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578004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里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里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里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里期末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里期末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里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里期末复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觉 -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 -是人脑对但是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记忆 -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以后的再现的心理过程迁移 -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思维 -是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情绪 -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心境 -是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需要 -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应表现为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美感 -是十五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体验意志 -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想象

2、 -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宣泄 -指来询者将其淤积已久的情绪及烦恼与变态行为倾诉给咨询人员的过程。创造 -提供新颖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注意 -是意识的一个属性,是人的意识活动活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格 -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动机 -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意念活动常模 -指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中的平均分数。咨询 即商量、征求意见的磋商行为。效度 -是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

3、对象的程度。反应的事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可正确性。理智感 -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标准,评价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优生学 -研究改善物种遗传素质,特别是通过社会控制和改善人类配偶生殖的科学。神经病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的精神障碍。频因律 -即对某一刺激的某一行为发生反应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行为救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见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近因绿 -即对某一刺激发生某一行为在时间上越接近,那么这一行为反应越容易固定下来,并在以后遇见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心

4、理卫生 -也称心理健康,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心理应激 -个体觉察到环境对生理、心里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医学模式 -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做发生的干扰作用心里实质 -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应心理现象 -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方面前瞻研究 -是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注意广度 -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的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心理障碍 -由于某

5、种原因导致心里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以个体无法有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为指征。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与发病的躯体疾病。生活事件 -是研究心神疾病的一个重要内容,甚或变化单位得分过高的人容易产生心神疾病。心理评估 -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作出鉴定。心理测量 -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现象活行为进行数量化测定,从而确定心理现象在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心理治疗 -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

6、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行为治疗 -根据行为学习及条件反射理论,消除和纠正异常并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和行为的治疗方法。心里咨询 -给来询者以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的过程。回避原则 -心里治疗中往往要涉及个人的隐私,交谈时十分深入的,因此不宜在熟人之间做此项工作,亲人与熟人应在治疗中回避。病人角色 -又称病人身份,是一个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通过患病和康复的过程,病人与家庭、社会医务人员之间产生互动。医患关系 -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景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

7、病人依从型-又称之为遵医行为,是指病人的执行医嘱率。心理素养 -是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心理应激源-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需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及生理反应的刺激。心身统一观-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医护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感觉的后效-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的现象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等疾病。专题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一种方式,针对公众关心的心理问题

8、,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进行专题讨论和答疑。开放式谈话-心理评估常用方法其中一种,谈话时开放的,没有固定的问题和程序。非言语沟通-时之举止行为和表情的沟通。1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至民族性格等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或情景。2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意识到自己是病人。3前瞻研究: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1、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它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2、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

9、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3、发散思维 是一种求异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4、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的意识清楚,感觉系统与感觉功能正常,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5、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1、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没有努力识记,只因事物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我们保留下识记的印象。2、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

10、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横断研究:通常选取几组在某些方面匹配的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定,或者进行不同的处理及治疗,以比较其后果、效果和副作用。4、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其含义有两方面:方面表明外界信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在此阶段中以感觉形式保持着;另一方面指信息仅有瞬时的停留,只是登记一下。5、创造性思维:是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的思维,除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外,它能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特点,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同时还要结合想像、进行构思才可能实现。1请归纳、简述医护心理学的基本观念。(1)心身统一的观点;(2)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3

11、)认知与自我评价的观点;(4)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5)情绪因素作用的的观点;(6)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2简要说明心理现象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2)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观点、信念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简要说明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种最简单的心理活动,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感觉对维持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十分重要。(3)在

12、许多实践领域中,如果能够根据感觉的规律安排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4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 (1)知觉特点的影响:知觉对问题如能进行客观详细的观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2)定势的影响: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时起促进作用,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和创造性的发挥。 (3)功能固着:在解决问题时它往往影响灵活性和变通能力的发挥,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也是定势的一种消极影响。(4)迁移: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5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 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来源 任何情绪、情感都不是自发的。(2) 情

13、绪、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3)情绪、情感是对事物态度的体验,不是态度本身。区别:(1)情绪是由自然需要(即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2)情绪是动物与人所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所独有。(3)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与短暂性的特点;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它是情绪的本质内容。6说明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关系。(1)认知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意志过程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反映外界

14、客观事实的,是人的认知活动的结果。人对外界客观存在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他们的意志活动和目的也就越有意义和价值,越有可能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并坚持实现这一目的。(2)意志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对认知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切有目的的认知过程,都要求人的意志努力,也都是意志活动的过程。1说明人格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自我意识的确立:自我意识也叫自我概念,足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评价、归属感(角色认同)、形象感等。自我意识的确立有一个发展过程,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常常借助于他人的眼睛为“镜子”,以别人的评价作为间接依据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2)社会

15、化:指个体的观念及行为被纳入到社会规范中的过程。换言之,是使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个体成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按照社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过程。2说明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充分了解白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3说明心理应激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促进入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成长和发展涉及人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的成长和发展。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入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离不开刺激,适当的刺激和心理应急有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4如何应用社会适应标准判断心理是否存在障碍?首先,人的心理障碍可以有多种表现,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