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5742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_rJ临床医学的基础(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发表日期:2005-08-26 作者:季建林上海中山医院心 出处:医患关系是临 床医学的基础-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季建林上海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本页 面已被访问:2517次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季建林上海中山医院心理 医学科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上海 200032临床医学工作涉及到医师和患者两方面:病人患病求医、去医院就诊

2、,是作为 求助者;医师看病和治病,是作为帮助者。这种在医院特殊社会场合中所形成 或建立的医师与病人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即医患关系。换句话 说,就是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护理等医疗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所建立 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满意度。英国学者曾报道,综合医院中约%的病人可以通 过详细询问病史做出诊断,而需要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的各占%。而 世界卫生组织(WHO)做过的1项调查发现,临床上病人在诉说症状时,平均在 19秒钟之后就被医生打断。由此可见,医患双方的信任与合作,以及医师的耐 心倾听是临床诊疗的基

3、础。而且,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 支持的功效,有助于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案的贯彻。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 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 (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学正日益变成一个复杂的、依赖器械设备、按患病器 官划分的专业性科学。医师所关心的是病人的某个器官的病理过程,即疾病而 不是患病的人。临床分科越来越细,技术越来越先进,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也 造成了病人到医院治疗,医师只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审视病人,医疗的过程被 “物化”。虽然“物化”的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质量,但也拉开了 医师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4、,疏远了医患关系。近20余年来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 ne,EBM)的出现提倡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在证据、医生技能和病 人价值三者必不可少的基础上,遵循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更 好地为病人服务,尤其是以病人为中心得到的临床证据,并要主动和病人沟 通,让病人参与到诊治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医患 矛盾的产生。一、医患关系现代医学对医师的要求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博士提出了 21世纪“五星级医生” (Five Star Doctor)的概念,即指未来医生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1)医疗保 健提供者(care provider

5、),即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 供卫生服务;2)决策者(decision maker),即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多方 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3)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即医生不只是诊疗疾病,更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主动、有效 地增强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4)社区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即能参与 社区保健决策、平衡与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对卫生保健的需求;5)服务管理 者(service manager),即协同卫生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卫生保健,真正 做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鉴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近年来美国医学会曾制订了

6、医生的行为标准(亦称7 大原则):1)应该同情和尊重患者,致力于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2)应该诚 实对待患者和同事,敢于暴露自己个性或能力上的不足,或者敢于揭露有欺诈 行为的人;3)应该尊重法律,并认识到有责任为患者寻找变通办法,维护患者 利益;4)应该尊重患者、同事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士的权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保护患者的隐私;5)应该不断学习、应用和提高科学知识,使之有利于患者、 同事和社会,并注意征求或咨询意见;6)除非急诊例外,日常临床工作应该为 患者提供适当的服务,患者可以自由选择服务、合作的对象和所提供的医疗服 务环境;7)应该认识到医生也有责任参加改善社区的相关活动。二、提高医务人员的

7、素养1977年Engel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 医学的挑战一文,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对此作了强有力 的分析和说明。即生物医学模式需要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 变,这种转变并不否定疾病的生物学本质,而是提倡为了全面了解病人和为病 人提供真正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简而言之,强调看病“人”和治病“人”, 而非简单地看“病”或治“病”。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是保证医疗 质量的重要条件,这应成为医务人员提高全面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 健康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在合理的认知、良好的情绪和适应的行为等三个方 面。1合理的认知 作为医务人员除了具有相当的医

8、学知识技能和更新知识、充实 知识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对病人、疾病和诊疗过程的合理认知。医务人员 应以病人为本,全面地收集信息,客观地观察、思考和评价医疗工作及医患关 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应该合理地评价自我。应避免因认知方面的曲解而引起 的对医务人员自身情绪和行为方面构成的负面效应,从而影响诊疗工作的正常 进行。2良好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是体现医务人员心理素养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会影 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影响医疗工作的全面质量。保持良好的情绪,这 对于医务人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来自于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都可 能对医务人员的情绪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医务人员自身也有很复杂的 心理活

9、动,他们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也会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 力而引起情绪方面的反应和波动。但是作为医务人员应具备调整和把握自己情 绪状态的能力。医务人员的情绪状态可以成为病人的一种心理支持,也可以给 病人的心态带来消极的影响。3适应的行为 医务人员应具有适应的行为模式。所谓医务人员的适应行为, 是指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适应于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如举止谈 吐、外表形象、办事风格、医德医风、良好的人际沟通的技巧等。医务人员的 行为是最容易被病人所感受和评价的、最能直接体现职业形象的内容。医务人 员的行为模式若能与患者的期待和愿望相符合,就能增强医患之间人际吸引 力,有利于建立和保持相

