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57179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悟历史学中的爱国主义【摘 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曾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历史教学中,要用唯物史观使学生了解和分析历史,把历史教学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词】感悟 历史 爱国主义一、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

2、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着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

3、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二、加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古人云:“人无志不立”,我国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回,为天下老百姓解除苦难的传说;越王勾践立志复国、尝胆雪耻;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功在边疆的远大志趣,东晋时祖逖从“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孙中山敢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张学良西安兵谏;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无私奉献;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成为人民的大救星;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运用英雄人物和革命老前辈的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它们的革命光荣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这些仁人志士、英雄伟人的高尚品德产生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三、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一个没有英雄产生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知道珍惜、爱戴的民族是一个更可悲的民族。厚重的历史,就是无价的资源,历史人物是民族的骄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

5、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汪精卫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四、利用中国的近代史,培养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愤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人民,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

6、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翻开中国近代史课本,甲午中日战争史,日本侵占了旅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全城近二万居民,被杀剩了三十六人,这是日本人不想去作掩埋尸体的烦事,才留下了他们。南京大屠杀,豺狼们杀人取乐,“乐”了七个星期,杀了三十多万人。日本在沦陷区制造无人区,驱赶人们离开热恋的故土,不忍离去的人们惨遭屠杀。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多少无辜的人们成了刀下冤魂。日本在常德掷下的细菌弹,使多少个家庭灰飞烟灭沉痛的历史,亡国之痛、亡国之恨咬噬着学生的心。居安思危,“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深深的铭刻在学生的心中;爱国就是爱亲人爱自己的深刻道理嵌入脑海,升华为“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豪情壮志

7、。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明白落后挨打的道理,产生强烈悲愤感。五、利用中国现代史,使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

8、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探索和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更富强、更伟大,使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六、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分裂,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还是统一: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最后隋统一全国;宋金并立,最终为元所灭,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时代的主流。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由于历史原因,港、澳、台被分割出去,但她们始终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流着同样的血,统一是历史必然的选择。中国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

9、制”构想,并成功的在香港、澳门得以实现,为台湾回归祖国提供了典范。历史教学中“统一是主流”这条主线要把握,真正让同学们懂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不能得逞。七、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培养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总设计师邓小平站的高看的远,为中国人民设计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宏伟蓝图,符合中国国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众望所归之举。如今,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要求我们迎头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在教学中应从此切入,让学生有一种时代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整堂全节都讲爱国主义,但恰当地把握好切入点,适时、适事,多角度、全方位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是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