娘都已订了婚约,互相正在 催娶、催嫁中。当

9、他们听到了所订之人,均以为就是自己的意中人,不禁暗喜。孙润有姐名 珠姨,早已与刘慧娘之兄刘璞订下婚约。刘家因为刘璞久病不愈,决定要将珠姨接过门来拜 堂冲喜,事先言明原轿去,原轿回,不在刘家停留。迎亲之日,珠姨因不满父母包办,又怕 刘璞一病不起,故装病不肯上轿。在无可奈何之时,因孙润长得与姐姐相像,便决定由孙润 男扮女装,代姐出嫁。拜堂之时,刘家又因刘璞病重不能起床,只得由刘慧娘以女扮男,代 兄行礼。礼毕,刘家忽变前言,坚留孙润入宿洞房,并要刘慧娘前往陪伴。在洞房中,彼此 发现了对方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于是,假夫妻成了真夫妻。事情被泄露了出来。由 此,引起了一连串的争吵:刘家骂孙家“卖假货

10、”;裴家骂刘家“纵女行奸”;徐家则闹着要 和孙家退婚事情越吵越大,不得解决,只好互相扭到公堂打官司,请乔太守断案。由于 案情牵扯太广,本身又错综复杂,把乔太守弄得昏头涨脑,想按父母包办之婚姻原配原断, 又受到追求婚姻自主之青年人的反对;想按青年人的意愿来断,又受到维护封建礼教父母们 的反对。在左右为难之中,他干脆来了一个乱点,结果正好将刘慧娘配给孙润、徐文姑配给 裴政。正是“今朝乱点鸳鸯谱,千年万载传佳话”。三言二拍 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首先,表现婚姻爱情生活是“三言”中最具特色的 题材,在“二拍”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此类题材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同时也表现 出新的发展。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

11、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破,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 追求,也就是提倡男女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同时对男女情爱和情欲给予大力肯定, 在很大程度上冲决了礼教之大防。另外,大胆地揭露统治阶级倒行逆施的罪恶本质与官场吏 治的腐败黑暗,同时也体现出清官贤士的正义感和下层人物的反抗精神。此类作品有的是直 接面向现实,表现朝廷内部的忠奸斗争。三、描写市民生活(尤其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及 他们的思想观念,形象地展现了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图景。此类作品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意 识,商业商人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追逐货利、发财致富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不少商人 也被塑造成正面形象。从这本书中可以知道,人所处的位置是不

12、相同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只要正确找准自己位置努力去做,不盲目的比较,不管是出类拔萃,还是默默无闻,那都是 一个成功者。比如: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可能会比出上进心,也可能是比出沾沾 自喜;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优点比,可能比出自卑,也可能比出努力奋斗。其实,成功有大 小之异,无轻重之别,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别人,要在乎的是超越自己。“三言”“二拍”不 仅形象地揭示传统经商意识演变的历史,而且也为我们展现了正在完善的商业道德观中的时 代内容,从这一点来说,“三言”“二拍”不仅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而且有较高的史料价 值目前,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可能完全摆脱中国古代商人文化精 神的影响,尤其是“三言”“二拍”所提倡的“以义取利、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对当今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三言”“二拍” 中体现的商业价值观,探究冯梦龙、凌濛初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思想状况,除了具有重要 的文学价值外,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