10、互之间尊重、融洽和合作的医患关系。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有各种方式,其中交谈是主要形 式,而交谈又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必备条件。病人对医生是否满意往往并不 根据医生所给予治疗的优劣,而是取决于医生是否具有同情心、良好的服务态 度和高尚的医德。良好的沟通可使病人感到受到重视、亲切、有信任感。三、改进沟通技巧交谈是一种双向的沟通,一般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建立都以打招呼开始,医生以 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病人描述相关的资料,然后医生作一总结再与病人商讨 进一步诊断治疗之计划。完成整个交谈的过程。交谈有许多具体的技巧:1. 耐心倾听倾听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技巧之一。在倾听方面做得好的医生

11、将能凝聚 病人的注意,了解病人的想法并能掌握病人的渴望和要求。倾听既体现了对于 病人的尊重也意味着愿意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待和应对事物。2语言的沟通语言沟通是通过语言方式达到医务人员同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相互间的 沟通,这是医患之间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形式。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说过, 医生有2 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语言与药物一样都是治病的工 具,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简单明了的字句使患者明确认知,并依患者的文化背景加以选择。在语言交流中需要注意态度、语音、语调和用词得当, 能够使对方注意、理解、领会和作出适当的反应。做到良好的语言沟通并不容 易,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应起到积极

12、主动的作用。包括:1)问的技巧,2) 认同与理解,3)鼓励与支持,4)因人而异和具有针对性,以及 5)说服的技 巧。3非语言沟通指通过目光、表情、体态和形体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达到沟通的目的,亦称行为 沟通。这也是沟通的有效形式,它同样能达到信息交流的效果。例如,有学者 对面部表情研究后发现,交往中信息的表达=语言(7%)+声音(38%)+面 部表情(55);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带欣然、坦诚的微笑对病人 极富有感染力);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医患双方的心理距 离。非语言沟通因为主要是通过姿势、动作、表情和行为而实现的,因此有时 又称行为沟通。一般包括:1)医生的坐姿应轻松,2)

13、保持目光的接触,3)医 生的表情应与病人的感情相协调一致,4)当涉及病人隐私或一些敏感话题时, 应暂停记录或以后再做记录;当病人反复提到的一些躯体不适时,应稍做记 录,以示重视其叙述的内容。4重视医学伦理的问题医学伦理近年来愈来愈得到关注,一般要求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遵循 6 个原则: 1)有益,应用对患者有帮助的技能;2)非渎职,避免言行伤害患者;3)自 主,尊重患者的独立性;4)公正,避免偏见和歧视;5)保密,尊重患者的隐 私;6)诚实,真实对待自己和患者。总之,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师需要用“心”与病人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与其沟通,以及注意语言的尊重与礼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

14、 系,保证医疗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医患关系的建立与沟通继续教育园地季建林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新世纪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患者的 健康保健需求和对医疗的满意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患关系问题尤为突出。患 者患病求医、去医院就诊,是作为求助者;医生看病和治病,是作为帮助者。 这样就形成了在医院这种特殊的社会场合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人 际交往关系,即医患关系。换句话说,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 护理等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可 以这样说,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

15、响到医疗质量和 满意度。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医疗过程中的检查、诊断和治疗需要医患的双方合作才能顺利进行。为了 对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医生需要患者提供详尽的病史 资料和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地反馈信息,因此取得患者的合作尤为重要。而医患 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能显著提高医患之间的合作程度,有助于 明确诊断和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2融洽合作的医患关系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社会支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功效,即药物治疗和其 他治疗效果的取得与医患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实践经验不容否认的一个 客观事实是,

16、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相仿的医生在诊治同类疾病患者时其疗效会 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说明了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能, 同时也取决于医患之间的关系状态。一、医患关系的建立 根据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临床上常见的医患关系一般有3类模 式,即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以及共同参与型。可以用家庭关系来分析 理解医患关系,即医务人员多数情况下对待患者以如同家庭中的父母或成人角 色来对待儿童,从中不难发现,医患关系常常是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人际 关系很容易产生纠纷与问题,因为人际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平等的人际关系建 立才是理智、稳定、牢靠和持久的,否则是不稳定的,容易中断和破裂。1主动-被动型(active-passive model):这类模式常见于处理急性传染病、严重外伤、昏迷、手术患者,以及婴幼儿或严重精神障碍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