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569510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民营养老机构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逐步向社会养老转变,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养老保障功能也得到了社会普遍共识。目前,“老有所养”不仅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了挑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政府养老、社会化养老的形成、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机构,在美国,根据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24小时精

2、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所提供的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人;第二类为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没有严重疾病,需要24小时监护和护理但又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人;第三类为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提供膳食和个人帮助但不需要医疗服务及24小时生活护理服务的老人。目前,虽然我国对养老机构还没有按功能进行具体的划分,但已经出现了具备上述不同功能的各类养老机构。老年人作为我国社会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关爱这一群体,让他们得以享受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内应有之意。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是推动解决众多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此,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

3、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拥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敬老之路,不仅是新形势下理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实践工作者需要积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面对和无法逾越的历史课题。一、发挥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坚持“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政府在为老服务中的基本职能和养老机构的基本服务功能,发挥政策扶持的强力作用,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和管理标准,加快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全面推动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的加快,庞大

4、的老年人群体施加给社会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家庭养老的可承受范围,因此,机构养老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潮流。促进老年群体与其它群体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老年养老服务业,建设一个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制的同时,还可拉动经济全面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鉴于养老机构在分担年轻人压力和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帮助等方面研究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终点落脚于提高住院老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义明显。随着社

5、会和家庭结构转型的加快,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施加给社会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家庭养老的可承受范围,因此,机构养老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潮流。促进老年群体与其它群体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老年养老服务业,建设一个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制的同时,还可拉动经济全面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鉴于养老机构在分担年轻人压力和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帮助等方面研究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终点落脚于提高住院老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一些有针

6、对性的建议,意义明显。 可以有效地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住院老人享受的福利水平,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可以有效地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住院老人享受的福利水平,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介绍,我国目前已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拥有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养老院、社会福利院

7、、老年人乐园、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所,床位数达到了149.7万张,其中农村的仅在农村的乡镇敬老院就有29681所,总床位89.5万张。但我国的家庭结构转型也很快,核心家庭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己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并且,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有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意愿。所以,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远远不够。另外,传统观念认为,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多是为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不在时的空巢老人而设的。但是事实显示,我国这类老年人的收养比例也很

8、低,甚至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死亡。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社会性收养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敬老院供养的有13.6%,还有114万人即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寡残幼约150万人,他们大部分靠低保救助,仅有13%左右由福利机构供养现实:多种养老模式将并存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政府养老为辅、社会化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如按国际最低标准计算,我国现有老人中的5%需要机构养老,至少要700万张床位才能基本满足。目前,政府机构养老还主要针对的是复退优抚、残疾和享受低保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老人。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全国已建成的各种社会福

9、利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条件差、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这种现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老人颐养天年的客观要求。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早在2000年国家就制定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但由于投资养老事业所需资金量较大,一般来讲地方政府对这种没有税收的公益性项目缺乏积极性,国家所制定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导致了投资这项事业的回报周期较长,且业主们难以获得社会资本的平均利润,从而形成了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事业的热情低于其它行业的客观现实。 我们有理由相信

10、,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更多走向富裕、实现小康的老人,迫切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众多家庭儿女无法满足、目前政府难以实现的服务内容,社会化养老将以“上为党政分忧,下替儿女行孝”的崭新姿态,逐渐走入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并逐渐弱化我们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支持和鼓励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家庭、政府、社会养老协同发展格局,将是新形势下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些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

11、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住院老人达到5 %-7%的社会供养比例,同时机构总量却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二)问题 1、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 我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度。上千年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是家庭养老这一模式能够沿袭至今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条件。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一旦离开土地便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这种“反哺式养老”模式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观念不断得以强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12、 作为补充力量的老年机构服务体系,为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既弥补了国家和集体照顾的不足,也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的平台,进一步造福老年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境艰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要求解决代养问题、医疗问题,同时还要求解决护理照料问题,对社会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更加迫切。 2、养老服务机构本身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少有企业和个人

13、愿意投资,而且在我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属于新兴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第二,机构拥有者对社会福利、福利市场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有部分机构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这与国外通常由社会热心人士承担民营慈善事业情况不同,动机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别容易将举办人的社会公益精神置于危险境地;第三,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和偏好的灵活服务形式供给缺乏,尤以就近方便的、以居家养老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服务严重匮乏,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支柱的专业工作人员太少,截止2005年底,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足2万人,相比较1400万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数字相去甚远,并且志愿者随意性大,且绝大部分缺乏护理老年人的

14、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在这些服务机构一般打扫卫生或者跟健康的老人聊天、娱乐,真正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帮助的老人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工作人员。3、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旧为多数人信守,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进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养老功能慢慢外移,社会养老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也应当同步向社会养老转变,但是,现在中国很多老人甚至年轻人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不能接受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水平较低的老人,仍旧持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他们认为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自己有儿有女的,自然应该有子女们负责自己的晚年生活。

15、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农村,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可能与虐待老人的性质无异。还有一些老人,不相信养老机构里的服务质量,即使花了钱,也认为无亲无故的人不可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因此,即便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多数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待在家里,坚决不去社会上的养老服务机构。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结婚,一个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一对夫妇必须照顾四位以上的老人,这些年轻夫妻们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挂

16、念家人,尤其是一些在异地工作的年青人,更是一心挂几处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空巢老人”家庭的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4、政府支出力不从心。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首位,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仅依靠政府兴办公益性的养老院、干休所、敬老院等福利机构,已经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遂宁市现有382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0.6万人。目前,政府投资兴建的福利院共有108个,仅能供养5043人。如果依照国际惯例,尚需增加20257张床位才能满足目前遂宁市老年人的需要,要达到和实现这一标准,全市还需投入40.5亿元的建设费用,这对目前遂宁市的财力来说是很难实现的。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和施行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19至21条指出民办养老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是分离的。2004年由财政部通过并且于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