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56153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高三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庆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 高 三 语 文 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 人朱光潜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缥缈难测。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

2、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

3、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

4、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选自北京出版社谈美书简,有删改)1关于“人”的理解,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

5、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B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C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类身上的一部分兽性和原始人的一些特点构成了人的本能。D人的所谓“生活”就是时时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断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2关于“艺术”和“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B儒家说:“食、色,性也。”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C“食”是保持个体生命的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的男女配合,它们都属于艺术美的范畴。D原始民族把身

6、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就是艺术活动。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有心灵,所以,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难懂的。B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可见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C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就是美的历史。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游雁荡记清方苞癸亥仲秋,望前一日

7、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蹷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

8、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桐城古代散文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别:区别B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 完:完全C盖至此则万感绝 绝:消失D圣贤成己成物之道 道:方法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越二日而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构架鸠工以自标揭 臣以

9、险衅,夙遭闵凶C察于此二者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严恭静正之心 南取北越之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外甥孔巡提议他写一篇游记时,方苞却说:“兹山不可记也。”因为他短于写景,于是就在游雁荡山记中避开写景,把重点放在体认雁荡山的精神气度上。B整理认为,枞阳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均处于人烟阜胜之地,游览者众多,将本来秀美的崖洞、自然的杰作人为地雕琢污损了。C雁荡山不同于那些平缓明媚的山川,给游览者以欢愉之感,由于它特殊的地形地貌,游览者只能深入谷底,“仰而观俯而视”,从而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情。D方苞最有名的古文主张是“义法”说。“义,即言有物也;

10、法,即 言有序也。”“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做到雅洁、雅驯。方苞写雁荡山记,体现了他的义法说。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译文:(2)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译文:(3)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译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杜荀鹤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注释

11、 禅主:指诗的题目中的禅宗长老。8试分析诗中两个“洗”字用法的妙处。(4分)答:9诗中“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一联表达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1)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2)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天姥连天向天横,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7)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8)想当

12、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无路可走鲍鹏山屈原不好写。我几次动笔都叹口气放下了。屈原的生平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盲点和疑点。为他做传的司马迁情绪激动,心潮起伏,不能心平气和地记录他的身世行踪,大段的主观抒情议论占据了原本就不长的篇幅。司马迁可能意识到,对于屈原来说,他的精神远比他的生平事功更重要。我一直觉得,屈原之影响中国历史,不在于他的思想,也不在于他的事功。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惨痛毁灭的

13、记录。他的失败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永恒的悲剧。甚至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看成是有关人类自由、幸福的启示录。他以至善至美的古圣贤作自己立身行事的榜样天真的屈子并不知道,这些古人的“至善至美”是后人的想象甚至是有意的欺骗,他更不能知道,至善至美往往便不能与现实并存,因为至善至美便不能宽容。聪明的庄子看穿了这种历史骗局,他推倒一切圣贤,把他们通通置于他的戏侮之下;犀利的韩非更是从唯物的角度拆穿儒家的美化,把古人推下神坛。而屈原对这些道德幻象则是真诚地信奉,甚至还把自己看成是古圣人的影子,并把自己当成是古圣人意志的现世体现者。当楚怀王背弃“成言”时,屈原才发现“君可思而不可恃”,这时他感受到

14、了个人在体制中的委屈与孤独,甚至他认定一国之中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渔父),至此,他就把自己放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了,不仅是一个庸君,几个奸臣小人,而是所有人的对立面。在别人眼里,他太固执,太钻牛角尖,不容易对话与沟通。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独之中,死在庸君的昏聩、奸人的险恶以及大众的沉默中了。屈原也缺少孔墨孟荀等人的达观,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苦难磨炼。当他二十岁行冠礼做橘颂时,他是何等儒雅自信,前途远大。而孔孟等人此时还在社会底层挣扎,受尽白眼与辛酸。因而他们有韧性,他们不像屈原那么高贵,孔孟都干过一些鄙贱之人才干的“鄙事”,当过吹鼓手、委吏、乘田,被人从宴席中赶出来。而屈原,他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他无法面对失败。他掸去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剑拔弩张,一点也不含蓄,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他给对方看他的伤口,以便让对方知道他的仇恨。他由此遭到邪恶的更为全面彻底的攻击,邪恶即使仅仅为了自己的活,也要让他死。而屈原的伟大与可贵也正在这里: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和他们和平共处,哪怕是虚与委蛇,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是的,他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因为他的绝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