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检查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58902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防爆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火防爆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火防爆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火防爆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火防爆检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防爆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检查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火防爆检查表(二十五项反措)序 号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1.新建、扩建工程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有关规定进 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 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2.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 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 管道和设备。3.对于新建、扩建的火电厂主厂房、输煤、燃油、制氢、 制氨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应选用阻燃电缆。4.采用排管、电缆沟、隧道、桥梁及桥架敷设的阻燃电 缆,其成束阻燃性能应不低于C级。与电力电缆同通 道敷设的低压电缆、控制电缆、非阻燃通信光缆等应 穿入阻燃管,

2、或米取其他防火隔离措施。5.防止电缆 着火事故(电气)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同一通 道内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按照电压等级的高低从 下向上排列,分层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电缆的弯曲半 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6.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 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 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米 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7.非直埋电缆接头的最外层应包覆阻燃材料,充油电缆 接头及敷设密集的中压电缆的接头应用耐火防爆槽盒 封闭。8.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在电 缆通道内敷设电缆需

3、经运行部门许可。对贯穿在役变 电站或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 恢复封堵,并由运行部门验收。序 号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9.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 和主控室或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 施。10.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如需要,应按工艺 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 防爆槽盒将其封闭。变电站夹层内在役接头应逐步移 出,电力电缆切改或故障抢修时,应将接头布置在站 外的电缆通道内。11.在电缆通道、夹层内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 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在电缆通道、夹层内使用

4、的临 时电源应满足绝缘、防火、防潮要求。工作人员撤离 时应立即断开电源。12.变电站夹层宜安装温度、烟气监视报警器,重要的电 缆隧道应安装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并应定期传动、检 测,确保动作可靠、信号准确。13.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杳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 度。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规定对电缆夹层、通道进行定 期巡检,并检测电缆和接头运行温度,按规定进行预 防性试验。14.电缆通道、夹层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采 取安全电压的照明应充足,禁止堆放杂物,并有防火、 防水、通风的措施。发电厂锅炉、燃煤储运车间内架 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15.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 近带油

5、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16.发电厂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 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17.电缆通道临近易燃或腐蚀性介质的存储容器、输送管序 号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道时,应加强监视,防止其渗漏进入电缆通道,进而 损害电缆或导致火灾。18.防止漏氢(电气)发电机出线箱与封闭母线连接处应装设隔氢装置,并 在出线箱顶部适当位宜设排气孔。同时应加装漏氢监 测报警装置,当氢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 %时,应停机查 漏消缺。19.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20.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

6、含耐油橡皮垫) 和石棉纸垫。21.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 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 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22.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 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23.防止汽机 油系统着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 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 汽管、阀保温层。24.火事故(汽机)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 或其他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 铁皮。25.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 并更换保温材料。26.事故排油阀应

7、设两个串联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 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 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识 牌。27.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应定 期检查和维修油管道支吊架。序 号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28.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 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 理。29.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164.1-2010)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 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30.防止氢气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

8、须符合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2008)。31.系统爆炸 事故(汽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 管理制度,并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32.机)制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 和试验。33.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 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34.空气、氢气侧各种备用密封油泵应定期进行联动试验。35.防止氢罐 爆炸事故(汽机)制氢站应米用性能可靠的压力调整器,并加装液位差 越限连锁保护装置和氢侧氢气纯度表,在线氢中氧量、 氧中氢量监测仪表,防止制氢设备系统爆炸。36.对制氢系统及氢罐的检修要进行可靠地隔离。37.氢罐应按照压力

9、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13 )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38.运行10年的氢罐,应该重点检查氢罐的外形,尤其是 上下封头不应出现鼓包和变形现象。39.防止漏氢(汽机)严密监测氢冷发电机油系统、主油箱内的氢气体积含 量,确保避开含量在4%75%的可能爆炸范围。内冷 水箱中含氢(体积含量)超过2 %应加强对发电机的监 视,超过10%应立即停机消缺。内冷水系统中漏氢量 达到0.3m3/d时应在计划停机时安排消缺,漏氢量大于序 号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5m3/d时应立即停机处理。40.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

10、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发现发电机大轴密封瓦处 轴颈存在磨损沟槽,应及时处理。41.对发电机端盖密封面、密封瓦法兰面以及氢系统管道 法兰面等所使用的密封材料(包含橡胶垫、圈等),必 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合成橡胶、再 生橡胶制品。42.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防止制粉 系统爆炸 事故(锅 炉)(GB 26164.1-2010)中有关锅炉制粉系统防爆的有关 规定。43.及时消除漏粉点,清除漏出的煤粉。清理煤粉时,应 杜绝明火。44.磨煤机出口温度和煤粉仓温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 内,出口风温不得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V45.健全和完善氨制冷和脱硝氨系统运行与维护规程

11、。V46.进入氨区,严禁携带手机、火种,严禁穿带铁掌的鞋, 并在进入氨区前进行静电释放。V47.防止氨系 统着火爆 炸事故(锅炉)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应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通风、 照明良好。V48.液氨设备、系统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和事故处理, 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空间和安全疏散通道。V49.在正常运行中会产生火花的氨压缩机启动控制设备、 氨泵及空气冷却器(冷风机)等动力装置的启动控制 设备不应布置在氨压缩机房中。库房温度遥测、记录仪表等不宜布置在氨压缩机房内。50.在氨罐区或氨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执 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办理动火工作票;氨系统动火作V序 号检查项目具体检查内容

12、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 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业前、后应置换排放合格;动火结束后,及时清理火 种。氨区内严禁明火米暖。51.氨储罐区及使用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氨泄漏检测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并按时检查和试验。V52.氨储罐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应进行安全性评 价,其防火、防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验收投产。53.在锅炉设计和制粉系统设计选型时期,必须严格遵照 相关规程要求,保证制粉系统设计和磨煤机的选型, 与燃用煤种特性和锅炉机组性能要求相匹配和适应, 必须体现出制粉系统防爆设计。54.不论是新建机组设计、还是由于改烧煤种等原因进行 锅炉燃烧系统改造,都不能忽视制粉系统的防爆要求,当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大于25% (或煤的爆炸性指 数大于3.0)时,不宜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如 必要时宜抽取炉烟干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55.防止制粉 系统爆炸(锅炉)对于制粉系统,应设计可靠足够的温度、压力、流量 测点和完善的连锁保护逻辑,以保证对制粉系统状态 测量指示准确,监控全面、动作合理。中间储仓制粉 系统的粉仓和直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应设置足 够的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应定期进行校验。V56.制粉系统设计时,要尽量减少水平管段,整个系统要 做到严密、内壁光滑、无积粉死角。57.煤仓、粉仓、制粉和送粉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