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习理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58864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学习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大学习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大学习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大学习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大学习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大学习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学习理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 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 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 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美国心理学 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可, 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 对强化原理进

2、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 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 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 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 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 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 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 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认知

3、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 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 可变因素。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 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 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 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 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 究如何为

4、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 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 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 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 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 对学习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

5、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 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特别关 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 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例如,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 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维果斯基的“文化一一历史”发展理论的广为流传,都是建构主义思想 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 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6、。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 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 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 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 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 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 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 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

7、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 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精神分析学派一一代表: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理论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理论一般指他在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包括: 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 的一切。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 所容的欲望。 压抑和抵抗。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所容的。 因此,欲望与规范就产生激烈

8、的斗争,往往是欲望迁就规范受到压抑。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 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弗氏称为抵抗或抗拒。 泛性论。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 支配。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精神分析理论指 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 性力。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及生殖期等。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因此, 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第一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形成

9、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开始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修正。形成了他的后期理论。 主要包括: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 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为了与生存本能 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 现为一种自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破坏、征服的动力,表现为侵略的倾向。 但当向外界的侵略受到挫折时,它往往退回到自我,成为一种自杀的倾向,这种倾向的活动 范围很广泛,不限于杀人和自

10、杀,还包括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权威的 反抗等。 精神结构理论。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 我组成的。最原始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 组成,是同肉体联系着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它与本我不同, 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所谓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 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 我的冲动。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如果这种平衡 关系遭到破坏,即会产生精神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11、理论是在1900年以后成熟起来的。 他从各地吸收了一批信徒,其中最被器重的是奥地利的A.阿德勒和瑞士的C.C荣格,从而 构成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一一代表:托尔曼,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 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 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

12、发展破除了以前 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 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亍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 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 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 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意识,认为心理学应该探索行为规律,从 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些主张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 机制

13、的机械论思想、拉。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 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 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行为 主义学派认为,对行为的研究包括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刺激是指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变 化,如光、声音、饥、渴等。反应是指有机体所做的任何外部动作(外部反应)和腺体分泌 (内部反应)。反应有先天反应和习得反应两种。复杂反应和动作技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 学会的。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

14、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 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 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 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 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 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 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

15、样的 规律。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 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 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 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 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 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 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

16、,自由探 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 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 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 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 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认知主义学派代表:奥苏贝尔,加涅,托尔曼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 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 构(cognitive structure)。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 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 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