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58747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高等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前者是指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应因种族、民族、肤色、性别、阶层、家庭或地域等差异而丧失或减少,后者是指高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大学生在高校管理活动中为维护自身权益争取民主参与机会。2.高等教育终身化: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和组织过程中贯彻终身教育原则,促进学习者开展终身学习的过程。3. 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类型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的构成状态。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

2、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研究、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5. 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6.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7.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8.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3、批判地审察自身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借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9. 学习: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取知识、改变行为以完善人格的过程。10. 结构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该理论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应着重反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历史等学科所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11. 学分制:学分制是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规定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4、1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在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将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发现教育规律性知识。13.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14. 高校办学特色:高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15. 教师绩效考评:教师绩效考评主要是指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工作情况、职责履行程度、对学校的贡献或价值等方

5、面进行考核和评价。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24分)1.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错误。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2.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错误。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3.“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发源于中国古代。错误。“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发源于12世纪的西欧。4.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错误。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而且也体现在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5.“学者未必为良师”。正确。“学者未必为良师”,但“良师必为学者”

6、,即所有学者不一定能做教师,而所有教师都应该是学者。教师和一般学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教师有系统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知识,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6.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学科和专业水平的过程错误。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7.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上。通才教育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专才教育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职业性。8.赫钦斯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改造主义课程

7、观。错误。赫钦斯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永恒主义课程观。9.学风是高校的隐性课程之一。正确。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的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成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教师建构学生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错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11.教育实验法是教育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教育活动的一种方法错误。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解释教育

8、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12.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是科研性服务。错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有教学性服务、科研性服务、综合性服务、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13. 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巴黎大学错误。巴黎大学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最早大学之一。14.课程即教学内容。错误。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15.高等教育民主化指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错误。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 16.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

9、才。错误。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受教育者政治化,二是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才,三是促进政治民主化。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三种观点。第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展,由专而深,由深而通。第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2.简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群体结构趋向多元化,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大学生的开放性特征,主要表

10、现为思想上的开放性,个性上的开放性,人际上的开放性;大学生的实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实用倾向,文化观念上的实用倾向,学习研究上的实用倾向;大学生的迷茫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迷茫,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矛盾引发的迷茫,社会责任与自我中心矛盾导致的迷茫。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必须主义的一些问题。第一,继续逐步扩充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水平;第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三个层次的关系,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中、低端层次的人才结构相适应;第三,注重培育高职高专教育的专科层次特色,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4

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趋势。以教师学生的多边活动作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方法;由重视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强调多样性和综合化。5.简述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科研与教学结合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其次,从教师主体而言,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再次,教学和科研活动在高等学校是有机的统一体。总之,科研是教学的前提,教学是科研的延伸,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6.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学习、实践和反思。根据高校教师的任务和工作特点,终身学习是教师专

12、业发展的基础,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反思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7.简述高校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课程方向的人文化;隐性课程愈益重要。8.简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首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精品课建设的核心。其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三,面向新世纪的教材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环节。第四,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途径。第五,管理机制创新是精品课建设的制度条件。第六,加大投入力度是精品课建设的物质基础。9.简述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

13、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高校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沟通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具体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三大职能的配比和联系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培养人才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10.如何打造高校的隐性课程?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11.如何引导大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从依赖性

14、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身性学习。12.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为:选定课题、文献检索、形成假说、制定研究方案、实际运作、提交报告。13.简述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丁特罗教授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以下、15%50%和50%以上为界,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14.简述选择课程内容的一些原则。适时原则;完整原则;经济原则;实践原则;量力原则;满足原则。1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应对的一些难题。第一,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合理分类,使各院校类型定位明确。第二,多科性院校、综

15、合性大学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不宜片面求大求全,应注意适度综合化。第三,引导单科性院校、教学型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避免与其他类型院校盲目竞争。第四,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培育一批研究型大学。第五,利用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世界级高水平大学。16.简述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高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质:独特性、辐射性、积累性。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高校如何认识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当前高校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通识教

16、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主张引入通识教育补充专业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第二,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展,由专而深,由深而通。这种观点认为在现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拓宽和深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第三,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这种观点则要求用通识教育来改造专业教育,统领学生大学教育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术基础、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星座/运势/宗教/风水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